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在冰原上缓缓流淌,陈沐阳将最后几片风干的雪雁肉仔细裹进桦树皮。背包侧袋里,用火山浮石磨制的滤水器与雪莲干草药整齐排列,这些雪原求生的智慧结晶即将成为新旅程的依仗。陈景行蹲在临时营地中央,用陨铁匕首将剩余的驯鹿油脂刮入陶罐——低温下凝固的油脂表面泛着琥珀色光泽,是绝佳的火种助燃剂。
\"该和雪原告别了。\"陈景行擦拭着匕首上的冰霜,目光扫过岩壁上用炭灰绘制的简易星图。这是他们在暴风雪夜躲避时,根据北极星偏移轨迹测算出的方位图。父子俩默契地开始拆除营地,将石块复位,雪坑填平,所有痕迹被新飘落的雪花悄然覆盖——这是他们在雪原习得的生存准则:不留下任何会破坏生态的印记。
早餐是雪原最后的盛宴。陈沐阳将储存的云莓干与燕麦粉混合,加入融化的雪水熬成浓稠的糊粥。他特意在粥面撒上研磨的杜松子与地衣碎末,酸甜辛香在寒雾中氤氲开来。陈景行则用铁镐烧热石块,将最后的雷鸟肉炙烤至金黄,油脂滴落在雪地上,发出滋滋声响。\"在热带雨林,这样的明火烤肉恐怕成了奢望。\"他撕下焦香的肉条,语气中带着对未知的期待。
收拾行囊时,陈沐阳取出贴身收藏的\"天空之泪\"。这块从沙漠绿洲偶然获得的神秘陨石,此刻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微光。父子俩早已发现,当陨石接触特定材质或处于极端温差环境时,会产生奇异的震动。他们将陨石放入用驯鹿皮特制的缓冲袋,又用火山浮石粉末填充四周——这种既能隔热又能减震的材料,或许能触发陨石的特殊属性。
正午时分,太阳高悬天空。陈景行将所有工具仔细检查:青铜冰镐重新加固了手柄,兽骨箭头涂抹了用云莓汁与地衣调制的防腐层。陈沐阳则在背包内侧缝制了防水夹层,将记录着雪原生存知识的桦树皮笔记本用油纸层层包裹。\"不知道热带雨林里,这些知识能派上多少用场。\"他抚摸着笔记本上用驯鹿筋装订的针脚,思绪已经飘向潮湿闷热的丛林。
启程前,父子俩最后一次巡视雪原。远处冰峰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脚下的积雪发出细碎的嘎吱声。陈景行突然驻足,指着冰面上奇特的冰花:\"看这些羽毛状结晶,这是温度骤降的征兆。也许老天在提醒我们,该离开了。\"他从行囊取出用苔藓与兽皮制作的信号火炬,这是他们在雪原遭遇暴风雪时发明的求生工具。
当暮色浸染冰原,父子俩在一处背风的冰碓下搭建临时营地。陈景行将收集的驯鹿油脂涂抹在火炬上,陈沐阳则用干燥的地衣与桦树皮屑制作引火物。\"三、二、一!\"随着铁镐与燧石碰撞出火星,火炬瞬间腾起两米高的火焰。炽热的温度与极寒空气相遇,在火炬周围形成诡异的雾气漩涡。
陈沐阳迅速取出\"天空之泪\",将其置于火焰与冰面的交界处。陨石表面的蓝光骤然增强,与火焰的橙红交织成流动的光带。\"抓紧我!\"陈景行大喊着拽住儿子,地面突然传来剧烈震动,四周的冰雪开始逆向旋转。在刺眼的强光中,父子俩感觉身体被无形的力量拉扯,耳边响起呼啸的风声,仿佛整个雪原都在脚下崩塌。
当光芒消散,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陈沐阳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腐烂的落叶堆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藤蔓与巨树,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斑。陈景行警惕地握紧陨铁短剑,劈开面前纠缠的荆棘:\"小心瘴气。\"他指着不远处蒸腾的雾气,那些白色的水汽中隐约漂浮着细小的黑色颗粒。
他们在一棵巨大的榕树下暂作休整。陈沐阳从背包取出用雪雁羽毛制作的简易滤网,将水壶里残留的雪水过滤后饮用——这是在雪原养成的习惯,任何水源都必须经过处理。陈景行则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树干上生长着灰绿色的苔藓:\"这种苔藓在潮湿环境中会分泌酸性物质,也许能用来处理伤口。\"
夜幕降临时,父子俩用随身的藤条与树枝搭建简易吊床。陈沐阳想起在雪原学到的防兽技巧,将采集的驱虫植物碾碎,涂抹在吊床四周。\"不知道这里的野兽怕不怕这个。\"他举起用桦树皮制作的火把,火焰驱散了部分蚊虫,却也照亮了远处闪烁的绿色光点——那是某种夜行生物的眼睛。
睡前,陈景行取出在雪原绘制的生存图谱,在月光下仔细标注新发现。热带雨林的空气里弥漫着陌生的气息,腐殖质的腥甜混合着植物的清香,与雪原的凛冽形成鲜明对比。\"明天开始,要重新学习这里的生存法则了。\"他合上桦树皮笔记本,望着树冠缝隙中隐约可见的星空。而此刻,\"天空之泪\"在陈沐阳怀中微微发烫,仿佛在预示着新的冒险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