北阳城的初春,总是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可这份寒意,却被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与银铃般的笑语,彻底踏碎。
一辆由四匹雪白骏马牵引的、装饰着皇家标识的华丽马车,在两队禁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驶入了北阳城。
马车还未停稳,车帘便被一只纤纤玉手迫不及不及待地掀开,一个身穿鹅黄色宫装、梳着双环髻、明眸皓齿的少女,探出了她那张娇俏可人的小脸。
“哇!这里就是北阳城吗?比我上次来的时候,热闹了好多呀!”
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安阳公主,赵连珠。
她自幼便随着父王在北阳这片封地上住过许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厚的感情。如今故地重游,又即将见到她心心念念的青云姐姐,那份雀跃与兴奋,几乎要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里溢出来。
“公主,慢些。”身旁的宫女连忙想去扶她,却被她灵巧地躲开。
赵连珠像一只快活的小鸟,直接从还未停稳的马车上跳了下来,提着裙摆,便朝着早已等候在王府门口的那道倩影,飞奔而去。
“青云姐姐!”
何青云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袄裙,外面只罩了一件雪白的狐裘披风,长发用一根碧玉簪松松地挽着,脸上未施粉黛,却自有一股令人心安的温婉与从容。
她看着那个朝自己飞奔而来的小丫头,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宠溺的笑容,她张开双臂,稳稳地接住了那个扑进自己怀里的小炮弹。
“慢点跑,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冒失。”她笑着点了点赵连珠光洁的额头,语气里满是亲昵。
“我这不是想姐姐了嘛!”赵连珠抱着何青云的胳膊,小脑袋在她的肩窝里蹭了蹭,撒娇的语气甜得发腻,“姐姐你都不知道,你在夷州那会儿,我有多担心你!我天天去母后宫里烧香,求菩萨保佑你平平安安的。”
“就你嘴甜,”何青云被她这番话哄得心都化了,她牵起她的手,触手一片冰凉,“外面风大,快随我进府,我让厨房给你炖了你最爱喝的红枣莲子羹,暖暖身子。”
两人手牵着手,亲亲热热地走进了王府,将身后前来迎接的李重阳和何平安,忘了个一干二净。
李重阳看着妻子与那小公主亲密无间的背影,看着她们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体己话的模样,他那张温润如玉的脸上,笑容未变,可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却悄然掠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幽怨。
何平安在一旁,将姐夫这细微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心中暗笑,却也不点破,只是上前一步,对着李重阳拱了拱手:“姐夫,旅途劳顿,先进府歇息吧。”
是夜,王府的晚宴,丰盛而温馨。
桌上没有太多名贵的山珍海味,都是些最地道的北阳家常菜,却是王师傅拿出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精心烹制的。
一盘“锅包肉”,炸得外酥里嫩,裹着酸甜可口的酱汁,是赵连珠的最爱。
一锅“小鸡炖蘑菇”,用的是庄子里养的走地鸡,配上从关外采来的榛蘑,粉条吸饱了汤汁的精华,筋道爽滑,鸡肉炖得软烂脱骨,香气四溢。
还有一道清淡的“雪菜黄鱼汤”,鱼肉雪白,汤色清亮,最是鲜美解腻。
饭桌上,赵连珠像只不知疲倦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青云姐姐,你都不知道,你送我的那本食谱有多厉害!我让御膳房照着做,做出的麻辣烫,连父皇都抢着吃呢!”
“还有还有,你教我做的那个‘黄金薯片’,我分了一些给宫里的姐妹们,她们都羡慕死我了,一个个都追着我问方子呢!”
“姐姐你这次回来,可不能再走了,就留在这里,每日给我做好吃的,好不好嘛?”
她一口一个“姐姐”,叫得亲热无比,几乎就没拿正眼瞧过坐在旁边的李重阳。
李重阳只是含笑听着,时不时地给何青云夹一筷子菜,又给赵连珠添一勺汤,举止体贴周到,无可挑剔,像一个最宽厚温和的兄长。
可何青云却敏锐地察觉到,他今晚的话,似乎比往日里少了许多,那笑容,也总觉得有那么几分……言不由衷。
晚宴散后,何青云亲自将赵连珠送回了早已为她备好的、最华丽的客院。那院子里,不仅地龙烧得暖意融融,桌上还摆满了各式各样精致的点心和新鲜的水果。
“姐姐你真好!”赵连珠扑到那张铺着锦缎被褥的大床上,舒服地打了个滚,“我感觉这里比我自己的公主府还舒服!”
“你喜欢就好,”何青云笑着为她掖了掖被角,“舟车劳顿,早些歇息吧,明日姐姐带你去城外新开的马场,挑一匹最好的小马驹。”
安顿好赵连珠,何青云才拖着些许疲惫,回到了自己的寝院。
寝院里,灯火通明。
李重阳并未歇下,他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捧着一卷书,似乎是在看,可那眼神,却有些飘忽,不知落在了何处。
“怎么还没睡?”何青云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很自然地将头靠在了他的肩上。
“等你。”李重阳放下书,将她揽入怀中,声音依旧温和。
何青云在他怀里蹭了蹭,像只慵懒的猫,她嗅着他身上那熟悉的、让人心安的皂角香,忽然抬起头,促狭地问道:“我怎么闻到,这屋子里,有一股好大的酸味儿啊?”
李重阳的身子微微一僵,他别过头,看向窗外那轮弯月,耳根却不受控制地,悄悄泛起了一层薄红。
“胡说,哪有……什么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