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沈余画出的那个符号扭曲而复杂,充满了不稳定的角度和违背直觉的透视关系,仿佛一个更高维度的结构被强行挤压在二维平面上,看久了甚至让人产生生理性的眩晕和恶心。
而旁边滚动显示的“编织者”关键词,像是一个注脚,一个苍白无力的翻译尝试。
视觉与文字的诡异对应,让指挥中心内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了几度。技术人员们屏息凝神,目光在符号和关键词之间来回移动,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顺着每个人的脊椎爬升。
沈余……她不仅仅是受害者,她似乎正在成为一个被动的“转换器”,将那种无法被直接理解的“回声”低语,转化成人类可以部分感知的形态——即使是这种令人极度不安的形态。
“能分析这个符号吗?”陈时强迫自己移开视线,压下那股不适感,声音沙哑地问道。
“尝试进行几何解构和模式匹配……”一名技术人员操作着软件,但很快摇头,“结构过于非常规,现有数学体系无法完美解析,像是……活的,或者在不断变动。数据库内无匹配项。”
另一个负责监控沈余生理数据的技术员报告:“沈女士在绘制该符号时,脑波活动出现剧烈尖峰,模式类似于癫痫发作,但又完全不同……更……有序?而且之后迅速归于一种异常的平静。”
有序的剧烈活动?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继续监控所有渠道!尤其是与‘编织者’、‘灰白之沙’等关键词相关的任何新信息,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郑国明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冷静中透着一丝紧绷。
全球监测网络全速运转,搜索着任何细微的涟漪。
时间在高度紧张中缓慢流逝。不断有新的零星报告从世界各个角落汇总而来:某个偏僻小镇多人报告做了同一个关于“无尽沙漠”的噩梦;某个实验室的粒子探测器记录到无法解释的概率云坍缩异常;甚至某个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报告说在特定轨道上看到了转瞬即逝的、无法形容的“光线褶皱”……
所有这些事件单独来看都可能被忽略或归因于巧合,但当它们与那些诡异的关键词、以及监测到的微弱物理异常在时间点上高度关联时,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正在逐渐浮现。
某种东西正在“试探”这个世界,用人类目前难以完全理解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留下痕迹。
陈时盯着主屏幕上那个不断旋转的、沈余绘制的“编织者”符号,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不能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尝试理解,甚至……与它建立某种受控的“对话”。
但这无异于玩火自焚。钟敏就是前车之鉴。
“我们需要一个沙箱。”陈时突然开口,打破了指挥中心的沉默,“一个绝对物理隔离、信息过滤极其严格的环境。尝试主动注入那些关键词和符号,观察反应。”
这个提议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所有人都看向他。
“你清楚风险吗?”郑国明的声音传来。
“清楚。但被动等待,可能更危险。”陈时目光坚定,“我们不知道它的目的和规则。主动试探,或许能摸到一点边界,哪怕只是知道什么会激怒它,什么不会。”
短暂的沉默后,郑国明批准了:“同意。启用‘第七隔离实验室’。最高安全 protocols。陈时,由你主导,但必须远程操作。所有数据经过三重冗余过滤后才能传出。”
第七隔离实验室是位于地底深处的一个绝密设施,专门用于研究极端危险或未知现象,其防护等级甚至超过大多数核设施。
准备工作迅速完成。陈时在指挥中心通过超延迟、经过多重加密和随机扰码的链路,远程操控着隔离实验室内的设备。
实验室内,一个强大的电磁屏蔽罩内,放置着一台经过特殊改造、与外界只有单向数据流出通道的超级计算机。计算机的初始环境中,只加载了最基本的操作系统和监测程序。
“第一次注入尝试:关键词文本,‘编织者’。”陈时下达指令。
指令通过层层验证后执行。
屏蔽罩内,计算机屏幕闪烁了一下,似乎没有任何变化。监测数据流平稳。
十秒。三十秒。一分钟。
毫无反应。
“注入尝试:沈余绘制的符号图像。”
高精度显示器上出现了那个扭曲的符号。
就在图像加载完成的瞬间——
屏蔽罩内的所有监测仪器指针猛地疯狂摆动!计算机主机的功耗瞬间飙升!背景辐射读数出现一个尖锐的峰值!
但仅仅持续了不到零点一秒,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快!分析数据!”陈时急促道。
技术团队立刻扑向那短暂异常期捕获的海量数据。
“读取到极其短暂但结构复杂的非标准数据包反馈!正在解析……”
“主机缓存区发现未被授权的、新增的加密数据碎片!来源未知!”
“屏蔽罩内部时空中检测到普朗克尺度级别的微观结构扰动!”
有反应!而且反应剧烈!虽然短暂,但证明这种“主动刺激”是有效的!
“解析数据包和缓存碎片!”陈时的心提了起来。
几分钟后,初步解析结果出来,却让人更加困惑。
数据包的内容并非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极度压缩的数学结构描述。
而缓存碎片经过艰难解密后,显示出的并非恶意代码,而像是一段……程序?一段用未知编程语言编写的、功能不明的短小程序。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段程序的结构,竟然与沈余画出的那个“编织者”符号,在数学拓扑层面上呈现出惊人的同源性!
仿佛那个符号本身就是这段程序的……可视化表达!
“它……它不是在攻击或污染……”一个年轻的技术员难以置信地喃喃道,“它像是在……交流?用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给我们……代码?”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头皮发麻。
而陈时却盯着那段功能不明的程序代码,一个更大胆,甚至更疯狂的想法在他脑中诞生。
如果这段代码不是病毒,而是一种……“工具”呢?一种用来理解或者应对“回声”的工具?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编译它。”
编译这段来自“回声”的未知代码?这会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最后一步吗?
代码运行后会产生什么效果?是灾难,还是启示?
“回声”的目的,难道真的是某种形式的交流?它想通过人类之手实现什么?
而沈余,她与这一切的关联,是否比她想象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