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日星如同一个在数字迷宫中穿行的猎手,周晓芸那句关于“固定Ip池轮换规律”的提示,如同一把被意外找到的钥匙,插入了锈蚀的锁孔。他暂时搁置了直接穿透厚重防火墙的强攻策略,转而将全部算力投入到对那几个可疑Ip段集群的历史行为分析上。
日夜交替,屏幕上的数据如瀑布般流淌。他编写了新的追踪脚本,不再试图捕捉单次跳跃的终点,而是像观察星体运行般,记录下每一个Ip地址出现、消失、再次出现的周期和序列。他将时间戳、活跃时长、数据吞吐量等参数纳入分析模型,试图从看似完全的随机性中,剥离出人为设定的节奏。
第三天凌晨,当窗外泛起灰白,程日星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一幅刚刚生成的时间序列图谱。图谱上,代表不同Ip地址的彩色线条交错起伏,初看杂乱无章,但当他把时间轴拉长,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聚类分析时,几条隐约的“波峰”和“波谷”开始浮现。某些Ip段在特定时间段如下半夜、工作日凌晨的活跃度显着高于其他时段,而且其“上线”与“下线”存在某种非随机的间隔。
“找到了……”他声音沙哑地低语,手指因激动微微颤抖,“不是完全随机,是伪随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排班表!”
他将这一发现立刻同步给了老周。老周看着程日星发来的初步规律分析报告,立刻与自己正在构建的“涉老诈骗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交叉验证。模型中关于“作案团伙作息规律与目标人群活动时间匹配度”的模块,恰好与程日星发现的Ip活跃时段存在部分重叠——下半夜和凌晨,正是监管相对薄弱、且一些独居老人可能失眠在线的时间。
“规律吻合度很高!”老周回复道,语气带着兴奋,“这不仅能帮我们预测他们的活动窗口,还可能借此推断其操作团队的大致规模和排班模式!日星,继续深挖,尝试预测他们下一个可能启用的Ip段!”
清晨,程日星带着一夜奋战的成果和满身疲惫走出工作间,准备去厨房找点吃的。经过客厅时,他看到周晓芸已经坐在那里,安静地看着窗外,手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水。
他脚步顿了顿。周晓芸似乎察觉到,转过头,目光与他对上。没有言语,但她眼神里似乎有了一丝询问。
程日星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声音因熬夜而干涩:“那个……Ip池的规律,好像真的存在。谢谢。”
周晓芸愣了一下,随即微微低下头,掩饰住眼底一闪而过的微光,轻轻摇了摇头。
餐桌上,气氛比往日略显不同。程日星虽然依旧沉默,但眉宇间那股因技术突破而带来的振奋难以完全掩盖。他罕见地多喝了一碗粥。
林晓注意到他比平时更重的黑眼圈,忍不住轻声问:“又熬通宵了?进展还顺利吗?”
“嗯。”程日星应了一声,顿了顿,补充道,“有点头绪了。”他没有详说,但语气中的肯定让林晓放下心来。
苏晴将一小碟煎饺推到桌子中央,笑着对周晓芸说:“晓芸,尝尝这个,老街那家店的,味道还不错。”她试图用日常的关怀,进一步拉近周晓芸与这个“家”的距离。
周晓芸小声道谢,夹了一个,小口吃着。她能感觉到餐桌上流动的那种因工作取得进展而产生的、无声的愉悦,以及投向她的、比以前更温和的目光。一种微妙的、被需要和被接纳的感觉,像初春的溪水,悄然浸润着她荒芜的心田。
老周看着女儿低垂的侧脸和程日星虽然疲惫却明亮的眼睛,心中百感交集。他默默地将一枚剥好的水煮蛋放到周晓芸的碟子里。
上午,苏晴接到一个来自合作公益组织的电话。对方反馈,近期在协助几位受骗老人过程中,发现“翰墨雅集”并非孤立存在,其线上推广渠道与另一个名为“古韵阁”的收藏品销售平台存在大量重叠的客服人员和引流话术。
“古韵阁?”苏晴立刻将这个信息同步到团队工作群,“看来他们不止一个壳,用的是多平台协同作战的模式,一个被曝光,立刻用另一个承接流量。”
林晓迅速调阅了“古韵阁”的公开信息:“注册时间比‘翰墨雅集’晚半年,法人不同,但注册地址在同一栋写字楼的不同楼层。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同一伙人操作的关联平台。”
“Ip追踪范围需要扩大到‘古韵阁’。”程日星立刻在群里回复,“如果它们是同一套人马,很可能共用后台和数据通道,甚至使用同一套Ip轮换体系。这反而是个机会,数据量增大,规律可能更明显。”
老周看着群里快速跳动的信息,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字:“我将把‘古韵阁’纳入模型,分析其与‘翰墨雅集’在宣传、运营模式上的协同性。多个样本点,模型会更精准。”
夜幕再次降临。程日星的工作间里,新的数据流正在汇入,他对Ip轮换规律的验证和预测算法在“古韵阁”的数据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撑。键盘声如同织布的机杼,编织着捕捉猎物的数字罗网。
林晓在客厅里,结合新发现的“古韵阁”信息,更新着她的《证据收集指引》,确保其能覆盖多平台诈骗的情形。周晓芸坐在她惯常的角落,没有看书,而是拿着一支笔,在一个崭新的本子上,缓慢而认真地写着什么,神情专注。
苏晴和余年则在书房里,研究着如何将已掌握的“翰墨雅集”和“古韵阁”的运作模式,通过合适的渠道,转化为更具影响力的警示信息,推动行业关注。
老周没有待在自己的工作间,而是坐在客厅离女儿不远处的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翻阅着一本旧相册。他没有打扰任何人,只是偶尔抬起头,目光掠过在各自轨道上忙碌的“家人”,最后落在女儿低垂的、似乎比昨日更显宁静的侧脸上,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与平和。
轮转的,不仅是犯罪者试图隐藏行踪的Ip地址,还有这个“家”里,每个人逐渐找回的节奏、萌生的情感,以及向着共同目标稳步推进的轨迹。夜色渐深,灯火通明的据点,如同一艘航行在暗海中的船,坚定地破开迷雾,驶向真相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