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星者号”拖着疲惫的舰体,如同穿越了漫长噩梦的旅人,终于抵达了议会势力范围内的安全哨站。早已接到通知的医疗和科研团队立刻接管了后续事宜。
冷月璃和赵明宇等人接受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主要是清除可能残留的规则惰化污染和精神冲击影响。而那枚至关重要的暗金水晶,则被第一时间送往议会科学院最高级别的隔绝分析实验室,由青霖长老、泽拉肯、奥米卡等顶尖专家联合主导研究。
陆凡在“源初之愈”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检查和治疗。他因远程链接和精神冲击导致的反噬比预想的更严重,道基上刚刚被“生灭源息”滋养出的些许韧性再次受损,灵魂层面的疲惫感如同附骨之疽。但令青帝苑医官们惊讶的是,在他道基的最核心处,似乎多了一点极其微小的、散发着温暖金光的“种子”,正是这点“种子”,顽强地维系着他最后一线生机,并似乎在缓慢地吸收着“生灭源息”的力量,进行着某种更深层次的融合与修复。
“是那枚水晶的力量残留……”陆凡在清醒时,感知着体内的变化,心中明了。那金光中蕴含的秩序与守护意蕴,与他【太初混沌印】包容万象的本质并非冲突,反而像是一种……补充和锚定,帮助他在混沌中找到了一个更稳定的“基点”。
数日后,初步的分析报告和任务总结被呈送到了最高议会。
侦察队的报告详细描述了前哨站的死寂环境、规则惰化雾、活化阴影的特性,以及最后获取水晶时遭遇的枯骨意志冲击和那惊鸿一瞥的、更深邃的黑暗存在。报告客观陈述了风险,也强调了暗金水晶展现出的、对抗“长夜”力量的独特能力。
科学院的初步分析报告则更为引人注目:
“目标物(暂定名:‘秩序之钥’或‘黎明碎片’)蕴含极其古老、高度有序的规则结构,其能量性质与已知任何文明体系迥异,倾向于概念性的‘定义’、‘守护’与‘驱散’。其对‘长夜’表征规则(惰化、侵蚀、抹除)表现出绝对克制性。”
“其内部检测到多重信息加密层,破译难度极高。目前已解析的最外层碎片信息,反复指向几个关键短语:‘永恒帷幕’、‘守望者’、‘长夜哨兵’、‘光殒纪元’。”
“该物体处于能量严重损耗状态,其内部结构存在微小但持续的不稳定迹象。强行进行深度解析或能量激发存在未知风险。”
“建议:优先进行稳化充能,尝试与已知上古遗迹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并寻找安全的信息提取方法。”
“秩序之钥”?“黎明碎片”?“守望者”?“光殒纪元”?
这些新的名词,为“长夜”与“永恒帷幕”的谜团增添了更多的拼图,却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一个隐约的、关于上古某个辉煌时代(光殒纪元?)及其守护者(守望者?),对抗某种黑暗(长夜?)并可能建立了“永恒帷幕”作为屏障的宏大故事轮廓,开始浮现在议会高层面前。
这份报告再次在议会内部引发了震动。
加尔加代表的强硬派,这次没有立刻跳出来主张军事行动。那枚水晶展现出的、对“长夜”力量的明显克制,以及报告中提到的“能量严重损耗”和“不稳定”,让他们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件强大的武器,但也是一件需要谨慎处理的、极其危险的武器。他们转而强调必须由议会牢牢掌控“秩序之钥”,并优先研究其武器化应用的可能性,以备不时之需。
青霖长老等温和派则更加关注“秩序之钥”的守护本质以及其与“摇篮”所代表的生命与寂灭平衡理念是否存在更深层的联系。他们主张应以稳化石修复为首要目标,并尝试与“灵”进行沟通,看“摇篮”的知识库中是否存在与之相关的记载。
泽拉肯代表的净火者则专注于技术层面,调动所有算力尝试破解信息加密层,并设计最稳妥的稳化充能方案。
议会的注意力,似乎暂时从“摇篮”本身,转移到了这枚新发现的“秩序之钥”上。关于“摇篮”的观测与研究按照原计划稳步推进,而关于如何处置和研究“秩序之钥”,则成为了新的博弈焦点。
陆凡在病床上,通过冷月璃的转述,了解着外界的风云变幻。他抚摸着怀中那枚似乎因为“秩序之钥”的出现而变得更加温润的“生灭源息”晶石,感受着体内那点金色“种子”与混沌符文的微妙平衡。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恢复。不仅仅是身体,更是力量。
“秩序之钥”的出现,意味着对抗“长夜”可能有了实质性的武器或钥匙。
但如何使用它?谁能使用它?
而“长夜”那边,被惊动之后,又会作何反应?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风暴正在加速酝酿。而他,绝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可能席卷整个宇宙的风暴中缺席。
他闭上眼睛,更加专注地引导着“生灭源息”与那点金色“种子”的力量,开始了新一轮、更加艰难的修复之旅。
这一次,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活下去,更是要重新掌握那股足以在未来风暴中立足的力量。
而在实验室那重重隔绝之后,那枚暗金水晶在稳化石的微弱能量滋养下,表面的符文偶尔会流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光晕,仿佛在无声地等待着什么,或者……呼唤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