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大婚还有半个月时,御厨张师傅突然造访王府,手里提着两个精致的木盒,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苏软桃正在王府的药膳房煮当归羊肉汤,看到他来,赶紧迎了上去:“张师傅,您怎么来了?快请坐,我给您盛碗汤,刚煮好的,还热着。”
“不了不了,” 张师傅笑着摆手,把木盒递过去,“我是来送贺礼的,听说姑娘和王爷下个月大婚,我特意准备了点东西,祝你们新婚快乐,永结同心。”
苏软桃接过木盒,心里满是感动。她和张师傅相识于宫宴,后来张师傅常来桃记请教药膳做法,两人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她没想到,张师傅会特意为她的婚礼准备贺礼。
“您太客气了,还让您费心准备贺礼。” 苏软桃一边说,一边打开第一个木盒 —— 里面是一套银质的药膳厨具,包括小锅、勺子、铲子,还有一个小小的药杵,每一件厨具上都刻着 “渊桃同心” 四个字,字体小巧精致,一看就是手工雕刻的。
“这是我亲手打造的,” 张师傅笑着说,“我以前学过点银匠活,知道姑娘喜欢做药膳,就想着做一套厨具送给你,银器导热均匀,煮药膳最好用,而且‘渊桃同心’的寓意也好,祝你们夫妻同心,一辈子和和美美。”
苏软桃拿起一把勺子,指尖拂过上面的刻字,心里满是温暖:“谢谢您,张师傅,这套厨具太精致了,我一定会好好用它,以后煮药膳,看到它就想起您的心意。”
“还有这个,” 张师傅指着第二个木盒,“里面是我整理的《宫廷药膳补方》,里面有很多宫廷常用的滋补药膳方子,比如‘人参乌鸡汤’‘燕窝莲子羹’,都是适合秋冬滋补的,姑娘可以结合民间的药膳方子,让桃记的药膳更丰富,也能帮王爷调理身体。”
苏软桃打开第二个木盒,里面是一本线装的册子,封面是浅黄色的宣纸,上面写着 “宫廷药膳补方” 五个字,是张师傅的笔迹。她翻开一看,里面的方子写得详细,还有张师傅的批注,比如 “人参用量需根据体质调整,气虚者可用三钱,体质偏热者用一钱即可”,细致得让她忍不住赞叹。
“张师傅,您太用心了,” 苏软桃轻声说,“这份补方对我来说太珍贵了,不仅能丰富桃记的药膳,还能帮我更好地了解宫廷药膳的特点,谢谢您。”
“不用谢,” 张师傅笑着说,“我还要谢谢姑娘呢,要是没有你,我也学不到这么多江南药膳的做法,太后还因为我改良的‘莲子百合羹’赏了我呢。咱们算是互相学习,互相成就,能看到姑娘找到幸福,我也开心。”
正说着,萧璟渊处理完朝政回来,看到张师傅,笑着说:“张师傅来了,快坐,软桃刚煮了当归羊肉汤,一起尝尝。”
“不了,王爷,我还要回御膳房当值,” 张师傅起身说,“就是来送个贺礼,祝王爷和姑娘新婚快乐,以后姑娘要是在药膳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去御膳房找我。”
萧璟渊看着桌上的银质厨具和补方,心里满是感激:“谢谢张师傅的心意,这份贺礼太珍贵了,我们会好好珍藏。”
张师傅走后,苏软桃拿起银质小锅,笑着说:“阿渊,我用这个新锅煮碗桂圆红枣羹给你尝尝,正好用张师傅送的补方里的法子。”
萧璟渊点点头,坐在旁边看着她忙碌。苏软桃熟练地洗好桂圆和红枣,放进银质小锅里,加入清水和少许冰糖,小火慢炖。银锅导热均匀,很快就飘出了桂圆的甜香,比平时用的砂锅还快。
“好了,你尝尝。” 苏软桃盛了一碗,递给萧璟渊。
萧璟渊喝了一口,甜糯的桂圆混着红枣的清香,暖得整个胸腔都舒服了。他笑着说:“好吃,比平时煮的还香,看来这银锅确实好用。张师傅真是用心,不仅送了厨具,还送了补方,以后你做药膳,又多了不少新法子。”
苏软桃坐在他身边,靠在他肩上:“是啊,张师傅人真好,以后我要常去御膳房跟他交流,把宫廷药膳和民间药膳结合起来,让桃记的药膳更受欢迎。”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好,我陪你一起去。以后不管是药膳,还是生活,我们都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学习,把日子过好。”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银质厨具和补方上,暖融融的。苏软桃知道,这份来自御厨的贺礼,不仅是一份祝福,更是一份认可 —— 认可她的药膳手艺,认可她和萧璟渊的爱情。而她也会带着这份心意,继续用心做药膳,用心过日子,不辜负所有人的祝福,也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离大婚越来越近,王府里的喜庆气息也越来越浓。苏软桃看着桌上的银质厨具,心里满是期待 —— 大婚之后,她会用这套厨具,为萧璟渊煮更多的药膳,为他调理身体,陪他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她也会用张师傅送的补方,丰富桃记的药膳,让更多人感受到药膳的温暖。这样的未来,简单却美好,是她能想到的,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