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话结束后的工作室,陷入一种比之前更令人窒息的寂静。It员李明惊慌失措的脸从屏幕上消失,留下的解释像一层薄纱,暂时覆盖了惊恐,却丝毫未减弥漫在空气中的诡异感。
压力传感器、自动预警、关联外部呼叫……林婉婷为这个密室设置的保护等级,远超一个普通作家存放手稿或私人物品的需要。这更像是在守护某个绝不能出差错的、极其重要的秘密。
沈余靠着书桌,深呼吸了几次,努力平复仍在狂跳的心脏和发软的双腿。劫后余生的虚脱感过去后,职业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重新占据了上风。她看了一眼那敞开的、通往地下的黑暗入口,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我们下去。”她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但已经没有了犹豫。
陈时点了点头。事已至此,不可能半途而废。他拿出手机,点亮手电筒功能:“我走前面。”
木制楼梯狭窄而陡峭,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在绝对安静的地下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空气中那股陈年纸张和微尘的味道越来越浓,还混合着一丝极淡的、难以形容的金属和化学品的味道。
楼梯并不长,大约十几级后,脚下变成了坚实的水泥地。陈时举着手机,光柱扫过前方。
手机冷白的光线撕破黑暗,勾勒出一个大约十平米见方的地下空间景象。那一瞬间,无论是陈时还是紧随其后的沈余,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储藏室。
四面的墙壁被做成了顶天立地的架子,但上面存放的不是书籍或杂物,而是一排排、一列列一丝不苟地整理好的物品。
有已经绝版的旧款智能手机、老式数码相机、几台不同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从厚重的上古型号到超薄本)、各种型号的移动硬盘和U盘、甚至还有几台早已退出市场的pdA(个人数码助理)。每一件电子设备都贴着标签,注明了品牌、型号和一组日期编号。
除了电子设备,还有物理载体:一沓沓用防潮袋密封好的光盘(cd、dVd)、磁盘、甚至还有几盒老式的录像带。它们同样被仔细分类,贴上标签。
而在另一面墙的架子上,则整齐地摆放着厚厚的笔记本、活页夹。透过透明活页套,能看到里面是打印出来的邮件记录、聊天记录、社交媒体动态截图,所有纸张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同样标注着清晰的日期区间。
房间中央,是一张宽大的金属工作台,台上放着几台不同时代的读卡器和光盘驱动器,一台还能工作的老旧笔记本电脑,以及一套精密的清洁和维护工具,包括手套、刷子、防静电布等,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尘不染。
这里不像一个密室,更像一个……私人的数字考古博物馆,或者说,一座供奉着个人数字生命的殿堂。
“我的天……”沈余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她缓缓走下最后一级台阶,目光痴迷地扫过这令人震惊的一切。“她……她不是在隐藏东西……她是在保存……保存她所有的数字记忆……”
作为一个数字遗产规划师,她见过太多人临终前仓促混乱的数字足迹,或是家人面对海量数据无从下手的茫然。但像林婉婷这样,以近乎偏执的严谨和系统性,将自己跨越数十年的数字生命痕迹如此完整、如此有序地保存下来的,她闻所未闻。
陈时也被这超乎想象的场景所震动。他的目光掠过那些标注着不同年份的设备和载体,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晰的时间线,记录着一个人如何从数字时代的早期,一步步走到生命终点。
“她保存了所有……”沈余走到一面墙前,手指虚拂过那些贴着标签的旧手机,“从她的第一个诺基亚,到最新的智能手机……所有的通讯记录、短信、照片……她都导出来,备份在这里。”
她又看向那些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和邮件,“还有这些……跨越了不同平台、不同年代的联系……她全都做了物理备份。”
这种近乎仪式般的保存行为,背后驱动的绝不仅仅是怀旧。这是一种深沉的恐惧——对遗忘的恐惧,对数字痕迹轻易消散的恐惧,或者说,是对某一段特定记忆可能丢失的极致担忧。
那个神秘的“Z”……会不会就藏在这浩如烟海的数字记忆中的某个角落?
两人开始分头仔细查看。沈余更关注那些打印出来的纸质记录和笔记本,而陈时则对那些电子设备更感兴趣。
陈时戴上工作台上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台贴着“2005-2008”标签的笔记本电脑。他接上电源线,尝试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竟然顺利进入了系统桌面!林婉婷显然为这些设备做了完善的防潮和维护。
桌面很干净,他点开“我的文档”,里面是分门别类的文件夹。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忽然,一个命名为“project Z”的文件夹,跳入了他的眼帘!
陈时的心猛地一跳。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边正在翻阅一本2007年度活页夹的沈余,也发出了一声极轻的抽气声。
陈时立刻抬头看她。只见沈余抽出了一张打印出来的、略显发黄的邮件记录,正死死地盯着页面底部发件人的落款处,脸色再次变得苍白,手指微微颤抖。
陈时放下笔记本,快步走过去:“发现什么了?”
沈余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地将那张纸递给他。
那是一封很短的邮件,内容是关于某本书的阅读感想交流,措辞礼貌而克制。邮件的发送日期是2007年11月2日。
而邮件的发件人落款,那个清晰无比的署名,像一道闪电击中了陈时——
Zhao, ming
赵明?
“Z”?这个“Zhao, ming”就是林婉婷告别信中提到的“人生挚爱‘Z’”吗?
陈时刚刚在电脑上发现的“project Z”文件夹,又会包含什么?
这个看似普通的署名,为何会让沈余再次露出如此震惊甚至恐惧的表情?这个“赵明”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