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兰白日里跟着老农下田,记录稻苗的生长情况,琢磨着如何改良农具,夜里便在灯下写写画画。
大概过了十天左右,明兰拿着一张图纸找到璟兰:“五姐姐,我想着田间灌溉总绕不开沟渠,若是用寻常泥土,下雨便容易冲垮,我倒想起之前在古书上看到的一个方子,能做出一种坚硬如石的东西,用来铺路修渠再合适不过。”
璟兰佯装惊讶,“还有这样的东西?”
明兰很自信的说道:“五姐姐,这是方子,您瞧瞧。”
璟兰认真一看,上面写着水泥的配比与制作方法,眼底有装出来的惊讶,但是心里十分平静。
她知道明兰的来历,所以一点也不奇怪,而且这本就是她计划中要推行的东西,但是明兰先拿了出来,那就直接用吧。
璟兰抬眼看向明兰,见她眼中带着几分忐忑与期待,便笑着点头:“这法子看着可行,我会派人开始研究的。”
“五姐姐,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忙的。”
“好,需要的话,我派人告诉你。”
因为有明确的材料和方法,所以进展很快。
没过多久,第一批水泥就烧制成功了,璟兰直接用这一批水泥铺了庄子里的路,凝固后坚硬无比。
“果然好用!”负责监工的官员啧啧称奇,“往后修水渠、盖房子,可就省事多了!”
明兰眉眼弯弯,入夜后,又拿出另一张图纸:“五姐姐,还有这个,也是同一本古书上的方子,能做出透明的琉璃,可以用来做窗户,比油纸透亮百倍,冬日还能挡寒,也可以用来做镜子,能将人照的十分清晰。”
璟兰依旧是坦然接纳,让人照着方子试炼。
大概一个月之后,透明的玻璃便烧制成功了,璟兰依旧是先用着了庄子上,裁成合适的尺寸镶在窗户上,屋里顿时亮堂了很多。
“这东西新奇,而且也不失为一个赚钱的好东西。”璟兰看着阳光下泛着光泽的玻璃,对明兰道,“这些都是你的功劳,我不会让你白付出的。”
明兰只笑道:“都是些旁门左道的想法,能帮上五姐姐就好。”
她自然不会说这些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知识,谁问都是偶然看到的古卷残页。
璟兰将这些功绩一一记下,派人将水泥、琉璃的方子与双季稻的最终改良成果整理成册,给了赵曦。
赵曦看后双季稻亩产增收三成,水泥、琉璃也能惠及万民,当即召集群臣商议。
群臣也没想到,真的让皇后娘娘折腾成功了,而且里面还有另一位盛家女的功劳,真想知道盛纮是怎么养女儿的。
“皇后举荐有功,盛氏明兰更是奇才,于国于民皆有大功。”赵曦坐在龙椅上,声音里带着愉悦,“册封盛氏明兰为平阳县主,赐良田百亩,赏黄金百两!”
册封县主的旨意到皇庄时,明兰还在田间查看稻穗的情况。
秋日的阳光洒在她身上,稻浪翻滚间,她接过传旨太监手中的圣旨,指尖微微颤抖,却依旧保持着端庄的仪态谢恩。
璟兰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七妹妹,这是你应得的。”
明兰抬眼看向璟兰,又望向远方金黄的稻田与庄上错落的屋舍,心中忽然安定下来。
从前那些小心翼翼,藏在心底的遗憾,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她凭着自己的本事,挣得了属于自己的尊荣与安稳,往后的日子,终是由自己做主了。
齐衡在府里得知明兰被册封为县主的消息时,正在书房练字。
笔尖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个小小的黑点,他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久久没有言语。
良久,他轻轻合上笔帽,眼底的落寞渐渐沉淀为平静。
她终究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他,也应该彻底放下了。
皇庄里,明兰与璟兰并肩站在田埂上,看着农人收割稻谷的忙碌身影,听着阵阵欢声笑语,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远在关外的顾廷烨终于找到了曼娘和一双儿女,曼娘一直以寡妇自居,没想到顾廷烨居然找来了。
顾廷烨和曼娘就这样僵持了下来,两个人之间也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