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进了屋里,我转身也进到了我们的房间。走到大嘴身边拿起一个已经半干了的泥球说道,要不出去试一个,看看能不能射远,大嘴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行,泥巴还没干透,捏不紧弹弓也拉不开,捏紧了一下就捏爆了。不然,我也不用着急放在火炉上烤了,你还别说,这家伙威力挺大,崩起的泥巴溅在我的脸上生疼。你再看这泥球上都是裂纹,怎么能想个办法才能让它不裂呢?
我仔细的打量着手里的泥球,脑子里也在想着办法,难道是泥巴的筋度不够?可这是正儿八经的黄土,怎么办呢?我一边挠着脑袋,一边想着办法,沈烨走了过来,看着我说道,你把泥巴使劲的揉一揉,要不然找点细一点的土。然后使劲多揉几次试试。
我抬起胳膊看了看表,已经快下午五点了,也没时间再弄别的了,我说道,时间不够了,要不我过去问问大爷,看看他有什么办法?可大嘴说道,那老头子坏的很,他就是知道也不会告你,快不用找他,咱们自己想办法。
大嘴的话,我并没有当回事,直接走了出去,来到大爷住的屋里,老大爷正坐在灶台前拉着风箱,锅里冒着腾腾的热气,看我进来,大爷热情的说道,快坐,我急忙又拿出一根烟来给大爷递了过去,有些尴尬的说道,大爷,您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泥巴干了别崩裂口,我们弄了几个,倒是能行,但是干了以后不结实,一捏就碎了。
大爷呵呵呵的笑了两声,说道,这很简单呀,来,你跟我来,说着,老大爷带着我走了出去,来到西墙边的墙底下停了下来,然后找了找,在墙的一个缝隙里掏出一团头发来,拿在手里看了看递给我说道,你把这些头发和到泥巴里面去,然后使劲揉匀,保证它干了,绝对不会有裂口。
我拿在手里看了看这团头发,笑着问道,大爷,这头发是您剃下来的吗?大爷笑着说道,是啊,每次剃了头我都会塞到墙角里面,有时候修补灶台也用得上。
我笑着点点头,说道,我懂您的意思了,就和我们和泥时放的草节是一个意思,您说是不是?大爷笑着点点头,说道,赶紧去吧,一会儿天就黑了。我也没再犹豫,拿着头发就跑回了屋里,然后笑着对大嘴说道,你把这些头发和到泥巴里面去,大嘴抬起头来,斜着眼看了我一眼,有些嫌弃的说道,这脏兮兮的,行不行呀?我白了他一眼,说道,保证没问题,赶紧弄,一会还要回二叔家吃饭呢。
大嘴却是说道,你们去吧,我一会儿买上几袋方便面吃一口就行了,石头也急忙说道,你们去吧,我回家吃。我笑着看着他问道,房子收拾好了,石头笑着点点头,说道,就和了点泥巴,把那些缝隙堵了堵,等明年夏天回来再弄吧!我点点头没再说话。
尽管大嘴一脸嫌弃,但还是卖力的揉着和着头发的泥巴,一边揉一边摔打,很快,泥巴也泛出一阵淡淡的光泽,然后拿出电光炮来,先在炮上裹了一层薄薄的塑料纸,外头再用泥巴裹上,捏成大拇指粗细,再一次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炉盖子上,我连忙提醒道,炉子那么旺,放在上面危险,石头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说道,不放在上面,明天也干不了,没事,这次我注意点。
他一边捏一边说道,老大,你说再在泥巴外头多粘一些铁砂子,你说炸开以后,它的威力大不大?我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可别胡闹,万一没有发射出去,在手里炸了就完蛋了,你可别小看这么小的炮,炸别的不行,炸人一炸一个不吱声。大嘴抬起头来,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也是,那就算了,我还准备捏几个粘铁砂的炸一些麻雀吃呢。
我又嘱咐了他几遍,让他小心放在炉子上的炮,可别再炸了。然后看了看表说道,你不去的话,我和沈烨就先走了,方便面就在背包里,你饿了自己吃就行,大嘴头也没抬的说道,行,你们快去吧!
从大队出来,我们直接去了二叔家,当我们一进门的时候,一股蒸莜面的味道扑面而来,其中还混杂着酸菜炖羊肉的香味,我扭头看了看沈烨,脸上不禁露出一个微笑。
莜面,在山西大同与内蒙一带是一种很常见的家庭主食。当然,莜面的吃法也很多,比如,莜面,莜面窝窝,莜面顿顿,莜面鱼鱼,莜面饺子等等,可以说种类相当丰富。在我看来,山西很多地方和内蒙大多数生活方式几乎是一致的,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连方言都一模一样。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二叔,他却是这样说,当年在走西口的时候,大多数山西人走到了内蒙,所以大多数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太大改变。
如今大同的旅游业也逐渐旺盛起来,索性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当地的一些美食吧!万一大家有时间来大同玩的时候,看到一些没见过的食物,起码知道该怎样食用。
在大同一带,很多的食物人们都习惯蘸着吃,就像涮火锅蘸芝麻酱一个意思,比如说,大同黄糕,莜面,山药鱼鱼,磨擦擦,等,几乎都是一个吃法,必须要有蘸料,或者说烩菜。
而莜面又分为很多种类,莜面就是把莜面搓成细细的面条再蒸熟,野蘑菇炖羊肉做的蘸料为上品,吃起来口感细腻爽滑,鲜香无比,令人回味无穷。尤其莜面作为一种高寒食物,它的热量并不高,是一种很好的粗粮,经常吃对身体有很大好处。
而莜面窝窝的吃法与莜面相同,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过虽然是同一种食物,但做法却有很大差别,所以吃起来的口感也有较大差异,至于说哪一个更好吃,这就因人而异了。当然,吃莜面的蘸料有很多种,比如说猪肉酸菜,凉拌水萝卜,黄瓜丝都可以,对于喜欢的来说都好吃。
再说说大同的黄糕,我想有很多朋友在手机上也看过大同人吃黄糕的视频,大家千万不要学他们那样吃,一口很大一块,再整个吞下。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就连我也不会那样吃,先不说对身体是否健康,但一般人真的是咽不下去,黄糕的黏性很大,若是吃不惯的人,真的难以下咽。可这种美食在当地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种好东西,尤其对60,70,80后这群人来说。但对于其他地方的人却算不上是一种多么好吃的东西了。
而我最喜欢吃法是用猪肉,土豆,豆腐,熬成的大烩菜来蘸糕吃,而我最喜欢吃的烩菜是土豆一定要绵软烂,汤汁一定要浓稠,然后夹一筷子黄糕进去,再把糕夹成麻将般大小的小块,在烩菜里蘸一下,让糕的全身都裹满黏糊的汤汁,再放进嘴里嚼几下快速咽下。就是现在想起来也直流口水。
有很多人喜欢在烩菜里放上粉条,可在我看来,放上粉条就把糕原本的香味破坏了,所以我不建议吃糕的烩菜里放粉条。这种吃法就叫“白糕”,有的地方也叫“面席糕”。再普通一点的也可以叫“肉泡糕”。
在我年轻的时候,由于肚子里没有什么油水,吃糕的方法就更是粗犷了,就是猪肉烩豆腐,一起放在锅里熬煮上四五十分钟,然后用来蘸糕吃,这种吃法绝对算的上是上品,也是当地人常说的“肉泡糕”。
不过当时的猪肉与现在的猪肉有所不同,那时的猪是本地黑猪,起码要养八九个月以上,所以这种猪肉吃起来也是特别的香,是现在的猪肉无法可比的。当然,这种菜不管蘸啥都美味无比!尤其是山药鱼鱼,更是绝配。
而黄糕还有另一种吃法,那就是大同很有名的油炸糕,油炸糕就是在黄糕的里面包上用本地红豆熬成的豆沙馅,当然还可以包红糖,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一种菜馅儿糕,菜馅糕,就是在糕的里面包上用土豆,白菜做成的素馅,然后在经过菜籽油或者是胡麻油一炸,成品外表金黄香脆,里面软糯香甜,炸糕在本地算得上是最高档的一种食物,不管是婚丧嫁娶或者是家里动工请客,都必须是要上桌的一种食物。若是朋友们来了大同游玩,油炸糕值得您一试。
当然,来了大同除了刀削面,一定要尝试一下黄糕和莜面。当然,大同还有很多美食,这里暂且就不多做介绍了。回到我们的故事当中里来。
等我们进了家门,饭桌已放在了炕上,在饭桌底下还放了几个碗和几双筷子,二叔微闭着双眼半靠在炕头上,见我们进来,立马笑着坐了起来,说道,饿了吧,快上炕吃饭吧!不是还有一个小后生吗?哪去了?我连忙笑着说道,他晚上有事,过不来了。咱们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