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拿起竹丝:“今天教你们编竹编小星星,步骤很简单,跟着我一步步来。”
他左手捏着竹丝,右手绕着圈:“先编个小圆圈,再把竹丝向外折,形成星星的角。”
有个孩子编错了角,苏明走过去,手把手帮他纠正:“别急,慢慢折,对准位置就行。”
中午,学校管饭,孩子们围着苏明,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苏爷爷,下次还能教我们编别的吗?”
苏明点点头:“下次教你们编小花朵,只要你们喜欢,我常来。”
老师走过来说:“苏师傅,孩子们今天太开心了,你的课比我们讲的生动多了。”
苏明笑着说:“孩子们感兴趣就好,老手艺也得让年轻人多接触。”
下午回到工作室,苏明正在收拾上课剩下的竹丝,之前那个修蛐蛐罐的老爷子又来了。
老爷子手里拿着个竹编小盒:“苏师傅,我按你教的方法编了个小盒,你帮我看看。”
苏明接过小盒,小盒编得规整,纹路清晰:“你编得很好,比我第一次编的强多了。”
他指着小盒的收口:“这里再收紧点,会更结实,我给你示范一下。”
老爷子认真看着苏明的动作,手里还拿着小本子记录。
傍晚,苏明送老爷子出门,看见养老点的张大爷在门口等他。
张大爷说:“苏明,今晚炖了鸡汤,你过来一起喝,给你补补身子。”
苏明点点头:“好,我把工具收拾好就来。”
他回到工作室,把竹丝分类放好,又把陈列角的老物件擦了擦,才锁门离开。
鸡汤炖得鲜香,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苏明坐在中间,偶尔插两句话。
周末,苏明正在工作室给一个老竹编扇补丝,来了个穿碎花裙的阿姨,手里拿着个竹编香囊。
阿姨说:“苏师傅,这是我婆婆当年给我的,想让你看看是不是老手艺。”
苏明接过香囊,上面编着个“安”字,竹丝颜色偏浅:“这是‘细丝编’,是老手艺,大概有二十多年了。”
阿姨点点头:“我婆婆当年总说,这香囊能保平安,让我一直戴着。”
苏明把香囊还给阿姨:“竹丝保存得很好,不用修,平时放在干燥的地方就行。”
阿姨笑着说:“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想一直戴下去,以后传给我儿媳。”
阿姨临走时,给苏明留了袋自家种的茶叶:“苏师傅,这是明前茶,你尝尝。”
苏明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那我不客气了,回头给老人们也泡点。”
他把茶叶放在书架上,转身继续补竹编扇,竹丝在他手里慢慢穿梭,破损的地方逐渐复原。
中午,张奶奶做了面条,苏明端着碗坐在门口吃,看见几个学员扛着竹子回来。
学员们说:“苏叔,我们去竹林砍了点竹子,给你送来当材料。”
苏明放下碗:“辛苦你们了,快进来歇会儿,喝口水。”
他领着学员们进屋,教他们怎么泡竹丝:“泡竹丝得用温水,泡三个小时,竹丝才会软和。”
学员们认真照着做,苏明在旁边指导,时不时纠正他们的动作。
下午,苏明带着学员们编竹编菜篮,他示范完基础步骤,让学员们自己动手。
有个学员编错了纹路,苏明走过去:“这里得压一挑一,你看我再编一遍,跟着学。”
学员跟着苏明的动作,慢慢纠正过来:“苏叔,还是你教的清楚,我之前总记混。”
苏明说:“多练几遍就熟了,学手艺没有捷径,全靠熟能生巧。”
工作室里,竹丝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夹杂着学员们的讨论声。
傍晚,苏明去菜园浇水,看见之前学编竹编的小姑娘带着妈妈来。
小姑娘举着个竹编小兔子:“苏爷爷,你看我编的,妈妈也想来学。”
苏明笑着说:“欢迎,明天来就行,我给你们准备材料。”
小姑娘的妈妈说:“苏师傅,麻烦你多费心,我想跟着你学编点实用的物件。”
苏明点点头:“没问题,先从简单的菜篮学起,学会了再编别的。”
母女俩道谢后离开,苏明看着她们的背影,继续给菜园里的蔬菜浇水。
年底的时候,工作室的陈列角又添了不少新修复的老物件,还有学员们的作品。
村支书来视察,看着满屋子的竹编物件:“苏明,你这工作室现在成了村里的宝贝,好多游客都来参观。”
苏明正在给老物件掸灰:“都是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老手艺能被重视,我就满足了。”
村支书说:“镇上想给你申请非遗传承基地,你看怎么样?”
苏明点点头:“好,这样能让更多人知道老手艺,也能吸引更多人来学。”
除夕夜,村里的院子里摆了几十桌,修提篮的男人、学编竹编的小姑娘一家、养老点的老人们都来了。
苏明站在院子中央,手里举着酒杯:“祝大伙儿新年快乐,老手艺能一直传下去。”
众人纷纷举杯回应,酒杯碰撞的声音、孩子们的笑声、老人们的聊天声交织在一起。
苏明看着眼前的场景,慢慢喝了口酒,脸上露出平和的笑容。
夜深了,客人陆续离开,苏明坐在工作室里,看着陈列角的老物件。
他拿起爷爷留下的竹编工具,轻轻摩挲着,工具上还留着当年的使用痕迹。
孙子小远走进来:“爷爷,早点休息吧,今天累了一天。”
苏明点点头,起身关掉部分灯光,只留下陈列角的一盏小灯。
灯光照亮了满屋子的竹编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故事,每一件都藏着温暖。
苏明锁上门,往家里走,村里的路灯亮着,照亮了脚下的路。
他知道,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人带着老物件来找他,还会有孩子来学编竹编。
他会继续教手艺、修物件,把老辈人的手艺一点点传下去。
他会继续照顾养老点的老人们,给他们做饭、唠家常,让他们安享晚年。
他会继续打理菜园,种新鲜的蔬菜,让身边的人吃得舒心。
只要老手艺还在,只要村里的人情味还在,这日子就会一直暖下去,一直旺下去。
苏明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脚步平稳地往家走,背影在路灯下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