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结束后,张奶奶把剩下的山楂豆糕酱装进大陶坛里,刚盖好盖子,李婶就皱着眉走过来:“张婶,我昨天分的酱放了一夜,今天早上看都凝固了,拌粥都拌不开,这可咋整?”
村里好几户人家也跟着附和:“是啊,我家的也这样,甜是甜,就是太稠了,孩子吃着不方便”“要是能存得久点,还能带着出门就好啦!”
小宇刚想说话,灵汐的笔记本已经亮了起来,金色文字密密麻麻地铺开:“酱凝固是因为糖分结晶,保鲜妙招有两个——一是加少量蜂蜜调和,再小火加热搅拌,既能恢复顺滑,还能延长保质期;二是做便携酱包,用干净油纸分装,封口后阴干,方便携带还不易坏!”
“我来调和酱!”玄夜走到陶坛边,指尖凝出温和的微光,轻轻落在坛底,“小火加热不会破坏味道,还能让蜂蜜和酱充分融合。”他掀开坛盖,小宇舀了适量蜂蜜倒进去,两人一人加热一人搅拌,凝固的酱渐渐化开,重新变得顺滑浓稠,甜香比之前更浓郁了些。
“我来准备分装的东西!”冰汐的藤蔓飞快地缠上院子里的油纸和棉线,藤蔓像灵巧的小手,把油纸裁成一个个正方形的小袋子,边缘修剪得整整齐齐:“这样的小袋子刚好装一次的量,方便携带!”
风澈站在一旁,指尖凝出轻柔的风,等大家把酱装进油纸袋后,他就用风对着袋口吹——风温温的,很快把油纸袋口吹干,再用棉线系紧,既密封又不会让酱沾到线绳上:“这样封口不会漏,还能防止受潮!”
张奶奶和村民们拿来了大大小小的干净小瓶子、油纸卷,孩子们也跟着帮忙,有的把调和好的酱舀进油纸袋,有的帮忙系棉线,有的还在纸袋子上画小图案做标记。星芽也想凑热闹,叼着一张油纸就往酱坛边跑,结果脚一滑,油纸掉进了酱里,变成了“酱裹油纸”,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星芽别急,给你分配个简单的任务!”小宇笑着把剪好的小标签递给它,“帮我们把标签贴在酱包上吧!”星芽立刻精神起来,用嘴叼着标签,一个个贴在系好的酱包上,虽然贴得歪歪扭扭,但每个都牢牢粘住,模样格外认真。
玄夜还特意用微光给几个小瓶子加热消毒,把一部分酱装进瓶子里:“这些瓶装的适合家里用,密封好放在阴凉处,能存半个月呢!”他又在瓶身上用微光刻上“山楂豆糕酱”的字样,好看又好认。
冰汐的藤蔓还别出心裁,把一些酱包做成了小巧的三角形,系在细藤条上:“这样可以挂在书包上,孩子们出门玩的时候,想吃就能随时拿!”孩子们看了都欢呼起来,纷纷把三角形酱包挂在自己的小挎包上,像是挂了个甜甜的小装饰。
忙活了一个上午,坛子里的酱全部分装完毕——有装满小瓶子的家用装,有小巧便携的油纸酱包,还有挂在藤条上的三角形挂饰款。村民们捧着酱瓶、拎着酱包,脸上满是欢喜:“这下再也不怕酱凝固了,还能带着出门,赶集会、去田里干活都能吃上甜酱!”
王大伯拿着两个酱包,笑着说:“我明天要去邻村赶集,正好带着这个,配着干粮吃,比光吃馍馍香多了!”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把酱包放进书包:“我们下次去月牙河探险,就带着酱包,蘸着野果子吃!”
星芽叼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酱包,飞到老槐树上,试着咬开一个小口,甜香立刻涌了出来,它眯着眼睛啄了一口,翅膀都快乐地扇动起来。小宇看着身边拎着酱包、说说笑笑的村民,心里暖暖的:“原来只要动动脑筋,就能把甜蜜一直留住,还能带到想去的地方。”
灵汐的笔记本闪了闪,金色文字飘在院子上空:“用心守护的甜,能跨越距离,温暖每一段旅程~”阳光洒在院子里,酱包和酱瓶反射着淡淡的光,甜香顺着风飘出去,像是在预告着下一次的甜蜜相遇。
村里的人走的时候,都不忘带上几瓶酱、几个酱包,有的还特意多拿了几个,说要分给邻村的亲戚。而小宇和伙伴们则把三角形酱包挂在书包上,已经开始盘算着下次探险,要带着甜酱去发现更多好吃的搭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