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会儿,众康药铺招学徒的还给月钱的消息,传遍了城西,前来应聘的人围满了桌子,也没容得王小甜再去关注刚才那个女孩。
短短半天,前来应聘的人就达到了五十多人,王小甜初步沟通后,在纸上写下了二十个人的信息。
看着还有急匆匆赶来的人,王小甜不得不站起身高声道:“各位,今日名额已满,暂停报名,待我们把第一批人员确定后,若有空缺我们会再张贴告示。”
说完,她把人名单贴到了铺子的大门上:“这上面的人,从明天开始,按照纸上的时间来药铺进行面试,通过者则可成为学徒。”
纸上写着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以及王小甜安排好的面试日期和时辰。
没来得及报名的人都有些失落,可王小甜已经开始收拾起笔墨纸砚,刘凡也把凳子搬进了药铺,那些人只能摇摇头转身走了,只怪自己知道的慢了。
待所有人走光了,王小甜收拾好东西抬起头时,最初的那个姑娘还在。
姑娘大概十五六岁,圆圆的眼睛,看起来十分的伶俐。
“姑娘,你想做学徒吗?”
看到王小甜跟她说话,姑娘双手往上掂了掂背篓腼腆一笑:“嗯,可是你们的名额已经满了。”
名单上全部都是男子,没有一名女性,王小甜想了想:“没关系,你来得早,只是被他们抢先了,你如果想要试试,咱们可以进铺子聊聊。”
姑娘眨了眨眼,很快下定了决心,她把背篓放在药铺门口,跟着王小甜进了门。
姑娘叫王小景,名字倒是和王小甜很合拍,今年十五岁,家就是城西的,不过很是贫寒。
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父亲靠给人做苦力挣些银钱,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十岁,一个七岁,没钱读书,小小年纪就到处找零工做。
王小景说话干脆利落,没有唯唯诺诺,对于城西的布局和现状了如指掌,包括哪条街上有暗娼都知道,可见平日里没少走街串巷的找活计。
王小甜挺喜欢这个机灵的姑娘,可惜她不识字,到时候学起来会十分吃力。
“小景,这学医是很苦的,每天要认识药材,要牢记药材的功效,还要读书学习。你不识字,你得从识字开始学,你确定你要学吗?我可先说好,你要是来了,中途我是不会让你离开药铺的。”
其实,在学成前,学徒提前申请,她是允许离开药铺的。这么说,只是想看看王小景的决心,毕竟从零学起,没有毅力和决心是坚持不下去的。
王小景一听,顿时绷直了身子十分坚定:“东家您放心,只要您给我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一定不会半途而废。家里人我也会说好,不会让他们过来打扰我。”
看着她紧张的样子,王小甜给她满上茶水:“好,那从明天开始你就来药铺吧,先跟着我招人,空的时候我会教你识字。”
“真的?”王小景激动的站了起来,不小心把桌子撞的晃了晃,茶水都洒了。
她不好意思的想找抹布擦桌子,可没找到,不好意思道:“抱歉东家,我太高兴了。您不知道,像我们这种家境的,别说识字,就是吃饱肚子都很艰难。我现在做零活儿,一个月也挣不到几百文钱。”
说完,她后退两步,郑重的向王小甜鞠了一躬:“东家,谢谢您,我一定好好学。”
两人定好明天来铺子的时辰,王小景背起背篓,觉得背篓都轻了许多,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王小甜看着她的背影,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
一连几日,王小甜和刘凡都一早就去铺子面试,王小景也像她所说的,每天都准时准点的过来,面试的空档,王小甜就教她识字。
几天时间,她已经能认识一百多个字了,可见回家也是用了功的。
第一批二十人里面,最后有七个通过面试,王小甜又贴了告示,招满了十个人,不算王小景。
通过相处,王小甜发现,王小景虽没读过书,可是性格非常的好,乐观开朗,眼里有活,踏实刻苦,她很喜欢。
忙忙碌碌的日子过的飞快,祁老到京的时候,王小甜带着刘凡和王小景在城门口迎接。
一路奔波,祁老略显疲态,王小甜直接他们接到了药铺。
药铺带个院子,除了东西厢房,还有一栋坐北朝南的二层小楼,能做为卧室的有9间房,王小甜在铺面和小楼中间做了个宽大的影壁。
和祁老一家商议后,他们全部都住在药铺。
卧室里,一应用品王小甜都准备好了,祁老和夫人都满意的称赞王小甜做事周到。
休息一日后,王小甜和祁老商议药铺如何经营。
听到王小甜开这个药铺的初衷后,祁老不由的高看了她三分。
他做为医者,最想看到的就是,患者不论身份和经济状况都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可他以前就是一个小县城的大夫,没有实力去实现这个心愿,如今王小甜倒是给他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
祁老带来的三个徒弟,冯七、顾倾和陈度,都是这两年他最看好的学生。
这三人虽不是出身大户人家,却都是谦逊有礼的,比刘掌柜找来的那三个不知道要强多少,王小甜很是满意。
把招来的十个人的名单交给祁老,王小甜郑重的给祁老和冯七三人介绍了王小景。
开始祁老看到是个小姑娘,有些不解。这个时代有女医,可都是大户人家或者宫里培养出来的,专门服务于权贵,他还是第一次见过女学徒。
可经过初步的交谈,祁老也发现这个姑娘十分的聪明伶俐,学医未必不成,所以也就留下了。
所有的药材到位后,众康药铺开业了。
开业当天,刘掌柜虽说不乐意,可还是过来一起忙活了一天。
开始众人看着药铺门口的黑板观望,黑板上写着:众康药铺,百姓的平价药铺。本药铺承诺,让患者小病花小钱,大病花少钱,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