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规则由营部直接下达,简单、粗暴,带着孟时序一贯的“狂野”“务实”风格。
这是一场无差别混战,规则只有三条:
一、 目标:
七十二小时内,找到并“摧毁”代号“狼牙”的移动指挥部。
指挥部由营长孟时序、连长沈墨及少量警卫力量组成,行踪不定,防御等级未知。
二、 规则:
1. 无限制对抗:
演习区域内,所有单位互为“敌军”。遭遇即刻开火,模拟系统判定被击中要害者,立即“阵亡”退出演习。
2. 生存至上:
各排需自行解决野外生存问题,指挥部不提供任何补给。
食物、水源、隐蔽点,全部自行获取。
3. 情报悬赏:
指挥部会通过不定时、不定向的加密频道,释放关于“狼牙”指挥部可能位置的碎片化情报,同时也可能释放虚假信息。
能否捕获并破译,各凭本事。
三、 胜败:
七十二小时后,唯一一支尚有存活人员、并成功找到“狼牙”指挥部,且攻占成功的排,为唯一胜者。
失败也有代价。
未能“存活”至最后的排,全员在演习结束后承担营区下个月的所有基础勤务,包括但不限于打扫全营厕所、帮厨、站夜岗等。
而最终完成“斩首”的排,将获得为期三天的全体休整假期,以及下一次重大演习的优先任务选择权。
规则宣读完毕,整个营地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与兴奋的肃杀之气。
这已不仅仅是寻找和摧毁,更像是一场为了生存和荣耀的残酷狩猎。各排之间短暂的同盟可能瞬间瓦解,信任成为最奢侈的东西。
孟时序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这里没有安全区,要么成为猎人,要么成为猎物。
实战演练的紧急命令在凌晨时分骤然下达,尖锐的哨声撕裂了营地黎明前的寂静。
浓雾尚未散去,连绵的群山已被划定为代号“炼狱”的演习区域。
各排仅携带基础生存装备和一套标定“伤亡”状态的模拟交战系统,以排为单位,在浓雾掩护下,如水滴渗入沙地般迅速分散,悄无声息地潜入危机四伏的山地密林深处。
营部临时指挥所,巨大的沙盘上开始插满代表各排动态的旗标。
孟时序站在沙盘前,目光沉沉地落在代表木兰排的那枚蓝色旗标上。
她们正朝着地形最复杂、最容易遭遇伏击、但也最可能出其不意的东南区域行进。
“怎么,担心了?”
沈墨端着茶杯晃过来,顺着他的视线瞥了一眼。
“放心,我‘特意’把最复杂、最容易遭遇伏击的路线‘暗示’给了她们……尤其是你的苏排长。”
孟时序面无表情地拨开沙盘上一枚代表天然屏障的标识,声音冷硬如铁,带着一丝近乎残酷的期待:
“战场不会因为性别而降低难度,敌人更不会手下留情。想去看星辰大海,就得先有本事从这人间炼狱里爬出去。”
沈墨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吹了吹茶杯上氤氲的热气:
“你啊,就继续嘴硬吧。”
“规则可写得明明白白,无限制对抗。以木兰排现在的关注度,再加上她们是人数最少的排,装备也不占优。
“她们现在就是所有饿狼眼里最肥美、也最好下口的那块肉。真正的众矢之的。”
他顿了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用杯盖轻轻拨弄着茶叶,状似无意地补充道:
“不过话说回来,老孟,你那小排长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别忘了,人家是国防科大的高材生,玩技术出身的。”
“咱们指挥部的通讯和侦察体系,在她眼里恐怕就跟透明的一样。你就不怕她给你来个技术奇袭,比如……让你哪块区域的雷达突然‘瞎’上一会儿?”
孟时序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冰冷的自信:
“求之不得。”
“我布下的每一道防线,设下的每一个陷阱,就是为了筛出真正的强者。她若真有本事‘致盲’我的雷达……”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枚蓝色旗标上,仿佛能穿透沙盘,看到密林中那个身影。
“那就让她来试试。正好让我看看,是她那根‘矛’更锋利,还是我手里这面‘盾’更坚固。”
指挥帐内只剩下电台断续的电流声,和沙盘上那枚缓缓移动的蓝色旗标。
“苏婉宁。”
他在心里默念,却又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惦念。
“你选了一条最艰难的路。要么带着你的兵杀出重围,要么……成为炮灰。”
他知道她足够优秀,足够坚韧,可这一刻,他宁愿她选择一条更稳妥的路线。
“完成任务固然重要,但更要……平安归来啊。”
这声叹息,最终只无声地沉淀在他的心底。
密林深处,一处背靠岩壁的山坳为木兰排提供了绝佳的隐蔽。
十位女兵借着斑驳的树影围坐一圈,中间摊开着等高线地图,和容易凭借着惊人记忆力绘制的雷达覆盖示意图。
那是她们在报告会间隙,与师部作训参谋交谈时,从话里推导出的布防点位后,凭借记忆精准复现的。
“姐妹们。”
苏婉宁压低声音。
“我们人少,硬拼就是送死。想要赢,必须出奇招。我的方案是,分三步走。”
她伸出第一根手指,语气笃定:
“第一步,。掐掉指挥部的。”
童锦立刻俯身,指尖精准地点在示意图上三个雷达符号的交汇区:
“指挥部的三部机动雷达采用的是交替扫描模式,它们为了数据融合,在L波段有一个短暂的数据同步窗口,每次持续约1.2秒。”
她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
“我和排长计算过,只要在这个时间窗口内,在这个点位——”
她的指尖精准落在某个坐标点上:
“发射特定频率的低功率干扰信号,就能让雷达信号处理单元暂时过载。会出现十分钟左右的窗口期,让指挥部看不清这个区域的动向。”
苏婉宁接过话头进行补充:
“此方案利用了现役雷达滤波器组的固有缺陷,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发射时机和频率。童锦负责信号生成与控制,我负责天线布设和功率调控。”
她拍了拍身边经过伪装的设备箱:
“这套微型定向干扰器是我们自己组装的,体积小、能耗低,正好适合。这十分钟的,就是我们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女兵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她们或许不完全理解那些技术术语,但排长和童锦眼神中的笃定,给了她们十足的信心。
第一步,“致盲”,已然就绪。
苏婉宁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步,‘清场’。陆续利用有利地形和各种条件,淘汰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