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始终不太理解,高中时期那个直接、坦荡、想做就做的周澄,为何在五年重逢后,会用那些报复性的举动来掩盖真实的内心。
后来,周澄曾问过她,为什么最终选择原谅并与他和好。
她回答:“因为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那个卑微、害怕说错话的自己;那个面对喜欢的人,变得不知所措、缺乏自信的自己。
高中三年,她甚至不敢承认自己喜欢周澄。
因为他时而温柔,时而霸道,过于专制,总是替她做决定,美其名曰“为她好”,一心想要改变她,显得那么自以为是。
可如今的沈云溪回首往事,却也不明白自己当年为何会对这样的人着迷。
周澄根本不知道,当他提出分手的那一刻,她心中那座名为“天真”的堡垒轰然倒塌,回到家才敢放任泪水决堤。
她原本以为,他至少会将这场恋爱的假象维持到高三结束。
然而,他很快又回头,说着她根本不相信的理由,要求复合。
她能怎么办?她担心如果不复合,持续的情绪波动会影响高考。
她原以为高考是结束一切的契机,却没想到在他一次次的靠近中,再次沦陷。
直到在太平间外,听到他那句锥心之言,她才终于下定决心离开。
她自认为那是勇敢,实则更像是一种胆怯的逃避。
大学四年,她没有开始任何新的恋情。在她看来,男生似乎都大同小异。
她养了一条狗,取名“粥粥”,确实带点故意报复的意味,暗喻他是条“狗”。
周澄曾抱怨,觉得那五年他很“亏”,一直在偷偷关注她的动态,而她却似乎毫无牵挂。
她告诉他,自己其实也并未好过多少。
每当看到校园里牵手的情侣,那些与他共同经历的过往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
后来的重逢、针对、求和、探寻真相、再次和好、重新恋爱。。。。每一步都漫长得如同走过了一生。
沈云溪常常想,或许是老天爷在帮她。
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虽然痛苦,却阴差阳错地让他们在分离的岁月里各自反思,真正成长。
如今,看着眼前的一双儿女,她偶尔仍会觉得像在做梦。
因为这样幸福的场景,正是当年高考结束后,他们在那次短暂的旅行中,在酒店的夜里,一起憧憬过的未来。
“我们以后会有自己的孩子吗?”
“会有的吧。”
“生一个男孩像你,生一个女孩像我。”
“为什么?我多吃亏,我要生两次。”
“那咱不生。”
后来,当吴野来询问他们的过往,打算写成剧本时。
周澄半开玩笑地请求:“能不能别把我写得太烂?我怕观众觉得我配不上她。”
她当时就笑了:“如实写,才有真实感啊。”
他看着她,目光温柔而坚定:“好,如实写。”
再后来,当孩子们好奇地问起他们的故事,周澄也会坦诚相告,还会一家人一起观看那部改编自他们青春的电影。
说实话,看电影的过程确实有些尴尬。
但无论如何,现实如同电影结局一样——一样的幸福,一样的圆满。
这份历经波折后获得的平静与温暖,是她年少时未曾奢望,却最终紧握在手中的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