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不经,这个名字在江湖上或许并不响亮,但在遮放的众多弟子中,他却是最为特别的存在。他是遮放的最小徒弟,然而其修行资质却堪称百年难遇。
自幼便展现出非凡天赋的罗不经,深得遮放的真传,不仅习得了遮放的魇镇之术的精髓,更是在后来的修炼中不断钻研,将这门诡异的法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凭借着对魇镇之术的精通,罗不经能够轻而易举地影响他人的梦境,让人在睡梦中遭受各种恐怖的折磨。他以此为手段,创建了遮放教,并迅速网罗了一大批忠实的教众。
然而,罗不经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他对各种偏门邪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除了魇镇之术,他还对降头、蛊术等也有涉猎,并且都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可以说,在偏门邪术领域,罗不经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拿。
为了给自己师父报仇,罗不经策划谋杀缅王。虽然他顺利地暗杀了缅王,还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瞒天过海。然而,他终究还是低估了宫廷中那位巫师的能力。尽管罗不经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但他的阴谋还是被那位巫师所察觉。
巫师战战兢兢地将自己诊断出的死因一五一十地向新的缅王禀报。缅王听闻后,如遭雷击,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两任缅王竟然都命丧魇镇之术,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缅王勃然大怒,他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即下令全国范围内搜捕遮放教派的人。
缅王的命令迅速传遍全国,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遮放教的信徒们惊恐万分,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牵连其中。然而,缅王的愤怒已经无法平息,他坚信遮放教就是幕后黑手,必须将其铲除。
在缅王的严令下,官兵们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搜捕行动。他们四处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遮放教有关的线索。遮放教的信徒们纷纷逃亡,试图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经过一番艰苦的搜捕,官兵们终于找到了遮放教在钦邦地区的总教。面对官兵的围剿,遮放教的信徒们奋起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总教被攻破,罗不经也被官兵斩杀。
罗不经的头颅被砍下,作为证据传回了王都。缅王看到罗不经的头颅后,心中的怒火才稍稍平息。这一事件似乎终于画上了句号,但巫师却对罗不经的死表示怀疑。
巫师对罗不经有所了解,他知道罗不经是遮放教的得意弟子,术法高深。以他的实力,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被官兵斩杀呢?巫师心中暗自思忖,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缅王得知巫师的疑虑后,也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他下令继续追查罗不经的下落,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然而,多年过去了,关于罗不经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起事件的关注度逐渐降低,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巫师心中的疑问却始终没有解开,他始终觉得罗不经的死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和巫师所猜测的完全一致,罗不经并没有死去,真正丧命的其实是他的替身。经历了这次朝廷对遮放教的血腥屠杀后,罗不经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让教派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策略。
于是,他决定隐姓埋名,远离大城市,将发展教徒的重心转移到乡村地区。这样一来,既能避免引起当局的注意,减少被追杀的风险,又能在相对隐蔽的环境中发展壮大教派。
事实证明,罗不经的这一决策非常明智。在乡村,他成功地招揽了一大批忠实的教众。然而,由于走的是农村路线,遮放教的财政状况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尽管教徒人数众多,但资金却十分匮乏,总坛也只能设立在一个仅有 200 多户人家的山村里。
为了实现更大的发展,遮放教的高层们开始绞尽脑汁地寻找赚钱的途径。最终,他们决定接一些暗杀的活儿,以此来获取资金支持。
一时间,缅甸的江湖上出现了一群神秘而可怕的恶徒。他们杀人不见血,甚至能在梦中取人性命,令人闻风丧胆。这一时期的遮放教逐渐走向黑化,那些有一身本领的人,显然并不甘心于一直处于贫困之中。即使是教主罗不经淡泊名利,但是他下面的徒弟和教众怎么会甘于贫穷呢,罗不经索性不管了,开始闭关修炼。
在罗不经潜心修炼的这段时间里,遮放教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原来,他的大徒弟通布,虽然法术平平,但胆子却异常地大。就在罗不经闭关修炼之际,通布竟然做出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通布趁着罗不经不在,自作主张地带领着教众,对一座寺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座寺庙原本宁静祥和,里面的僧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通布却毫不留情地将其攻占,并将寺庙内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不仅如此,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通布还残忍地将所有僧人杀害,妄图毁尸灭迹。
通布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他以为只要把所有僧人都杀掉,就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场血腥的屠杀中,竟然有一个小和尚幸运地逃过了一劫。这个小和尚躲在寺庙的水井里,才得以保住性命。
死里逃生的小和尚对遮放教的罪恶行径深感愤怒和恐惧,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一切禀报给了官府。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江湖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名门正派的人们听闻此事后,无不对遮放教的暴行感到义愤填膺。
一座寺院,本应是佛门清净之地,却被遮放教如此野蛮地践踏。他们不仅抢夺财物,还残忍地杀害无辜的僧人,这简直就是对佛法的极度藐视,是恶魔降临人间的行为!
通布之所以会去做这件事情,其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为了那些金银珠宝。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将抢来的财物独占了一半,这种行为无疑引起了众多人的不满。
有几个教众对遮放教的这种胡作非为深感痛心,他们无法容忍寺庙也成为被抢劫的对象。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几个教众毅然决然地连夜赶到了当地官府,将遮放教总坛的具体位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官府。
官府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做出反应。他们一方面与军方长官紧密合作,调集大量军队;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各门派和寺庙的大师们,共同汇集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支由官府、军方和各门派、寺庙大师组成的联军,如同一股洪流般涌向遮放教的总坛。遮放教的总坛位于一处偏僻的山谷之中,地势险要,但联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通布和他的教众们完全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遮放教的总坛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激烈的战斗中,遮放教的教众们伤亡惨重,而通布则趁乱携带着大量财物仓皇逃走。其余的教众们,有的不幸战死,有的身负重伤,还有的被官府当场抓获。
就这样,遮放教在第二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其势力被彻底剿灭。
当罗不经终于结束闭关,踏出那扇紧闭已久的门时,他的心境早已与往日不同。他缓缓地走向曾经的总坛,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
然而,当他真正站在总坛前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中一阵刺痛。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片死寂。这里曾经是遮放教的核心,是他权力的象征,但如今却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片荒芜。
罗不经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只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然的笑容。这笑容中既没有悲伤,也没有愤怒,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冷漠。
是的,他对这一切早有预料。他之所以选择闭关,正是因为他深知遮放教已经到了他无法掌控的地步。教派内部的纷争、权力的争夺以及弟子们的离心离德,都让他感到力不从心。
他知道,如果自己继续深陷其中,恐怕最终也会被这股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吞噬。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闭关,将自己与世隔绝,以此来逃避这一切。
而在闭关之前,他将最不成器的大徒弟委以重任,看似是对他的信任,实则是想让他加速遮放教的灭亡。因为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教派,留着又有何用呢?
这便是罗不经内心真实的想法,他早已看透了这一切,对于遮放教的兴衰荣辱,他已经不再关心。如今的他,只希望能够远离这纷纷扰扰的尘世,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罗不经此人的心性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他对于应该舍弃的事物,绝不会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就在经历了某件事情之后,罗不经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在江湖上彻底销声匿迹了。时光荏苒,转眼百年已逝,江湖中再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消息,而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人们,也都早已纷纷离世。
然而,就在近代的1900年,一个名为遮放教的教派却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个教派行事诡秘,其教主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尽管遮放教在江湖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却没有人真正见过这位教主的庐山真面目。
即使是遮放教的核心成员,也对教主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这位神秘的教主总是戴着一个狰狞恐怖的鬼头面具,将自己的面容完全隐藏起来。不仅如此,他的声音也异常沙哑,仿佛是铁器划过玻璃时所发出的刺耳声响,让人听了感到极度的不适和难受。
曾经销声匿迹的遮放教,如今竟然死灰复燃,而且还换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他们发现了一种能够控制人们梦境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极致,以此来大肆敛财。
在短短一段时间内,遮放教就通过这种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掌握了大量的金钱和财物。有了这些资本后,他们开始用金钱去贿赂英国殖民者和缅甸的统治阶层,以此来换取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遮放教逐渐崭露头角,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这些权力阶层的座上宾,不仅为他们出谋划策,还暗地里帮他们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然而,遮放教的所作所为终究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他们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邪教派。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一直从事着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后来,随着缅甸王室和英国殖民者的逐渐衰落,遮放教也意识到形势不妙,于是选择了潜伏起来。在缅甸社会中,其中遮放教的后裔不少,他们有的传承了家族的术法,萨仁寻找到的那位名字叫柯莱山,他祖父是镇教之长,所以他对魇镇之术也有所了解,但是没有深入学习。
柯莱山来到了仰光,看到一脸疲倦的程杰,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正是中了梦魇之术的特征。他给程杰把了一脉搏,脸色好看了些,只是轻度魇症,不会危及生命。柯莱山给程杰开了一副药,连吃七天,然后再看一下病情。因为这个魇镇之术解法,需要下术之人来解是最有效的,或者是有比下术之人更高的本领,可以解除。
程杰吃了柯莱山的药,感觉好多了,夜晚可以安心睡眠,精神也好了许多。虽然看程杰好多了,但是柯莱山警示道:得找到下术之前,要不然,只要下术之人想,那程杰就不得安宁。这就是魇镇之术的可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