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天穹高远澄澈,几缕薄云如同被扯散的棉絮,慵懒地挂在卡拉马市湛蓝的画布上。持续数日、盛况空前的“中华文化周”虽已落下帷幕,但它所点燃的东方热情,却并未随着活动的结束而迅速冷却。街头巷尾,偶尔还能听到有人用生涩的中文说着“你好”,或是哼唱《弥渡山歌》那欢快的调子;餐厅里,尝试使用筷子的本地居民多了起来;谈论中国科技、向往清江风景,成了不少卡拉马市民新的时尚。这场精心策划的文化盛宴,如同一股温润而持久的暖流,彻底洗涤了之前因信息隔阂而产生的误解与偏见,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而绚丽的友谊之桥。
对何明远而言,这次文化周的意义远不止于文化传播本身。在密集的行程和共同的忙碌中,他与安托法加斯塔大区主席胡安、卡拉马市市长米格尔、精明干练的大区主席助理里卡多、沉稳睿智的中国驻智利大使骆克领,以及来自家乡、对他信任有加的彭向前市长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超越公务、更为亲近的私人情谊。这种基于共同目标和相互欣赏所凝结的情感纽带,是任何正式文件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为他日后在卡拉马乃至智利开展工作,铺垫了至关重要的人脉基石。
文化周开幕式后仅仅两天,务实高效的彭向前市长便不再满足于仅在市区参观。在米格尔市长的亲自安排和引荐下,他带着清江市代表团,深入卡拉马市的几个典型社区和周边农业示范区进行考察。何明远作为东道主和“本地通”,自然全程陪同。他流利的西班牙语和对当地情况的熟悉,为代表团的考察交流提供了巨大便利。彭向前对卡拉马在干旱环境下发展节水农业、治理社区环境的经验表现出浓厚兴趣,与当地社区负责人、农场主进行了深入交流,不时提出一些切中要害的问题,让陪同的米格尔市长也暗自点头,对这位中国市长务实高效的作风印象深刻。
社区考察结束后,安托法加斯塔大区主席胡安先生更是展现了极高的诚意,亲自邀请彭向前市长一行,前往大区下辖的其他重要城市和港口设施参观。胡安主席兴致勃勃,沿途亲自介绍大区的资源禀赋、发展规划以及与中国合作的广阔前景。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与中国、与清江市深化合作的期待,这种积极的姿态,无疑为未来可能的经贸往来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能。
为期数日的紧凑考察结束,彭向前市长一行取道圣地亚哥回国。在智利首都,他们专程前往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拜会了骆克领大使。骆大使对清江市代表团此次访问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他指出,清江市与卡拉马市乃至安托法加斯塔大区的这次成功互动,是地方外交助推国家关系的生动实践,有效促进了中智两国在地方层面的相互了解和务实合作。宾主在使馆内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彭向前市长再次对骆大使亲自出席卡拉马文化周开幕式表示衷心感谢,并盛情邀请骆大使在方便的时候访问清江。骆克领大使欣然接受了邀请。
送别彭向前市长一行登机后,何明远站在圣地亚哥机场喧闹的候机大厅里,心中感慨万千。短短十几天,从文化周的绚烂绽放,到高层互动的务实深入,他仿佛经历了一场高强度的外交洗礼。身体的疲惫难以掩饰,但精神却因这丰硕的成果而倍感振奋。与彭向前市长临别时有力的握手和那句“明远,辛苦了,干得漂亮!家里等你回来!”让他心头暖流涌动,多日奔波的辛劳似乎都烟消云散。
然而,当他独自乘坐航班返回卡拉马,随着飞机逐渐降低高度,舷窗外再次呈现出那片广袤、苍凉而又蕴藏着无限财富与危机的安第斯山麓时,另一种更为深沉和尖锐的情绪,开始在他心底复苏、翻涌。文化周的成功和与领导们建立的私人情谊,像是一层温暖的光晕,暂时遮蔽了潜藏在阴影深处的寒意。但当繁华落尽,独自面对这片曾险些吞噬他生命的土地时,那场发生在机场、血腥而屈辱的袭击,以及背后那至今迷雾重重的“黄杰”和可能存在的更大黑手,便如同幽灵般再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他不能,也绝不会让这件事就此沉没!
回到比希矿业公司营地,何明远甚至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息,便径直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声响,坐在办公桌前,目光沉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他需要行动,必须行动。文化周的成功,为他积累了一定的声望和人脉,也让他暂时摆脱了此前方案被否、孤立无援的窘境。此刻,正是旧案重提,施加压力的最佳时机!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桌上的卫星加密电话,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在国内病休的柴福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通,那头传来柴福略显慵懒、似乎心情不错的声音:“喂,明远啊?回到卡拉马了?这次文化周搞得太成功了!我在国内都听到消息了,集团里很多人都在议论,说我们比希矿业不声不响放了颗卫星!哈哈,关键是还没花集团一分钱!这真是……干得漂亮!”
柴福的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满意和轻松。在他看来,何明远此举简直是神来之笔,用清江市政府的资源,给西矿集团挣足了面子,还让他这个名义上的负责人脸上有光。他自然而然地认为,何明远此时来电,是要进一步汇报文化周的辉煌战果,接受他的褒奖。
然而,何明远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他所有的轻松惬意。
“柴总,”何明远的声音平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硬,完全没有接文化周的话题,“文化周的事情已经过去,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我现在要向您汇报的,是另一件更为紧迫和严重的事情——关于我在卡拉马机场遭遇谋杀袭击的案件!”
“啊?”电话那头的柴福显然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话题的急剧转换,“案……案件?”
“是的,谋杀袭击案!”何明远清晰地重复,语气加重,“柴总,我差点死在卡拉马的机场!这不是意外,不是治安事件,是一场精心策划、目标明确的跨国买凶谋杀!凶手当场抓获,也供出了指使者‘黄杰’,证据确凿。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案件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吗?幕后真凶‘黄杰’逍遥法外,甚至可能已经潜逃得无影无踪!集团当初派楼听松主任亲自前来坐镇,声势浩大,为何如今却雷声大雨点小,几乎听不到任何后续消息?难道我何明远的命,就这么不值钱?难道我们西矿集团员工在海外的人身安全,遭受如此严重的威胁,集团就可以不闻不问了吗?”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出膛的炮弹,又快又狠,隔着电话线都能感受到那股压抑已久的愤怒和逼人的气势。柴福被这突如其来的凌厉攻势彻底打懵了,拿着电话,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完全没料到,何明远会在这个看似一切向好的时间点,以如此强硬的态度,重提这桩旧案。
“明……明远,你……你别激动……”柴福有些语无伦次,他试图安抚,“这个事情,集团当时是很重视的,卢书记亲自过问,楼主任也去了……”
“重视?”何明远毫不客气地打断他,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明显的讥讽,“重视的结果就是凶手抓了,供出主犯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国际刑警组织那边因为所谓的‘证据链不完整’、‘动机不足’推诿塞责,我们集团就束手无策了?柴总,我是中资企业派驻海外的高级管理人员,我遭遇的是蓄意谋杀!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安危问题,更关系到所有在海外工作的中资企业员工的信心,关系到我们西矿集团乃至中国企业的尊严和形象!”
他顿了顿,不给柴福插话的机会,继续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我认为,集团总部必须就此事件,向卡拉马市政府乃至智利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督促他们调动更多资源,彻查此案,揪出幕后黑手!同时,集团领导应该高度重视,主动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由国家的力量介入调查!中资企业员工在海外遭遇如此恶性事件,理应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法律保护!”
柴福听着何明远这连珠炮般、条理清晰且义正辞严的要求,脑门上不禁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之前确实因为文化周的成功而忽略了这起案件,或者说,潜意识里他也觉得此事牵扯复杂,集团高层似乎有意冷处理,他乐得装糊涂。但现在,何明远以受害者身份,如此咄咄逼人地提出来,于情于理,他都无法反驳。
“这个……明远啊,你说得……有道理。”柴福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无奈和斟酌,“但是,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这需要走程序,而且涉及到跨国司法协作,比较复杂……集团这边,也需要权衡……”
“柴总!”何明远再次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最后通牒般的决绝,“我不想听什么权衡和复杂的理由!我只问您,集团是否愿意为我,为一个差点为国捐躯的员工,出面主张权利?如果集团认为困难重重,或者有所顾虑,不愿意出面,那么,我何明远将以个人身份,申请休假,或者哪怕辞职!我会立刻回国,亲自到公安局报案!我相信,中国的法律,中国的警察,绝不会对一个中国公民在海外被谋杀未遂的案件坐视不管!”
“辞职报案?!”柴福在电话那头失声惊呼,彻底被何明远这破釜沉舟的态度震慑住了。他完全没想到何明远会如此激烈和坚决。一个刚刚为集团立下大功、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竟然不惜以辞职为代价,也要追究到底?这背后,除了个人的冤屈和愤怒,是否还隐藏着他所不知晓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柴福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他丝毫不怀疑何明远说到做到的性格。如果何明远真的辞职回国报案,那事情就彻底闹大了!媒体必然会介入,舆论会哗然,届时西矿集团将陷入极大的被动,他柴福作为何明远的直接上级,也绝对脱不了干系!相比之下,由集团出面协调处理,显然是更为稳妥和有利的选择。
“明远!你冷静!千万别冲动!”柴福急忙安抚,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你受委屈了!这件事,确实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到位,让你寒心了!你放心,我这就向集团总部汇报你的情况和要求!如此恶性事件,绝不能不了了之!集团必须为你出头,也必须给所有海外员工一个交代!”
听到柴福态度的转变,何明远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但语气依旧冷峻:“柴总,我希望听到的不是空头承诺,而是切实的行动和明确的时间表。我会等待集团的答复。”
“好,好!我马上联系楼主任,不,我直接向史进总裁汇报!”柴福连声保证,“你等我消息,一定尽快给你答复!”
挂断电话,柴福握着发烫的手机,久久无法平静。何明远那咄咄逼人的话语还在他耳边回响。他感觉后背一阵发凉,这个平时看起来沉稳谦和、甚至有些隐忍的年轻人,一旦被触及底线,爆发出的锋芒竟是如此锐利,带着一种不惜鱼死网破的决绝。
“他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了……”柴福喃喃自语,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知道,何明远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正当无比。只是……集团高层,尤其是史进总裁,会如何反应?他想起之前史进对何明远那份战略方案的否定和那些“年少轻狂”的评价,心中不禁蒙上一层阴影。
而远在卡拉马的何明远,缓缓放下卫星电话,走到窗边。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冰冷的地板上。他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沉静的冰冷。
主动引爆这个蛰伏已久的“炸弹”,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文化周的成功,给了他底气和一定的活动空间。他不能再被动等待,不能再寄希望于某些人的“良心发现”或“程序正义”。他必须主动出击,将压力的链条向上传递,逼使隐藏在幕后的力量现形,或者,至少为自己争取到由国家力量介入调查的机会。
他知道,电话已经打出,箭已离弦。接下来,无论是集团总部的反应,还是国内可能的立案侦查,都将把他推向一场更加凶险、更加直面核心的斗争漩涡。但他无所畏惧。经历过生死,看淡了荣辱,此刻的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揭开这个悬案的真相。
南半球的夜幕缓缓降临,营地的灯火次第亮起。何明远独立窗前的剪影,在越来越深的暮色中,如同一尊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暴风雨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