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这么着急干嘛,”杨三婶摇摇头,对着杨远坤无奈地说着:“他爹和他大哥也是刚去田里,现在太阳稍微好了一点。”
听着杨三婶的话,杨远坤看了眼天上已经让人睁不开眼睛的太阳,实在看不出好在哪里了,就关心地问着:“三婶,这太阳这么大,怎么不迟点去啊?”
“不行啊,趁着现在太阳好,早点割完回来晒就没事,这鬼天气,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下大雨了,你也知道,咱们这边每年七月份都容易下大雨,”杨三婶自然也知道这个太阳很大,但还是笑着说了一句:“好在这是割稻子,田里没水,太阳再晒也能站得住。”
割稻子的时候会把田里的水全部放掉,等栽秧的时候又会把水全部放回来,这种太阳要是去栽秧,田里的水都能把人的皮肤给烫红。
“三婶,那我也先去我家那边看看,等会再过来,车子就先停在您家门口了,那里不碍事吧?”杨远坤指着院子门的车子,询问着杨三婶,刚才他还特意停在了院子旁边,没有拦住门口和大路。
“不碍事,你家房子建的真好看,村里人都问你家这房子多少钱盖的呢,现在家家也没那么穷了,那些还住着破房子的,都想着也盖一盖呢,”杨三婶笑着说了一句。
“哈哈,那还挺好,多少钱我真不知道了,是小凤管的,”杨远坤笑着摇摇头,他还真不知道房子总共花了多少钱。
跟杨三婶告别后,出了院门,顶着头顶上的大太阳,杨远坤快步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他们村子本来也并不大,走了大概三分钟就到了自家门口,现在已经跟自己刚重生回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院子的院墙砌得很高,还粉刷成了白的,跟村子常用的砖头墙看着就不一样,大门也是杨远坤之前特意要求的大铁门,从兜里掏出之前赵小凤给自己的钥匙,将铁门打开后,里面的院子也是用混凝土全部铺平了,只有靠近院墙的几个角落处留下了几块地,是用来自己种菜的,虽然已经可能也用不上。
一楼是杨远坤交代的车库和储物间,楼梯也是直接在外面,上了楼梯之后,打开了屋子的大门,就是一个很宽敞的堂屋了,他们这边对堂屋还是比较重视的,中间摆了一张新的八仙桌,靠里面的那堵墙还放了一个高橱柜,墙上挂着一幅看起来就挺廉价的画,上面就是画着一些松鼠,两边写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吉利话。
这些东西应该是赵小凤买回来的,堂屋的两边都是卧室,一间是给杨母准备的,另一间则是客卧,平时也没人住,房子已经能闻到一股轻微的霉味了,杨远坤就把一楼所有房间的窗户全部打开,还有后门也给打开了,瞬间穿堂风就刮过了杨远坤的身体,不仅吹散了屋子里的霉味,也让他凉快不少,上了二楼左边就是杨远坤和赵小凤两人的主卧,里面连张床都没有,空空当当的,右边则是二楼的客厅,两个孩子的卧室都安排在了三楼。
将整栋房子的窗户全部打开后,杨远坤就稍微检查了一下家里的厕所和洗漱间,所有的马桶和热水器都是好的,在院子后面的一个角落埋了一个化粪池,这东西现在还真的不好买,是王新员从县城那边订做的。
也不管头顶上的太阳,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跟周围房子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小楼,杨远坤心里很是满意,他还是有点传统思想的,对于老家总是有点割舍不开,虽然之前想带着家里人去苏城,但等他老了,或许还是会回到这里。
正在杨远坤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个惊喜的喊声。
“杨哥。”
杨远坤回头一看,也认出了对方,是孙家兄弟中的老大孙启东,果然,他弟弟孙启南也很快出现在了院子门口,也朝着杨远坤恭敬地打着招呼。
“你们这大中午的怎么到这里来了啊?”杨远坤好奇地问着,不过看他们身上的打扮,还有手上的镰刀,就知道自己多余问了,而且不止他们兄弟俩,后面还跟着他们的父母和老婆,都在院子门口好奇地朝着里面张望着。
“这不是去田里割稻子嘛,”孙启东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点憨厚地说着,他们兄弟俩孙启东市很老实的一个人,孙启南反而有点“小心思”,虽然跟着他干了没多久,但是和王虎他们的关系都处的不错。
“哦,这么热的天还去割稻子啊,”杨远坤随口说了一句,又跟他家里人打了招呼,他们也都朝着杨远坤问好,都知道这是给家里顶梁柱发工钱的老板。
“中午已经歇了好长时间了,看田里已经有人了,就出来了,”一旁的孙启南笑呵呵地回答着。
村子里干活跟外面其实也没啥差别,像现在中午的时候,谁不想晚点出门干活啊,这太阳晒得当真不难受嘛,可坐在了自家门口,看着别人家已经在田里忙着了,心里就想着是不是没那么晒了,别人都能下田干了,自己也不能当懒货,这要是后面割不完,岂不是要挨村里人说闲话的啊。
“你们俩可真行啊,这赚了这么多钱回家还不歇歇,”杨远坤打趣地说着。
“嘿嘿,这都已经歇了一天了,等田里的事情忙完了,后面有的歇,”孙启东也没谦虚,嘿嘿地笑着。
“行了,你们的工钱都算好了,上面还在走流程,估计也就一个星期内就能到你们的卡上,到时候记得去镇上银行看看,”既然见到了对方,杨远坤也就随口提醒了一下,他们镇上只有农村信用社和一家农业银行,一家工商银行,好在杨远坤让他们办的卡都是工商的,不然看一下账户,还得去一趟县城,现在可没有手机绑定的。
“谢谢杨哥,”两人都一脸喜色,虽然知道这个钱不会差他们的,但心里总是担心这担心那。
“不耽误你们功夫了,赶紧去吧,”杨远坤跟他们父母说了一声,就摆摆手,让他们先离开了。
本来还想着在村里找回来的人玩玩,打打麻将的,看着孙启东和孙启南兄弟俩这样子,就知道那些人基本都在田里忙着了,房子也看过了,但还要稍微通一下风,闲的有点无聊的杨远坤就返回了杨三叔家,把杨远宏的鱼竿和鱼线又拿了出来。
刚好自家门口有个好位置,头顶上的树杈和树叶完美的遮住了太阳,随着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倒也没那么热了,其实这个世界最好玩的不是钓鱼,而是钓龙虾,经过他们村子的两条河,现在还没怎么被污染,每年的龙虾多得可以直接从河里爬出来,然后因为不认识回去的路,直接被晒成干了。
果然,现在不是什么钓鱼的时节,过了一段时间,杨远坤鱼钩上的蚯蚓就被小龙虾给夹走了,甚至他还用鱼线钓上来了好几个龙虾,正在他显得无聊的时候,一群小孩子沿着河边走了过来。
一个个手上都拿着长长的树枝,尾端绑着一根细线,不断地看着河里的动静,只要有龙虾浮出水面,攀附在水草上,他们就用线上绑着的饵料在龙虾眼前不断地试探着,等被夹住后,就猛的一拉,一只小龙虾就钓了上来。
等他们走近后,杨远坤还认出了混在里面的杨齐,正是杨远庆的大儿子,对方显然也认出了他,连忙问候着:“远坤叔。”
“嗯,你们现在放暑假了吗?”杨远坤好奇地问着,镇上的小学现在可还没放假呢。
“已经放假好几天了,”杨齐站在杨远坤面前小心地回答着,家里的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都跟他说过,见到这个叔叔一定要有礼貌。
“行,钓龙虾小心点,不能下水知道吗?”杨远坤叮嘱了一句,他们这边夏天很多孩子都喜欢下水,每年出事最多的就是夏天溺死的小孩子的,所以家里人都管得比较严,要求他们不管多热出门都要穿上袜子,只要回家袜子湿了,就逃不了一顿好打。
“我知道,我们老师也说了,不能下水,”杨齐乖巧地说着。
其余的孩子见到了是杨齐家的大人,也都赶紧离开了,杨远坤就好奇地问着:“你们这是用什么钓龙虾啊?”
“是棉花,”杨齐说着就把细线上绑着的“饵料”拿给杨远坤看,果然是一团棉花。
“你这是从家里杯子上撕下来的吧,也不怕你妈打你啊,”杨远坤好笑地说着,用棉花钓龙虾虽然听着有点扯,但他自己小时候也这么钓过,不过只有第一个龙虾这么干,等钓上来后,就直接把龙虾肉剥出来,用龙虾肉钓龙虾。
“我,,”听到杨远坤这么说,杨齐也有点担心,这要是被妈妈知道自己把家里被子扣下来一块,不得把他皮扒了啊。
“放心,我不跟你妈说,”杨远坤摇摇头,继续问着:“你这怎么还是用棉花啊?到现在一个没钓上来?”
“我刚出来钓,还没钓上来呢,”杨齐不好意思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