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北京培训中心的宿舍里一片寂静。何明远却毫无睡意,白天褚世安的话语仍在脑中回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荡起层层思绪的波澜。
资本世界的广阔舞台、国际视野的诱惑、老领导的殷切期望、以及对自身未来发展路径的尖锐剖析……这一切都极具吸引力。然而,清江的山水、未竟的项目、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情感,也同样牵扯着他的心。
他打开手机,屏幕的光亮映着他沉思的脸。手指在褚世安的聊天框上停留良久,最终,他还是编辑了一条信息,字斟句酌:
“褚总,深夜打扰。今日授课与谈话,受益匪浅,深受震动,非常感谢您的看重与邀请。西矿资本的平台和视野,确是我心之所向。然静夜深思,深感惭愧。目前清江公司6号矿洞建设正值新旧施工队交替关键期,问题丛生,云深同志已调离,班子中我算是对前期情况最为了解者,此时离开,恐于项目不利,于心难安。再者,集团刚拨付巨资支持王门镇红色教育基地项目,此资金由我争取而来,我亦深感有责任将其落到实处,做出成效,方能不负卢书记、楼主任及集团信任,给您和所有支持我的领导一份满意答卷。故此,虽万分向往您所描绘之未来,然现阶段恐难从命。恳请您理解我的苦衷与抉择。待此间事了,根基稍稳,若您届时仍觉我可堪造就,明远定当追随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信息发出,何明远长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却又感到一丝莫名的失落。他知道,自己可能错过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很快,手机屏幕亮起,褚世安的回复简单而有力:“明远,知你重情重义,责任心强,此亦为我看重你之处。你的考虑很有道理,根基稳固方能行远。清江之事亦是磨练,6号矿洞与教育基地皆是重要项目,做好它们同样是宝贵经验。邀请始终有效,西矿资本之门随时为你敞开。安心做事,期待你佳音。”
看着回复,何明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感激。褚世安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更加坚定了先做好手头工作的决心。
培训正式结束。回清江的前一天,何明远主动约了林沪宁。地点就在他们第一次漫步的校园湖边。
秋意渐浓,梧桐叶已泛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林沪宁如约而来,穿着暖色调的毛衣和长裙,像秋日里一抹明亮的阳光。
“明远哥,明天就要走了吗?”林沪宁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舍。
“嗯,培训结束了,公司那边还有很多事等着处理。”何明远点点头,从随身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锦盒,递给她,“沪宁,这次来北京,给你添了不少麻烦,也谢谢你带我见识了那么多。这是我从清江带来的一个小礼物,不值什么钱,算是一点心意。”
林沪宁惊喜地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用雷公山特有的一种纹理细腻、色泽温润的青石打磨而成的书签,书签顶端精心雕刻着一株小小的、栩栩如生的兰花,线条简洁流畅,透着一种拙朴自然的雅趣。
“呀!好漂亮!是石头做的?”林沪宁爱不释手,捧在手心仔细端详,“这兰花刻得真精神!谢谢明远哥!我很喜欢!”她的喜悦溢于言表,眼睛弯成了月牙。
“喜欢就好。”见她真心欢喜,何明远也笑了,“这石头是雷公山脚下的,看着普通,但质地还不错。想着你可能用得上。”
“当然用得上!我正好缺一个镇纸……哦不,书签!”林沪宁俏皮地笑道,小心翼翼地将书收好,然后抬起头,眼神亮晶晶地看着他,“明远哥,下个月中旬,我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你……你能来参加吗?”她的语气带着期待和一丝紧张。
何明远略一沉吟。下月中旬,项目上的事必然千头万绪。
“我尽量安排。”他没有把话说满,但看着林沪宁瞬间更加明亮的眼神,又补充道,“如果能抽出时间,我一定来。”
“太好了!那就说定了哦!”林沪宁开心地几乎要跳起来,“我等你!”
回到清江市,何明远第一时间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穗宁汇报此次培训的收获,重点阐述了宏观经济形势、金融政策动向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可能启示。
林穗宁认真听完,表示肯定:“收获不小,看来总部这次培训力度很大。拓宽视野很重要,尤其是金融资本方面的知识,对我们这类资源型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汇报完正事,林穗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随意了些,带着几分姐姐般的关切:“听说……在北京见到沪宁了?这丫头没给你添麻烦吧?”
何明远心中一凛,谨慎回答:“沪宁很好,热情活泼,带我参观了不少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
林穗宁笑了笑,眼神却有些意味深长:“我这堂妹啊,从小被家里宠着,聪明是聪明,才华也有,就是心思活络,主意大,可不是个好伺候的主。京城里多少世家公子哥围着她转,她眼皮都不抬一下。明远,你……嗯,妥善考虑,妥善对待。”
她顿了顿,看似随意地追问了一句:“她没跟你聊聊家里的事?比如我爷爷,或者她父母?”
何明远如实回答:“没有深聊过这些。只是那次在家宴上见过林爷爷和鄂宁大哥,知道您家辈分是‘鄂穗沪’,沪宁名字的由来。”
林穗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极深意的神色,她轻轻“哦”了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淡淡笑道:“好了,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吧。项目上的事,明天再细聊。”
从林穗宁办公室出来,何明远心中莫名有些异样。林穗宁的话似乎意有所指,那句“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和关于家世的试探,像是在提醒他什么。林沪宁的家庭背景,似乎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随意。
接着,何明远又向总经理刘建民做了汇报。刘建民对培训内容也表示认可,但听完后,他脸色略显凝重地提醒道:“明远,你回来得正好。有件事得让你心里有个数。你在北京这段时间,白源副总可是没闲着,以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名义,没少往黑水村项目部和王门镇教育基地跑。”
何明远眉头微蹙:“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白副总分管安全,检查也是职责所在。”
“检查是职责所在,但重点似乎有点偏差。”刘建民压低了些声音,“他查的不仅仅是现场隐患,更多是在翻看各种流程记录、合同文本、审批手续、招标文件,特别是涉及资金使用和工程变更的环节,问得非常细,非常抠条款,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何明远的心沉了一下。他立刻想起姜采薇之前隐约的提醒。白源这不是在查安全,这是在查“合规”,是在找他的茬!
“谢谢刘总提醒,我明白了。”何明远神色凝重。
“嗯,”刘建民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项目本身没问题,但流程上的细节一定要经得起推敲,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更要小心谨慎,别让人钻了空子。”
离开刘建民办公室,何明远立刻驱车赶往黑水村项目部。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一到项目部,他立即召集相关骨干,没有声张白源的事,而是直接部署了一次全面的“项目合规性与安全生产回头看”大检查,要求对过去所有的流程、档案、签批手续进行重新梳理核对,特别是工程款支付、材料采购、合同变更等关键环节。
检查持续了一整天。结果让何明远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大部分环节没有问题,但在一些事后复查和隐患排查的闭环记录上,发现了疏漏:有几项一般性隐患的整改复查记录,只有检查人签字,缺少最终闭合确认的高层级签字;还有两份不太重要的物资验收单,流程签批似乎存在时间逻辑上的小瑕疵。
而最让他心头一紧的是,这些存在细微瑕疵的、最终签批同意通过的文件上,落款处赫然是总经理“刘建民”的签名!
这绝不是刘建民本人的疏忽那么简单。何明远立刻意识到,这是有人刻意在这些不起眼的环节,利用了刘建民可能基于信任或繁忙而产生的签批习惯,埋下了一些极其隐蔽的“雷”。一旦被有心人抓住放大,虽然可能不构成实质性问题,但足以制造麻烦,甚至动摇领导信任。
白源的影子,仿佛已经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来。何明远看着那几份带着刘建民签名的文件,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清江的局势,因为他这次北京之行,似乎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