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透过窗户,洒在幼儿园的手工教室里。顾念安专注地捏着手中的陶土,小脸上沾了几点泥渍,像只调皮的小花猫。今天的手工课是制作陶艺小花瓶,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块陶土。
爸爸,你看!安安举起她刚成型的花瓶,声音里带着雀跃,我要做一个能装下整个春天的花瓶!
顾沉舟看着女儿手中那个略显歪斜的花瓶,瓶口一边高一边低,瓶身上还有几道深深的手指印。他刚要开口指点,却见王老师对他轻轻摇头。
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王老师轻声解释道,重要的是创作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完美。
安安并没有注意到大人们的交流,她正全神贯注地在花瓶上刻画花纹。小手握着塑料刻刀,小心翼翼地划出弯弯曲曲的线条。
这是风走过的路,她自言自语,还有雨滴跳舞的痕迹。
坐在她旁边的小雨探过头来:你的花瓶怎么歪歪的?我的可直了!
安安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她看看小雨那个圆润匀称的花瓶,又看看自己手中这个歪斜的作品,眼神黯淡了下来。
可是...她小声辩解,我的花瓶有故事...
顾沉舟的心微微揪紧。他想起在商场上,自己也曾因为追求完美而错失了许多独特的创意。现在,他不想让女儿也陷入这种完美主义的陷阱。
让我看看这个有故事的花瓶。顾沉舟在女儿身边蹲下,认真地端详着那个歪斜的花瓶,这些线条让我想起了山间的小路。
安安的眼睛重新亮了起来:真的吗?
当然。顾沉舟指着那些弯曲的纹路,你看,这里像不像我们上次爬山时走过的之字形小路?
王老师也走过来,赞赏地说:这个花瓶很有特色,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
这时,意外发生了。安安在转动花瓶时,一不小心把瓶口捏塌了一角。她的眼圈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坏了...她带着哭腔说,我的花瓶坏了...
顾沉舟正要安慰,却见王老师轻轻按住他的手。王老师对安安说:有时候,意外会带来新的灵感。想想看,这个塌陷的地方可以变成什么?
安安抽泣着观察那个塌陷的瓶口,突然灵光一现:可以变成...变成一个小鸟的巢穴!
她重新拿起陶土,在塌陷处精心塑造了一个小小的鸟巢,还捏了几只微小的鸟儿停在。原本的瑕疵,转眼间成了作品中最生动的部分。
太棒了!小雨也凑过来,你的花瓶会讲故事!我的只会站着。
这句话让安安破涕为笑。她继续完善着她的作品,在瓶身上添加了更多细节:一片飘落的树叶,几朵小花,还有一只正在爬行的小蜗牛。
当所有作品被放进展示柜时,顾沉舟惊讶地发现,安安那个不完美的花瓶反而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其他孩子的花瓶虽然规整,却缺少了这份独特的生命力。
爸爸,回家的路上,安安牵着他的手说,王老师说,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每个作品也都有自己的性格。
那你的花瓶是什么性格?顾沉舟饶有兴趣地问。
它是个爱冒险的性格!安安大声说,所以它要去爬山,要和小鸟做朋友,要经历风雨!
晚餐时,安安兴奋地向苏晚描述她的冒险花瓶。当她说到瓶口塌陷的那段时,语气里不再是难过,而是发现新可能的欣喜。
妈妈,你知道吗?她一边比划一边说,有时候事情不会按我们想的那样发展,但可能会变得更有趣!
苏晚温柔地看了丈夫一眼,在桌下轻轻握了握他的手。这是他们一直在努力教给女儿的道理,现在她终于在实践中领悟了。
睡前,顾沉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女儿用她歪斜的花瓶教会我一个道理:真正的完美,不在于毫无瑕疵,而在于拥抱独特。在那些不完美中,往往藏着最真实的美好。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帮孩子修正每一个,而是教会他们从意外中发现新的可能。
月光下,那个有着小鸟巢的陶土花瓶静静地立在书架上,歪斜的瓶身在月色中投下独特的影子。顾沉舟知道,这个不完美的花瓶将会一直提醒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往往就是那些意料之外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