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童轻轻放下筷子,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我打算带小哲回津城老家住一段时间。这些年在外漂泊,很久没好好陪陪爸妈了。而且小哲也该换个环境,在老家安稳地上学。”
这个答案让沈云溪有些意外,她微微一愣,随即了然地点点头:“回老家也好,有叔叔阿姨照应,你也能好好休整一段时间。”
坐在旁边的周念安听到对话,立刻着急地拉住韩哲的袖子:“哲哲哥哥,那你是不是就不能陪我玩了?”
韩哲懂事地拍拍小伙伴的肩膀,像个小大人似的说:“安安别难过,我和妈妈会经常来云江看你的。你也可以来津城找我玩,我带你去看海河,吃煎饼果子。”
沈云溪被两个孩子逗笑了,连忙安慰儿子:“放心吧,妈妈一定会经常带你去津城找哲哲哥哥玩的。津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可以一起去逛古文化街,坐摩天轮。”
周念安这才重新露出笑容,兴奋地计划起来:“那我要去哲哲哥哥家睡觉!”
童言无忌引得大人们都笑了起来。
阳光透过包厢的窗户洒进来,在每个人脸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陈童望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轻轻握紧了手中的茶杯。
回老家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在那里,有父母的陪伴,有熟悉的环境,她和儿子一定能重新找到生活的节奏,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
“来,尝尝这个红烧肉,”陈母热情地给每个人夹菜,“云溪,周澄,你们一定要多吃点。”
包厢里洋溢着久违的欢声笑语。
*
在陈童即将离开云江的前一天傍晚,沈云溪特意约了她。
暮色渐沉,陈童独自坐在那家熟悉的火锅店里,看着鸳鸯锅在灶上沸腾,清汤与红油各占一边,氤氲的热气模糊了视线。
这一刻,她恍惚回到了多年前在京北的那个夜晚——同样是热气腾腾的火锅店,同样是和沈云溪相对而坐,那时她刚做出放弃研究生学业、跟随韩砚离开京北的决定。
“历史总是相似的,”陈童轻声自语,“但这一次,我们都在走向更好的未来。”
沈云溪匆匆赶到,脱下外套在对面坐下,看了眼桌上的鸳鸯锅,会心一笑:“你还记得我不能吃辣。”
陈童往清汤锅里下了几片鲜嫩的牛肉:“当然记得,你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对象。说起来,现在这个场景和我们当年在京北那家店真像。”
“是啊,”沈云溪轻轻搅动着面前的调料碗,“就是在那家店,你告诉了我那个。。。。改变人生的决定。”
陈童注视着锅中翻滚的汤底,语气平静:“一个错误的决定。”
沈云溪温和地说:“我想,以你的性格,应该不会后悔,也不会责怪当年的自己。”
“你之前告诉过我,”陈童将烫好的牛肉夹到沈云溪碗里,“人总是会做错题的。更何况,我有什么资格责怪当年的我?那时的她那么迷茫,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其实也很可怜。”
沈云溪欣慰地笑了:“我就喜欢你这种敢爱敢恨、又能及时抽离的性子。好了,快看看还要加点什么菜?”
“已经够多了。”陈童指了指桌上陆续上来的菜品,“都是你爱吃的:嫩牛肉、虾滑、豆腐。。。。特意都点的可以下清汤锅的。”
“就冲这个,”沈云溪眼睛一亮,“那我就原谅你又要离开有我的城市了。”
两人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火锅的香气和友情的暖意。
待菜品上齐,沈云溪一边小心地避开辣锅,一边问道:“怎么突然决定回老家?我以为你就算不留在云江,也会去京北,毕竟你哥嫂和父母都在那边。”
陈童细心地为沈云溪盛了一碗清汤,解释道:“我爸妈要回津城了。我嫂子前不久生了二胎,又是个男孩。她本来想要个女孩的,结果没能如愿。”
“这么快就二胎了?”沈云溪有些惊讶。
“嗯,”陈童点点头,“坐月子的时候,我妈因为要帮我处理离婚的事,没能去照顾,是我嫂子的妈妈帮忙的。不过我们家给了足够的补偿。”
“可这跟你要回津城有什么关系?”
陈童叹了口气:“京北的房子只有两室,现在有了二胎,我嫂子想换套三室的。我爸妈觉得在京北租房太浪费,还不如把钱给他们当作换房的首付,之后跟我还有小哲一起在津城生活。”
她说着,声音有些哽咽:“说起来,我爸妈这一辈子,为了我哥和我,付出了太多。尤其是我,最让他们操心。。。。”
沈云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递过一张纸巾。
“不过,”沈云溪想起什么似的问道,“我记得你说过,小哲成绩特别优秀,三年级就能保持年级第一。这么有天赋的孩子,你带他去津城,不怕耽误他的发展吗?”
陈童放下筷子,认真地说:“我跟小哲的班主任谈转学时,老师也这么劝过我。她说小哲不仅学习好,思维也很活跃,是难得的好苗子。”
她顿了顿,语气坚定:“但我们津城的教育资源并不差,否则当年我也不可能考上京北的大学。而且,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我爸妈已经帮小哲联系了津城最好的小学,校方看到小哲的成绩单和学习笔记后,非常欢迎他入学。”
沈云溪赞同地点头:“你说得对,真正的天赋不会被埋没。只是。。。想到你当年好不容易从老家考出来,现在又要让孩子重走这条路,总觉得有些遗憾。”
陈童苦笑着摇摇头:“谁说不是呢?但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需要退一步,才能更好地前进。”
这时,沈云溪从包里取出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盒:“这是我儿子送给你儿子的礼物。他一直盼着上小学后能和小哲哥哥一起上下学呢。”
陈童接过礼物,感动地说:“替我谢谢他。等他们上大学时再相聚吧。”
“到时候一个大一,一个大四,说不定还能互相照应呢。”沈云溪笑着说,不自觉地轻抚了一下微隆的腹部。
陈童关切地问:“最近孩子还闹吗?让一个孕中期的人来陪我吃火锅,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这有什么,”沈云溪摆摆手,指了指面前的清汤锅,“而且这不是很周到吗?不过你可得答应我,等我女儿出生后,一定要回来看我们。”
“那当然,”陈童郑重承诺,“我一定会回来的。”
火锅的热气仍在升腾,两个女人的笑声在店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