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里的热气渐渐淡了,青瑶把最后几个青团装进竹篮,上面盖了块干净的棉布。墨尘蹲在灶前添最后一把柴,火光在他侧脸跳动,映得眉骨的弧度格外清晰。
“剩下的给李奶奶送去吧,她前天说想吃点带劲的。”青瑶用布擦着案板,声音里带着点轻快。李奶奶是村东头的独居老人,腿不太方便,青瑶常给她送些吃食。
墨尘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我去吧,正好顺道去看看王大叔的牛栏,他说牛有点蔫。”他拎起竹篮,指尖不小心碰到青瑶的手背,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却又很快稳住,“篮子挺沉,你别累着。”
青瑶笑了笑,把一块刚凉透的青团塞进他手里:“路上吃,垫垫肚子。”
墨尘捏着温热的青团,指尖传来柔软的触感,心里像揣了只小雀儿,扑腾得厉害。他“嗯”了一声,转身往外走,脚步却比平时慢了些,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在看着,走几步就忍不住回头,果然看见青瑶靠在门框上,手里还捏着块擦布,见他回头,赶紧别过脸,耳根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村口的老槐树下,李奶奶正坐在竹椅上晒太阳,看见墨尘拎着竹篮过来,眯起眼笑:“是小墨啊,又给老婆子送吃的来啦?”
“青瑶做的青团,您尝尝。”墨尘把篮子递过去,顺手帮李奶奶把竹椅往太阳底下挪了挪。
李奶奶拿起一个青团,咬了小口,眼睛亮起来:“这手艺,比镇上点心铺的强!青瑶这丫头,心灵手巧的。”她拍了拍墨尘的手背,“你俩啊,别总藏着掖着,我这老婆子都看出来了。”
墨尘的耳尖腾地红了,挠着头嘿嘿笑:“奶奶,您吃你的。”
“我吃我的,可我眼睛没花。”李奶奶眯着眼看他,“上次看见你帮她挑水,桶里的水都洒出来了,心思根本不在水上吧?”
墨尘被说中了心事,脖子都红了,赶紧转移话题:“王大叔家的牛怎么了?我去看看。”
李奶奶笑着摆手:“去吧去吧,年轻人就是不经逗。”
王大叔的牛栏在村西头,墨尘刚走到半路,就见青瑶挎着个小竹篮迎面走来,篮子里装着些草药。“你怎么来了?”他惊讶道。
“给牛栏消消毒,王大叔说牛可能是染了点小毛病。”青瑶举了举手里的草药,“你送完了?”
“嗯,李奶奶挺爱吃。”墨尘看着她篮子里的艾草和苍术,“这能管用?”
“我爹教的方子,以前家里的猪闹毛病,就用这个熏。”青瑶蹲在牛栏外,把草药捆成束,点燃后冒出青烟,“试试总没错,牛要是病了,春耕就麻烦了。”
青烟袅袅,带着股特殊的药味,牛栏里的老黄牛打了个响鼻,似乎舒服了些。墨尘蹲在她身边,看着她认真的侧脸,阳光穿过她的发梢,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你懂得真多。”
青瑶笑了笑:“都是庄稼人的本事,不算啥。”她转头看他,“对了,李奶奶没说我什么吧?”
“没……”墨尘刚想说没有,就被青瑶看穿了。
“肯定说了,她老人家就爱说这个。”青瑶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脸颊却红了,“别听她的。”
墨尘看着她泛红的脸颊,忽然鼓起勇气,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用红绳串着的小木块,上面刻着朵小小的艾草花。“给你的。”他的声音有点抖,“上次看见你总往牛栏跑,这个……据说能避避邪气。”
青瑶接过木牌,指尖抚过上面的纹路,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她从篮子里拿出个青团,塞给他:“还热着呢,快吃。”
墨尘咬了一大口,甜丝丝的味道混着心里的热意,从舌尖暖到胃里。他看着青瑶低头摆弄木牌的样子,忽然觉得,这春天,好像比往年更甜些。
牛栏外的油菜花正开得旺,黄灿灿的一片,风一吹,花浪涌过来,裹着青团的甜香和草药的微苦,还有两人之间没说出口的心意,在空气里慢慢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