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这是江南漕运改良的奏报,儿臣已经看过了,措施可行,只是需协调地方州府配合。”
赵瑾珩将一封奏折拿到赵曦跟前,这个时候他总是会正经的喊父皇,但是在福宁殿还是一贯的叫爹。
赵曦接过扫了两眼,随手扔在一旁,唇角勾起一抹慵懒的笑:“珩儿,这些你自己已经可以处理了。”
他伸了个懒腰,语气里满是真切的期盼,“等你再年长两岁,能独当一面了,这龙椅便归你坐。你爹我呀,早就想带着你娘出宫,去江南看看烟雨,去漠北瞧瞧草原,做个逍遥闲散的太上皇。”
赵瑾珩一听感觉天塌了:“爹,你现在正值盛年,怎么能轻言退位呢?我还是个孩子啊!”
赵曦摆了摆手,眼底全是对退位的渴望,那是属于东华帝君时便刻在骨子里的闲散:“我本就对皇位没什么感觉,若非我是你皇祖父的独子,也不会担起这江山。如今大宋兵强马壮,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有你在,我放心得很。你往后是想继续开疆拓土,还是守成安邦,都是你自己的事,我可懒得再操心了。”
赵瑾珩垂眸:“我不管,爹你要是想早早跑路,我就去找娘告状!”
长着一张稚嫩的小脸,说着赵曦最不爱听的话。
赵曦气笑了,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算你有本事,行,我让你再长两年。对了,平阳郡主的船队,可有消息传来?”
一旁的内侍连忙回话:“回陛下,三日前收到沿海州府奏报,船队正向南洋进发,只是听闻附近海域有海盗活动,有些担心船队出事。”
赵曦还算是放心,这次船队上搭载的是工部最新的研究成果,应该没问题。
而此时的海域,夜色如墨。
明兰与顾廷烨并肩站在船上,望着远处海平面上隐约闪烁的诡异灯火。
“应该是海盗的船。”顾廷烨沉声道,握紧了腰间的佩剑,“看样子,今晚也许会起冲突。”
明兰眸色锐利,抬手示意身旁的副将:“传令下去,所有船火炮手各就各位,待海盗船进入射程,即刻开火。”
她转头看向顾廷烨,唇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工部新造的武器,正好让这些海盗尝尝滋味。”
顾廷烨看着她眼底的光芒,心中竟生出一丝异样的悸动,他从未见过如此鲜活耀眼的女子。
他侧身挡住迎面而来的海风:“你在船楼坐镇,我去甲板督战。”
明兰摇头:“我就在这里待着。”
话音刚落,远处海盗船已经逼近,数十艘快船如饿狼般扑来。
“放!”明兰一声令下,船队两侧的火炮同时轰鸣,火光冲天,在海盗船中炸开,木屑飞溅,惨叫连连。
没错这就是工部研究出的最新版火炮,还是第一次搭载在船上使用,海盗们显然没见过如此威力的武器,顿时乱作一团。
夜色中,火炮的轰鸣声、海盗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明兰与顾廷烨目光偶尔交汇,无需多言,便已领会彼此的意图。
很快海盗船或沉或逃,海面上漂浮着残破的船板和尸体。
明兰站在甲板上,依旧身姿挺拔。
顾廷烨走到她身边,递过一块干净的手帕:“擦擦吧。”
明兰接过,擦拭着头上渗出的汗水,她刚才到底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明亮:谢谢。”
顾廷烨唇角微扬,露出一抹难得的真心笑容:“不用谢,这是我该做的。”
他望着她被海风拂乱的发丝,伸手替她拢了拢,指尖触到她的耳廓,两人皆是一怔。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却又夹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先回船舱歇息片刻,我让人准备些热食。”
明兰没有拒绝,点了点头,转身向船舱走去。
明兰与顾廷烨率领的船队平定海盗后,一路南下,途经诸国局势错综复杂,既有通商壁垒,又有部落纷争。
这一去,便是三年。
三年间,消息断得彻底。
盛府的梅花谢了三回,廊下的青苔长了又除,盛老太太的身子也日渐衰弱。
从能扶着拐杖在院里散步,到后来只能卧病在床,睁眼闭眼间,总爱问房妈妈:“明丫头那边,有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