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吕文和弗朗西斯争论的时候面红耳赤,在外人看来马上就要打起来了,但两人心里都清楚,这只是创作理念不同。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两人下班以后,甚至能坐在一起喝上一杯,再玩玩飞镖,然后继续吵得面红耳赤……
然而,好莱坞是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机器,绝不会因为艺术上的争论而停止运转。
反正吕文和弗朗西斯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但是剧组已经开赴纽约了。
这都是制片人大卫·海曼的要求,之前就说过,在好莱坞的权力结构中,制片人,尤其是像海曼这样手握大项目的金牌制片人,往往拥有最终决定权。
也就是说,不管是吕文,还是弗朗西斯,说什么都没用,最后还是由大卫·海曼拍板。
只是大卫·海曼之前一直很忙,《哈利·波特》那边也需要他操心,要不是保险公司的人等不及了,估计大卫·海曼还要拖上几天……
《我是传奇》这种规模的投资,还是华纳的重点项目,肯定要买完片担保。
所谓完片担保,就是一种保险。保险公司确保电影无论如何都会按照预定的规格和预算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交付给发行方。
如果导演因为艺术追求导致超支或超期,完片担保公司有权介入,甚至替换导演以确保电影完成。
这种保险在美国有五十多年历史,2015年的时候,也有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结果发现根本没有生意。
很简单,不好捞钱了。
这帮保险公司的人,连生活制片订盒饭都要管,陈可欣还想采购6000美元一顶的草帽?保险公司能喷死他……
所以除了《长城》和大哥成的几部电影以外,几乎没什么剧组买完片担保。
但是在美国,就不一样了,大制片厂还是很注重这一点的,尤其是很多导演并不安分,会暗戳戳地加戏或者夹带私货,而大制片人又同时负责好几个项目,分身乏术,保险公司的人就是他们最好的眼线。
保证电影按时完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日程表来拍摄,因此,尽管吕文和弗朗西斯各执一词,电影的日程表却雷打不动。
而且纽约市的封街许可有着严格的时间窗口,巨额的场地、设备、人员费用每一天都在燃烧,他们没有时间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大队人马如期来到纽约,当吕文真正站在被剧组清空、戒备森严的下曼哈顿街区时,筹备期的所有图纸、模型都变成了震撼的现实。
曾经世界上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如今空无一人,只有废弃的车辆零星散落,高楼大厦如同沉默的巨人,冰冷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空洞的天光。
风声是这里唯一的主宰,卷起地上的纸屑和灰尘,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听起来有点瘆人……
尽管周围仍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和设备,但那种令人心悸的孤寂感还是瞬间笼上了吕文的心头。
他立刻向导演和制片人申请了一个特权,在拍摄间隙和不影响进度的前提下,允许他独自在这些封锁的街道上溜达溜达。
获得许可后,吕文抓住了每一个机会。他脱下外套,穿着罗伯特那身略显破旧的便装,避开主要拍摄区域,真正地“生活”在这座空城里。
坐在时代广场锈迹斑斑的消防梯上,看着夕阳将摩天楼群染成金色,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
走进荒废的超市,手指拂过积满厚灰的货架,想象着这里曾经的热闹。
站在布鲁克林大桥中间,俯瞰着死寂的城市轮廓,巨大的孤独感如同实质般压来,让吕文几乎喘不过气……
这些体验无法用剧本量化,却一点点渗入吕文的骨髓。他更加确信,罗伯特的情绪绝非外放的咆哮或捶打,而是一种与这座空城融为一体的麻木和寂静的绝望。
吕文甚至用手机记录下自己一些下意识的反应和状态,作为表演参考。
实拍如期开始。
最初几天,拍摄的是罗伯特的日常,狩猎鹿群、给发电机加油、在录像店“租”dVd、与假人模特对话……
每到涉及情绪表达的节点,吕文和弗朗西斯的分歧就变得明显。
“吕,这里,发现又一天没有幸存者回应,给点反应,一个失望的叹气,或者肩膀垮下去的动作。”
弗朗西斯在监视器后通过对讲机建议,吕文则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可能只是一个长时间的沉默,眼神望向远方的虚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收音机,所有的失望都压缩在那片刻的静止里。
“cut!”弗朗西斯有时会坚持,“再来一条,我们试试更外化一点的方式。”
吕文会配合地再拍一条,不过效果往往显得很刻意,失去了第一条那种微妙的真实感。
虽然拍摄进度没耽误,但一种淡淡的挫败感和紧张气氛开始在片场弥漫。两人都在坚持,都相信自己的判断是为了电影更好。
僵持了几天后,大卫·海曼终于再次露面了,他仔细观看了这几天拍摄的素材,特别是同一场戏不同表演方式的对比。
晚上,大卫·海曼将吕文和弗朗西斯叫到他的临时办公室,他没有绕圈子,直接播放了几段关键素材的对比。
“弗朗西斯。”大卫·海曼指着屏幕上吕文内敛表演的镜头,“我理解你希望确保情绪传递的初衷。不过吕的方式,虽然安静,但力量感更强,后劲更足。它更相信观众的智商和共情能力,也更符合这个人物设定。一个孤独生活了三年的人,不可能还保持着那么戏剧化的情绪表达方式。”
大卫·海曼的话听起来是在和弗朗西斯商量,但语气却不容置疑,“弗朗西斯,我认为这次应该尝试吕的路线。我们把精力更多放在如何用镜头语言和后期手段去强化和支撑这种内敛的表演,而不是让他去表演情绪。你觉得呢?”
弗朗西斯看着对比画面,沉默了很久。最终,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有些无奈,但又不得不承认制片人和演员的共同判断更有说服力。
“好吧,大卫,你是对的。吕,就按你的感觉来。”
大卫·海曼这次就是专门来解决矛盾的,和吕文、弗朗西斯聊完之后,他就匆匆回了洛杉矶。
最后的结果是吕文赢了,弗朗西斯只能被迫接受,但他发现,吕文似乎越来越“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