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疾驰三时辰,凌云鹤终于抵达府城。城门处早已有人等候,为首的是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宦官,见凌云鹤到来,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咱家奉陛下旨意,特来迎接凌先生。钦差大人已在府衙等候,另有要事相商。”
凌云鹤翻身下马,颔首道:“有劳公公带路。”
随宦官穿过繁华的府城街巷,抵达府衙。府衙内戒备森严,锦衣卫与东厂番子分列两侧,气氛肃穆。正堂之上,端坐着一名中年官员,身着蟒纹官袍,面容威严,正是此次的钦差——兵部尚书余子俊。
“凌先生一路辛苦,快快请坐。”余子俊起身相迎,神色凝重,“陛下已将‘烛龙’案的前因后果告知于我,尚铭叛逃,清风镇遭劫,先生力挽狂澜,实乃大功一件。”
“余大人过誉了,未能擒获尚铭,乃臣之过。”凌云鹤拱手落座,“不知大人带来了何种重要线索?”
余子俊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予凌云鹤:“这是陛下从东厂密档中查出的线索。尚铭早年曾在西南边境任职,与当地土司交往甚密,而那土司正是‘烛龙’组织在西南的联络人。据密报,尚铭逃遁的目的地,正是西南边境的黑风寨。”
“黑风寨?”凌云鹤眉头紧锁,“听闻此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寨主黑风大王武艺高强,手下有数千悍匪,且与瓦剌暗中勾结,是西南边境的一大隐患。”
“不错。”余子俊点头,“陛下已下令,命我率五千大军,与先生汇合,一同前往黑风寨,围剿尚铭与‘烛龙’残党,务必将其一网打尽!”
“多谢陛下信任,多谢余大人相助!”凌云鹤心中一喜,有了大军支援,围剿黑风寨便有了十足的把握。
“凌先生不必客气,为国分忧,乃臣之本分。”余子俊沉声道,“大军已在府城外集结,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前往黑风寨。”
次日一早,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府城出发,向西南边境的黑风寨进发。凌云鹤与余子俊并肩而行,裴远与汪直也率领锦衣卫与西厂番子赶来汇合,队伍气势如虹。
黑风寨位于西南边境的黑风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崎岖,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通往山寨大门。山寨大门由坚硬的巨石打造,高达数丈,上面布满了箭楼与滚石机关,防守极为严密。
大军抵达黑风山下,余子俊下令安营扎寨,休整待命。凌云鹤与裴远、汪直一同登上附近的山头,观察山寨的布局。
“黑风寨地势险要,硬攻伤亡必定惨重。”裴远皱了皱眉,“我们必须想办法智取。”
凌云鹤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山道旁的一处密林:“那片密林可以藏兵,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从密林潜入山寨后方,发动突袭,同时正面大军发起猛攻,前后夹击,必能攻破山寨。”
“好计策!”余子俊赞道,“凌先生,此事便交由你与裴将军、汪督主负责。我率大军在正面牵制,你们率两千精锐,从密林潜入,伺机而动。”
“是!”三人齐声应道。
当晚,夜色如墨,凌云鹤率领两千精锐,悄悄潜入山道旁的密林。密林之中,荆棘丛生,蚊虫叮咬,但将士们毫无怨言,默默前行。凌晨时分,队伍终于抵达山寨后方的悬崖之下。
悬崖高达数十丈,陡峭异常,但这难不倒训练有素的锦衣卫与西厂番子。他们携带绳索,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爬。裴远一马当先,很快便爬上悬崖,杀死了几名巡逻的悍匪,为后续队伍开辟了道路。
队伍顺利登上悬崖,潜入山寨后方。此时,山寨内的悍匪们还在熟睡,毫无防备。凌云鹤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山寨,发起突袭。
“杀!”喊杀声震天,悍匪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拿起兵刃,仓促应战。但他们毫无防备,很快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正面战场上,余子俊也率领大军发起了猛攻。火炮轰鸣,箭矢如雨,山寨大门被轰开一道缺口。悍匪们腹背受敌,士气大跌,纷纷溃散。
尚铭与黑风大王正在聚义厅饮酒作乐,听闻山寨被袭,脸色大变。“怎么回事?明军怎么会突然杀到?”
“大人,不好了!明军从正面与后方同时发起进攻,我们抵挡不住了!”一名悍匪慌张地跑来禀报。
“废物!”黑风大王怒喝一声,提起一把开山斧,“跟我冲出去!”
尚铭也拔出短匕,紧随其后。两人率领数百名亲信悍匪,试图从山寨后门突围。但他们刚冲到后门,便遇到了等候在此的凌云鹤与裴远。
“尚铭,黑风大王,你们的死期到了!”凌云鹤怒喝一声,手中玉骨扇一挥,扇骨内的银针射向两人。
尚铭与黑风大王连忙闪避,黑风大王手持开山斧,直取凌云鹤:“黄毛小子,休得猖狂!”
凌云鹤从容应对,玉骨扇与开山斧碰撞,火花四溅。裴远则手持长剑,与尚铭展开激战。汪直也率领西厂番子赶来,加入战斗。
黑风大王虽然力大无穷,但凌云鹤的扇法精妙绝伦,招招直指要害,他渐渐落入下风。凌云鹤抓住一个破绽,扇柄重重砸在黑风大王的后脑,黑风大王闷哼一声,倒在地上,被锦衣卫当场擒获。
尚铭见状,心中大惊,想要逃跑,但裴远早已缠住他,长剑如影随形,让他无法脱身。激战中,裴远一剑刺穿了尚铭的肩膀,尚铭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尚铭,你勾结逆贼,背叛朝廷,残害忠良,今日,我便代表大明百姓,将你绳之以法!”裴远长剑直指尚铭的咽喉。
尚铭躺在地上,挣扎着,怒吼着:“我不甘心!我尚铭一生,权倾朝野,怎么会败在你们这些人手里!”
他突然猛地张口,想要咬碎口中毒囊,但凌云鹤早有防备,一把捏住他的下巴,让他无法得逞。“尚铭,你作恶多端,罪该万死,岂能让你如此轻易死去?你必须活着接受朝廷的审判,为你的罪行付出代价!”
尚铭被擒,黑风寨的悍匪们见状,纷纷放下兵刃,束手就擒。这场围剿战,大获全胜。
凌云鹤率领众人,押着尚铭、黑风大王以及被俘的悍匪,返回府城。余子俊率领大军,随后跟进。
府城内,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手中拿着鲜花与锦旗,高喊着“大明万岁”“凌大人万岁”的口号,眼中满是感激与崇敬。
凌云鹤骑在马背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这场持续数年的“烛龙”案,终于在今日,彻底画上了句号。朱宸渊伏诛,尚铭被擒,“烛龙”组织的残党被一网打尽,大明江山重归安宁。
回到府衙,余子俊立刻写密信,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向宪宗皇帝禀报围剿大捷的消息。凌云鹤则下令,将尚铭、黑风大王等人关进大牢,严加看管,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发落。
数日后,京城传来圣旨。宪宗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将尚铭、黑风大王等人押解回京,凌迟处死,诛灭三族。其余被俘的悍匪,区别对待,罪大恶极者斩首示众,其余人则发配边疆,充军赎罪。
同时,皇帝下旨,嘉奖凌云鹤、余子俊、裴远、汪直等人的功勋。凌云鹤被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余子俊加官进爵,封为太子太保;裴远封为“镇国将军”,赏黄金千两;汪直封为“东厂掌印太监”,总领东厂事务。
旨意下达之日,府城内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大明江山重归安宁。凌云鹤站在府衙的高台上,看着下方欢庆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但他也明白,这并不是结束。江湖之上,依旧隐藏着许多阴谋与罪恶,大明江山的安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府城的街道上,将整个府城染成一片金色。凌云鹤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的天空,眼神坚定。他的故事,将成为一段传奇,在大明的历史长河中,永远流传。而他,也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初心,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天下百姓。
只是,当他转身看向关押尚铭的大牢方向时,心中突然掠过一丝异样——尚铭被擒时,眼中那抹不甘与疯狂背后,似乎还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诡异笑意。这笑意,让凌云鹤隐隐觉得,事情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