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徽宗赵佶统治时期,这是北宋帝国在“丰亨豫大”的极致繁华中骤然转向“靖康耻”的前夜,一个充满艺术光辉与政治黑暗的复杂时代。

第五卷:盛世危途

(卷首语)

赵佶的龙椅,仿佛置于一面巨大的哈哈镜前。一面映照出的是中国艺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峰峦——他的画笔下,是照夜白的灵骏,是瘦金体的风骨,是《千里江山图》的壮阔。而另一面,折射出的却是帝国肌体上不断扩散的脓疮——花石纲的民怨、六贼的贪墨、河北的烽烟。这是最风雅的时代,也是最荒谬的时代。当一位艺术天才被命运错置于帝国的权力之巅,其个人的审美狂欢,便注定将成为整个王朝的悲剧序曲。

第一章 端王轻佻

元符三年的正月,汴京城还笼罩在年节的余韵里,但皇宫大内却弥漫着一股驱不散的药石气味和一种更深沉、更令人不安的压抑。这种压抑,源于福宁殿深处那位年轻官家的病榻。

皇帝赵煦,这位一心想要“绍述”先帝神宗伟业、重现熙丰变法气象的年轻君主,此刻正被痨病折磨得形销骨立。他才二十五岁,眉宇间却已刻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沉疴与不甘。偶尔从昏睡中醒来,他浑浊的目光总会望向殿角那个上了锁的柜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他父亲神宗皇帝留下的所有变法诏书和《熙宁奏对录》。

“朕…朕的事,还没做完…”他喘息着,对榻前侍奉的御药太监低语,声音细若游丝。

太监只能垂首,无言以对。

宫外的百姓们,虽不知宫内详情,但街头巷尾也已有了种种猜测。茶楼里,总有人压低了声音交谈。

“听说了吗?官家这病,怕是…”

“嘘!慎言!不过,官家至今无子,这万一…”

“不是说孟皇后生过皇子,可惜夭折了么?若真有不测,这江山…”

说话的人只是摇头,用眼神指向了禁中方向。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关乎国本的风暴,正在无声地酝酿。

与此同时,在汴京城的另一端,端王府邸却是另一番景象。

时年十八岁的端王赵佶,并未因皇兄的病重而显得忧心忡忡。或者说,他的忧心,并未体现在时人认为一个亲王此刻应有的“正确”姿态上。他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常服,正俯身于一张宽大的画案前,全神贯注地勾勒着一幅《筠庄纵鹤图》。他的笔下,仙鹤姿态各异,或梳翎,或唳天,或涉水,灵动非凡,尤其是那鹤眼的点染,竟是用生漆点出,凸出纸面,格外有神。

“妙!殿下此画笔法简练,意境高远,深得吴道子遗韵!这鹤眼一点,更是神来之笔,全图皆活矣!”说话的是驸马都尉王诜,他是英宗朝的驸马,论辈分是赵佶的姑父,也是汴京城里最负盛名的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更是赵佶在艺术上的引路人与知己。

赵佶搁下笔,拿起旁边一方小小的玉印,在嘴边哈了哈气,小心翼翼地在画角钤上他那独特的“天水”朱文小印。他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嘴角泛起一丝满意的笑意,这才抬头对王诜道:“姑父谬赞了。不过是偶有所得,信手涂鸦罢了。前日得见姑父珍藏的徐熙《雪竹图》,方知何谓‘落墨为格’,我这不过是邯郸学步。”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少年人特有的明澈,举止优雅从容,自有一股风流态度。

王诜捻须笑道:“殿下过谦了。以您之天资,假以时日,必能开宗立派。”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这间雅致而不失奢华的书房,目光掠过满架的古籍、多宝格上的金石器物,以及墙上挂着的名家书画,压低了些声音道:“只是…如今宫内情形未明,殿下…还是稍作收敛为宜。我听闻,近日已有言官风闻,说殿下过于…过于沉湎艺事了。”

赵佶拿起一块丝绢,轻轻擦拭着指尖并不存在的墨迹,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为人臣子,谨守本分便是。皇兄静养,我等藩王,难道不该是‘此间乐,不思蜀’么?若日日忧心忡忡,交结臣僚,反倒落人口实了。”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自己安分守己的态度,也暗含了对某些可能存在的、更“热心”的兄弟的微讽。王诜是何等聪明人,立刻领会,点头称是,不再多言。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书画用笔与设色的精妙之处,赵佶还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新近摹写的薛稷书法,请王诜品评。他对艺术的专注与热情,是发自真心的,仿佛外界那场正在逼近的政治风暴,远不如他笔下的一只鹤、一个字来得重要。

然而,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皇帝赵煦驾崩于福宁殿,谥号钦文睿武昭孝皇帝,庙号哲宗。

国不可一日无君。哲宗无子,继承人只能从他的兄弟中选择。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垂帘听政的向太后——神宗的皇后,当今所有亲王名义上的母亲。

向太后的寝宫保慈宫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宰相章惇、执政官曾布、知枢密院事蔡卞等核心重臣齐聚于此,商议立储大事。太后坐在帘后,虽看不清面容,但声音里透着难以掩饰的悲戚和疲惫。

“皇帝英年早逝,乃国之大殇。然神器不可久虚,当务之急,是议立新君,以安天下之心。”太后的声音从帘后传来,“诸位卿家,皆为国柱石,可有贤才荐于哀家?”

章惇率先出列,他时年已近七十,但身板依旧挺直,眼神锐利如鹰,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是“绍述”新政最坚定的执行者,也是朝中权势最盛之人。

“启奏太后,”章惇拱手,开门见山,“按礼法伦序,简王赵似,乃神宗皇帝第十三子,与先帝哲宗同为朱太妃所出,乃嫡亲兄弟。立简王,名正言顺,可定人心。”

他提出的人选合情合理,嫡亲兄弟继承,能最大程度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也符合他章惇的政治利益。殿内一时沉默,许多大臣暗暗点头。

然而,帘后的向太后却迟迟没有回应。

这时,另一位大臣,尚书左丞蔡卞(蔡京之弟)出列道:“章相所言极是。简王年虽稍幼,然仁孝聪慧,可承大统。”

就在众人以为大局已定之时,向太后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还有别的人选吗?”

曾布敏锐地捕捉到了太后的倾向,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太后,神宗皇帝诸子中,申王赵佖年最长,按长幼之序,亦为可选。”

章惇立刻反驳:“申王有目疾,岂可为天下主?”此言一出,曾布便不再说话。申王有严重眼疾,确实不适合。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向太后似乎轻轻叹息了一声,然后缓缓说道:“如此…先帝诸弟中,端王赵佶,仁孝恭俭,素有贤名。且其年已十八,可当大任。”

“不可!”

向太后话音未落,章惇猛地踏前一步,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断裂,震得整个保慈宫仿佛都颤了一颤。他须发皆张,目光如电,几乎要刺穿那道珠帘,一字一顿地说道:

“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轻佻”二字,如同一声炸雷,在这决定帝国命运的时刻轰然作响。

殿内所有大臣,包括曾布、蔡卞,全都屏住了呼吸,惊骇地看向章惇。这话太重了!重到几乎是指着皇帝的候选人大骂“不配为人君”!如此直白、如此激烈地在决定皇位归属的枢机之地,评价一位亲王,在大宋开国以来,恐怕还是头一遭。

帘后的向太后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抨击震住了,半晌没有声音。

章惇却毫无惧色,他挺直脊梁,继续陈述理由,声音沉雄:“太后!帝王君临天下,首重德器,当沉稳持重,明辨是非!端王平日所为,臣亦有所闻。其纵情笔墨,玩物寄兴,与驸马王诜等辈流连唱和,此非人主之业也!若立端王,臣恐…臣恐非大宋之福!”

他这番话,站在一个传统士大夫和政治家的角度,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赵佶表现出来的艺术才华和文人习性,在章惇这等务实甚至有些冷酷的强权政治家看来,确实是“不务正业”,是“轻佻”的表现。

然而,向太后沉默片刻后,声音再次响起,却带上了一丝冷意:“章相公此言,是否过于武断?端王聪颖好学,孝敬长辈,宫中皆知其贤。至于喜好文艺,乃是雅事,何来‘轻佻’之说?”

太后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曾布眼见时机,立刻出言支持太后:“太后明鉴!端王仁厚,必能善待士大夫,爱护黎民。臣以为,端王可立!”

其他几位大臣,如蔡卞等人,见风向已变,也纷纷附和。

章惇孤立了。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不久前还可能支持简王的面孔,此刻都已转向。他知道,大势已去。这位一生强硬,连皇帝都敢顶撞的权相,脸上第一次掠过一丝深刻的疲惫与无奈。他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缓缓低下了头。

“既然如此…便依太后懿旨。”他的声音,第一次显得有些沙哑。

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被“轻佻”二字狠狠推了一把,轰然转向。

当宫中使者捧着太后的懿旨和代表皇权的冠服,浩浩荡荡地来到端王府时,赵佶正在书房里抚琴。琴声淙淙,是一曲《鹤鸣九皋》。

听闻皇兄驾崩、自己被选立为帝的消息,赵佶手中的琴音“铮”地一声,戛然而止。他脸上的表情极为复杂,有震惊,有茫然,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但最终,所有这些情绪,都被一种巨大的、命运降临的晕眩感所取代。

他怔怔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尚未融化的积雪。王诜之前的话语在他耳边回响,他忽然明白了那句“稍作收敛”的深意。他从未想过,那张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龙椅,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突然落到他的面前。

“殿下…不,官家!请即刻更衣,入宫拜见太后,主持大行皇帝丧仪,并准备登基大典!”宣旨的内侍恭敬而又急切地催促道。

赵佶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脸上那种属于艺术家的迷惘与随性渐渐收敛,一种属于帝王的责任感(或者说,是一种被迫承担重任的凝重)开始浮现。他点了点头,声音恢复了平静:“更衣。”

在侍女的服侍下,他脱下那身月白常服,换上了庄重的亲王礼服。当他戴上那顶远游冠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画案上那幅还未完成的《筠庄纵鹤图》,图中仙鹤姿态翩跹,似乎正要挣脱纸面,飞向无垠的天空。

他的眼神微微一动,但随即坚定起来。

不久后,端王府中门大开,赵佶在众多内侍、护卫的簇拥下,乘上车驾,向着那座象征着天下权力中心的皇城缓缓行去。车辚辚,马萧萧,少年的风流似乎被留在了王府的高墙之内,而一个未知的、将由他书写的时代,正伴随着这车轮的滚动,徐徐拉开大幕。

街角的茶楼里,那个之前谈论国事的闲汉,此刻正踮着脚,看着端王那华丽而威严的仪仗驶过御街,忍不住对同伴啧啧叹道:

“瞧瞧,这就是新官家!端王千岁…不,是官家万岁!果然是龙章凤姿,一表人才啊!”

他的同伴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听说新官家书画双绝,是位雅致的官家。咱们大宋,怕是要迎来一位文采风流的太平天子了!”

他们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新君的期待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然而,他们绝不会想到,也不会听见,就在几个时辰前,在那深宫之内,一位老臣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那句石破天惊却最终被淹没的警告。

“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这九个字,仿佛一个恶毒的诅咒,又似一句精准的预言,已经悄然刻在了新朝的年轮之上,等待着在未来,用整整一个时代的繁华与悲怆,来验证它的分量。

而我们的新帝赵佶,坐在微微摇晃的车驾中,正透过车窗,望着越来越近的宣德楼,他的手指,却在袖中无意识地、反复地虚划着——那是一个他练习了无数遍的、属于他独创的“瘦金体”的笔划。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五卷 第一章 终)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斗罗2:和霍挂比金手指后成团宠穿越成姐姐,妹妹你要干嘛?问鼎记!寻找胭脂[射雕同人]妖女七零:炮灰夫妻发家忙七零之小媳妇甜甜嘴疯批跑断腿穿越异界之崛起逆世穿越之灵域传奇盛宠之嫡女医妃陆沉周若雪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好孩子小明去哪了盗墓:选对喜欢的CP嗑合成召唤摄政王的神探娇妻龙珠:我能吸收能量变强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我有一个诡王朝精灵游病娇师姐装呆套路我,人麻了!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掐指一算,你是逃犯!重生娇妻已上线崩坏:雷电芽衣之名阴郁疯批师尊,对我垂涎欲滴快穿之这段数据成精了吧我在万界都有分身是拖油瓶也是青梅竹马我打打打打打打死你个渣男换老公女尊也得嫁人斩神:穿越后的决斗之旅四合院:开局先把媳妇娶了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重生木兰辞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狐妖:剑圣一心重生1962之开局怒扇禽淮茹要命!我睡的小白脸是首富太子爷星林风途娶鬼妻行阴阳小鬼拜师璃雪快乐田园生活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味主骑砍:从破落农庄开始四合院,开局一个太初仙境手握空间,和离后开启流放高端局仙游云风录重生最强农妇修仙之混沌道果
随梦书屋搜藏榜:我的后宫奋斗记穿越改造男女的身高体重快穿之鬼差女配打工日常冷冬气候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位面收集功德高武:金手指姐姐是我的理想型无上至尊是狼不是狗给疯批霸总当替身后,我成了顶流盗墓:反派系统,开局保护伞公司下堂王妃是毒医救命!我好像被禁欲陆警官看上了重生六零,带着空间宠夫暴富被迫攻略反派剑尊后,全书he了通天神医本是人好可不可以勇敢点从龙族开启的异世界生活表白装高傲,我转身校花崩溃哭了除魔人:开局遇到大黑佛母恋综直播:女扮男装的她引爆热搜重生之后,娶了诡新娘做老婆孤女穿成小丫鬟龙族之龙骑士从聊斋开始,证就人道古史!爱的谜题:林晓萱要命!和章鱼网恋后,他疯了!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海贼王:渣女今天也在努力死遁跨越时空的花季我,诡异NPC,吓唬哥哥怎么了劫天之人天灾囤货,灵泉空间种田记[综韩]黑色阳光重生不谋爱,京圈大佬给我下跪了金玉传奇终默沦陷修罗场,大佬都想独占她守寡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五十年代卷到飞升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港综开局之我有一座万界楼林海边和陈心的爱情故事叶罗丽之命宝可梦科普与职业日常心被俘获后?我化形了!回到旧石器时代无尽轮回:从禁酒令开始月老可能忘了给我绑红线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天灵根很厉害?老子反手复制!开局被征兵役,还好有系统保命他的微笑是假的做平妻?不,我要你跪下叫长嫂西游:从签到开始一步步变强都退休养老了怎么还追着让做任务丧尸末日,大海里的求生之路变身鸡哥的我混迹在宝可梦世界我在都市中当鬼医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杀戮神格001,我在高武杀疯了要听爸爸的话四合院:截胡淮茹,物资百倍暴击校园鬼汇撩惹,京夜心动村妇的秘密!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精灵:手握真理的我怎么输?四合院这个放映员擅长寻宝铲地皮捡漏一个废郡主,废柴少爷发奋了小女有一点神神叨叨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以声吻心剑魄归凡:月如的武林重启实录黑月光师尊她总是口是心非西天取经?先帮我充个会员惊华传奇行尸走肉之想躺平?我先改个剧本听到心声后,全京城炸翻了莲花楼之红绸故人归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盗墓:开局八大神咒,张启山馋哭穿越数码宝贝大冒险之少年李阳气运之子?请叫我最强太子混沌丹炉铜火特工之王:梅花我以马甲乱三界明月宗浮世钉星际两族之战,我成了救世主海贼王:草帽团里当勤管四合院:一元秒杀,我有无限物资金剑山庄黑天鹅诱捕法则快节奏破案100宗刑侦命案娱乐:带着一菲走上巅峰穿越虐文后我靠崩人设反杀全场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