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王府的后厨,如今早已不是当初聚香居那小小的灶房可比。
扩建后的厨房,宽敞明亮,足足有半个议事堂那么大。里面不仅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灶台,更是按照何青云的设计,分成了切配区、烹饪区、面点区和冷盘区,各种厨具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简直比皇宫的御膳房还要专业。
自从何青云宣布要亲自为公主下厨后,这里便成了整个王府最神圣、也最让人期待的地方。
王师傅主动请缨,成了何青云的“副手”,带着几个最机灵的徒弟,每日天不亮便等在厨房门口,只为能近距离地观摩女王爷那神乎其神的厨艺,学得一招半式。
今日,是美食盛宴的第一天。
何青云没有做什么繁复的大菜,她要做的,是几样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精致与巧思的“早茶”。
“王师傅,劳烦您帮我把这米,磨成最细的米浆。”何青云将早已浸泡了一夜的上好粘米,递给了王师傅。
磨好的米浆,细腻如牛乳,何青云将其倒入一个巨大的盆中,又加入了澄面和少许生粉,再冲入滚烫的开水,用一根粗大的擀面杖,飞快地朝着一个方向搅动。
这是一个极考验臂力的活计,搅动的同时,米浆会迅速地糊化,变得越来越粘稠,越来越有韧性。
待到米浆被烫成半透明的、q弹的粉团时,何青云才将其取出,放在撒了干粉的案板上,趁热揉搓均匀,再搓成长条,揪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远星,来,帮姐姐把这个擀成薄薄的皮。”
何远星早已在一旁看得跃跃欲试,她拿起小小的擀面杖,学着姐姐的样子,将那软糯的小剂子,擀成了一张张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圆皮。
“这……这是要做饺子吗?可这皮怎么是透明的?”一旁观摩的小徒弟好奇地问。
“这叫‘水晶皮’,”何青云一边准备馅料,一边笑着解释道,“做出的点心,皮薄馅靓,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馅料,看着就赏心悦目。”
今日的馅料,何青云准备了两种。
一种是“鲜虾馅”,用的是从东海运来的、最新鲜的基围虾,去壳去虾线后,只留最鲜嫩的虾仁,再混入些许切得极细的猪肥膘和爽脆的马蹄丁,只用少许盐和白胡椒粉调味,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本身的鲜甜。
另一种是“韭菜馅”,用的是温泉庄温室大棚里新割的头茬韭菜,那韭菜嫩得能掐出水来,配上炒得金黄的土鸡蛋碎和泡发后切碎的粉丝,只用香油和盐一拌,那股子独特的鲜香,便直往人鼻子里钻。
妇人们围坐在一起,学着何青云的样子,将馅料包入那晶莹的水晶皮中,捏成一个个精致的、如同弯月般的“水晶虾饺”和形似元宝的“韭菜盒子”。
包好的点心被放进铺了油纸的小蒸笼里,上锅用大火蒸上不过一刻钟,便可出炉。
当第一笼蒸好的虾饺被端上桌时,所有人都被它那精致的卖相惊艳了。
那饺子皮晶莹剔透,薄得几乎看不见,里面那颗粉红色的、完整的虾仁清晰可见,卧在里面,像一块被水晶包裹的红宝石,上面还点缀着几粒翠绿的葱花,煞是好看。
赵连珠早已等不及,她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蘸了蘸旁边碟子里用生抽和香醋调成的酱汁,送入口中。
“唔——”
她幸福地眯起了眼,像一只偷吃到鱼干的小猫。
那皮,薄而q弹,带着米浆独特的清香;那馅,更是鲜美到了极致,虾仁爽脆弹牙,马蹄清甜爽口,肥膘的油脂完美地滋润了整个馅料,让那股子鲜甜的滋味,在口中瞬间炸开,回味无穷。
“好吃!太好吃了!”她三两口便吃完一个,又迫不及待地去夹另一个,“姐姐,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
旁边的“水晶韭菜盒”,味道也毫不逊色。韭菜的鲜香,鸡蛋的滑嫩,粉丝的爽滑,三种最寻常的食材,在水晶皮的包裹下,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清爽而丰富的口感。
吃完了蒸点,还有一道汤品——“生滚鱼片粥”。
用的是昨夜便开始用大骨和瑶柱小火慢熬的粥底,那粥熬得米粒开花,粥水绵绸,鲜香浓郁。
待到客人落座,才将那切得薄如蝉翼、用姜丝和料酒腌渍过的活鱼片,放入滚烫的粥中,只需轻轻一烫,鱼片便由半透明变成了雪白色,口感滑嫩到了极致。
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鱼片粥,只觉得从头到脚都熨帖无比,浑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
这还没完。
最后上桌的,是一道甜品——“双皮奶”。
用的是温泉庄奶牛产的、最新鲜的全脂牛乳,经过两次蒸制,形成了上下两层醇厚香滑的奶皮,中间的奶冻则嫩得像豆腐脑,入口即化,奶香浓郁,甜而不腻。
一顿早茶,吃得赵连珠和闻讯赶来的李重阳、何平安等人,个个都心满意足,抚着滚圆的肚皮,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姐,”何平安由衷地赞叹道,“我算是明白了,为何父皇当初会说,你的厨艺,便是我大周最厉害的‘武器’。光是这几样点心,就足以让那西域的国王,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了。”
李重阳则在一旁,看着妻子那在晨光中带着浅浅笑意的侧脸,眼里的温柔与骄傲,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将那碗赵连珠没吃完的双皮奶,端了过来,用勺子舀起一勺,送到了何青云的嘴边。
“你也尝尝,辛苦了。”
何青云看着他,又看看周围那些吃得心满意足的家人,她笑着张开嘴,将那口甜蜜,连同那份暖暖的情意,一并吃了下去。
她知道,这,不过是这场美食盛宴的,一个小小序曲。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