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的一支军队,生产装备需要几个月,准备战争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可真正发挥作用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而决定性战斗可能只有十分钟。
赵大海和牛野将两支军队所有的武装蒸汽装甲拖拉机合二为一,总共凑齐了大约七十台武装蒸汽装甲车。
1822年4月末,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
牛野和赵大站在高地北侧的观察哨上,两人的蓝色军大衣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眯起眼睛,望向东南方向那片被晨曦染成琥珀色的平原。
那里,军事历史将要被重新书写。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赵大海的副官快步上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他指向远方,蒸汽装甲大队已经就位。
赵大缓缓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质怀表。表盖上雕刻着马祖军的龙徽,指针指向清晨五点四十分。他深吸一口气,胸腔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期待、紧张,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使命感。
赵大看向牛野,牛野点点头!
敲响战鼓,让信号兵升起红旗。赵大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三秒后,群鼓擂动,低沉的鼓声震动大地,观察哨顶端的信号旗手猛地拉动绳索。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晨风中舒展,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
远处的平原上,立刻传来一连串尖锐的汽笛声,那是蒸汽机高压排气时特有的啸叫。
牛野的双筒望远镜镜片上,倒映出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
七十个黑漆漆的钢铁巨兽正缓缓爬出壕沟,喷吐着黑烟,缓缓向前推进,宛如一群从地狱中走出的机械巨兽。这些庞然大物每一台都宽近三米,长约六米,高逾两米半,通体覆盖着厚重的铆接钢板,表面反射着晨光,如同流动的金属河流。
上帝啊...,美军阵地上,罗伯特中校面色惨白,不由自主地喃喃道,他的声音被八百米开外,七十台蒸汽装甲车如同海潮般的汽笛声淹没。
这些蒸汽装甲车是中华国军工部的心血结晶。每一台都装备了一台双缸高压蒸汽机,驱动前轮上的铁质履带系统前进。
普通装甲车的车体前方有两个射击孔,车身两侧各有三个射击孔。
特制的装甲车,上方安装了一门带装甲防卫六管转管机枪,左右两侧还有各两个射击孔。
最令人畏惧的是它们正面那层倾斜45度的复合装甲,由钢片层层叠加的十厘米钢板层,如同龙鳞,据说能够抵御12磅炮弹的直接命中。
炮击三点五公里的正面。牛野放下望远镜,吹响长号,升起炮兵信号旗,告诉炮兵指挥官,开始第一轮极速火力准备。
在新奥尔良城南的密西西比河防线上,美军第12步兵团的威廉·霍华德上尉正揉着惺忪的睡眼,靠在一座临时搭建的沙袋掩体后。凌晨的巡逻让他疲惫不堪,他本以为今天不过是又一个平静的日子。
上尉!上尉!您必须来看看这个!一名年轻的列兵跌跌撞撞地跑来,脸上写满了惊恐。
霍华德皱眉站起身,拍了拍军装上的尘土:冷静点,士兵。什么事值得你这样大呼小叫?
长官,东方的平原上...那些...那些怪物!列兵气喘吁吁地指向远方,声音几乎变了调。
霍华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顿时如遭雷击。晨雾中,一片黑压压的钢铁巨兽正缓缓逼近,每一台都像是从噩梦中走出的机械怪物。它们排成整齐的队列,间距精确得可怕,如同棋盘上精心布置的棋子。
我的上帝霍华德感到一阵眩晕,他扶住掩体的沙袋才没有倒下,那是什么鬼东西?
蒸汽机车,长官。旁边一位年长的中士面色苍白,我...我在波士顿的博览会上见过模型。但那些只是农具!这些...这些是真实的战争装备!
霍华德眯起眼睛,试图看清那些怪物的细节。它们移动时发出低沉的轰鸣,像是远古巨兽的咆哮。每台车前方都喷吐着白色的蒸汽,车轮碾过地面时激起一片尘土。更令人不安的是,它们顶上六管机枪炮塔,如同某种致命昆虫的复眼。
它们有多少台?霍华德努力保持声音的平稳。
不知道,看不到边。。。长官。列兵结结巴巴地回答,它们后面还有步兵!
霍华德的目光越过装甲车队,看到了更令他心惊胆战的一幕:数千名穿着灰色制服的士兵正紧随其后,部队跟在装甲车后面移动,如同七十条长龙。
天边发出低沉的“呜”声,如同神灵的吟唱,那是妈祖军成片的牛角长号声响起,而在更远的地方,地平线上升起了一团团白烟,那是炮兵阵地,而且规模惊人。
全体注意!霍华德的声音几乎嘶哑,躲进战壕,炮弹来了!
新奥尔良外围的美军战壕防线绵延近三公里,由土木工事、木质拒马构成。后方防线上密布着散兵坑、炮兵掩体,是美军南方军团司令詹姆斯·威尔逊将军精心设计的防御体系。然而,即使是这位以固执着称的将军,也从未想象过会有如此规模的钢铁怪物向他发起冲锋。
报告将军!攻击,敌人攻击开始了!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冲进指挥所,不停叫喊,敌军...敌军装甲部队正在接近!数量惊人!
詹姆斯·威尔逊将军缓缓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走到后方高地的帐篷外,透过单筒望远镜望向远方。起初,他以为那只是一片森林在晨雾中移动,直到他看清了那些旋转的机枪塔。
我的上帝...威尔逊将军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那是什么鬼东西?
将军,据观察哨判断,是某种装甲战车。副官颤抖着回答,数量约七十台,后面还有步兵和炮兵支援。
威尔逊的望远镜镜片上,倒映着那令人窒息的画面,钢铁巨兽们排成整齐的队列,间距精确地保持着五十米,如同某种可怕的机械蝗虫群。它们移动时发出的轰鸣声在这里也已经清晰可闻,像是远处雷鸣的预兆。
命令所有炮兵就位!威尔逊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准备迎击!告诉工兵,激活所有陷阱和地雷!
开火!
随着牛野将军一声令下,隐藏在战线后方四百门迫击炮和六十门95毫米步兵炮同时喷吐出炽热的火舌。炮弹划破晨空,发出尖锐的啸叫声,然后如雨点般砸向美军防线。
轰!轰!轰!
一连串爆炸声在新奥尔良外围的防线上炸开,泥土、木屑和铁丝网被炸上半空。美军的战壕瞬间被烟雾和火焰笼罩,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处躲避。
继续射击!保持压制!炮兵指挥的声音因兴奋而嘶哑。
六十毫米迫击炮,它们成群在开火,蔚为壮观,迫击炮装填速度极快,四百门迫击炮和五十门95毫米步兵炮在短短三分钟内倾泻了8000千发炮弹,将美军的前沿防线变成了一片火海。
将军,装甲部队已经进入冲击位置!副官跑来报告。
赵大再次举起望远镜。透过弥漫的硝烟,他看到那些钢铁巨兽已经加速至每小时八公里的速度。
对于重达十五吨的蒸汽装甲车来说,这已经是惊人的速度了。它们喷吐着白色的蒸汽,履带碾过被炮弹炸松的土地,坚定地向前推进。
告诉所有装甲车指挥官,保持队形!赵大下令道,发灯语,第一波冲击后,不要停,以最快的速度,给老子越过第二层防线。
上帝啊...它们来了!它们真的来了!
新奥尔良防线上,美军士兵们惊恐地看着那些钢铁怪物穿越炮火,毫发无损地逼近。12磅步兵炮弹在它们厚重的装甲上炸开,只留下浅浅的凹痕,子弹打在倾斜的钢板上,溅起一串串火星。
它们是魔鬼制造的!一名年轻的列兵尖叫着,手中的步枪不停颤抖。
第一排装甲车已经逼近到距离防线两百米的距离。突然,它们的旋转机枪塔开始转动,伴随着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十二挺12毫米口径的转管机枪同时开火。
哒哒哒哒哒!
密集的弹雨如同一张死亡之网,瞬间覆盖了美军的战壕。子弹穿透沙袋、木板和人体,将血肉之躯撕成碎片。防线上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声,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
稳住!稳住阵线!霍华德上尉声嘶力竭地吼叫着,但他自己的声音也被机枪的轰鸣声淹没。
一辆装甲车冲到战壕边缘,有士兵从装甲车的侧面窗口,扔出数枚进攻手雷,直接扔进战壕内部爆炸。泥土和血肉被炸飞到空中,随后落下,混杂着残肢断臂。
它们...它们是钢铁恶魔!一名美军中士崩溃地喊道,扔下步枪转身就跑。
将军!美军防线开始崩溃了!牛野一直端着望远镜,他低声道。
赵大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战场中央,那里,几台装甲车已经突破了美军的第一道战壕,正在向纵深推进。两侧更多的装甲车正在跟进,它们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洪流。
他们顶不住!牛野下令道,命令迫击炮兵快速跟进,随同坦克集群前移,必要的时候提供火力支援。
新奥尔良的天空被硝烟和火焰染成了暗红色。美军的抵抗虽然激烈,但在这些钢铁巨兽面前显得如此脆弱。装甲车的12磅炮和加特林机枪编织成一张死亡之网,将一切敢于阻挡它们的力量撕碎。
钢铁...钢铁海潮...威尔逊将军站在指挥所里,脸色苍白如纸。他看着地图上不断被红色标记覆盖的区域,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他面对的不仅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将军,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副官颤抖着问道。
威尔逊沉默了许久,最后缓缓说道:下令撤退...向新奥尔良城区撤退...我们需要重组防线...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密西西比河面上时,新奥尔良的外围防线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七十个钢铁巨兽停泊在战壕边缘,它们装甲上布满了弹痕,却依然屹立不倒。
牛野站在一辆装甲车的顶部,眺望着这片被征服的土地。他的身旁,军官们正兴奋地记录着战况。
牛野,我们击溃了美军三个步兵团,摧毁了他们至少一半的火炮。赵大很激动,声音因兴奋而提高,还记得蛮牛角战术吗?牛野,这就是一群陆地上的蛮牛,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冲阵!
牛野点了点头,目光却投向更远的地方。他知道,今天不仅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蒸汽与钢铁的力量,已经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记录下来,牛野对着自己的副官缓缓说道,1822年4月30日,新奥尔良战役。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装甲集群作战。
他突然开始重视蒸汽装甲车了。
是的,虽然这玩意还不怎么靠谱,整个战役里有6台出现了故障。
但。。。只要越过去,只要步兵进入壕沟,美军的防线就全部完蛋。
美军埋设了地雷,但那些玩意是针对步兵的,威力太小,轰不断锰钢履带。
停止前进的蒸汽装甲车,最大的问题来自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机械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管退式步兵炮的研发,要摆上台面了,哪怕是不可旋转的炮塔,哪怕是利用履带旋转调整角度的装甲大炮,要开始搞起来。
新奥尔良河畔的临时指挥部内,美军指挥官眉头紧锁。妈祖军近期获得了一种可怕的武器,一种由蒸汽机驱动、覆盖厚重铁甲的装甲车,据前线斥候报告,这种钢铁巨兽不仅能抵御普通枪弹,更能凭借其履带与蒸汽动力轻易碾过壕沟与木头路障,突破传统防线。
不能再等了。卡特上校对副官低声说道,我们必须立刻将情报送回华盛顿。他指向密西西比河的方向,沿河北上,绕过敌军控制的东路,务必亲手将消息交给陆军部。
副官接过密封的文件袋,里面详细描绘了这种装甲车的构造:其外壳由铁板制成,仅留几处窄缝供枪管伸出;装有巨型铁轮驱动的钢铁履带与蒸汽锅炉,行驶时烟囱喷吐浓烟,轰鸣声数里可闻。最致命的是,它能在坑洼地中推进,传统炮火和枪械对其几乎无效。
告诉总统和将军们,卡特上校的声音沉重,若不尽快研发反制手段,我们的防线将如纸糊一般,美军不堪一击。
当夜,一艘轻帆船载着信使悄然驶离新奥尔良,快速逆流而上,他们绕道北部,在转向东部,通过驿站,这个消息将日夜不停的奔波,直到送往华盛顿陆军部和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