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雅集”的案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明暗战略研究院”内部漾开层层专业的涟漪。每个人都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在自己的轨道上高速运转,却又紧密咬合。
程日星的工作间几乎成了不夜城。屏幕上流动的数据洪流,是“翰墨雅集”精心编织的金钱迷宫。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皮包公司、贸易背景、资金流水,在他编写的特定算法过滤和关联下,开始显露出隐约的脉络。他发现,资金在几个核心的空壳公司间短暂停留后,总会分流至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个人账户,这些账户大多属于偏远地区或身份信息模糊的人,明显是“卡农”即专门为犯罪分子提供银行卡的人。随后,资金又会迅速归集,通过虚拟货币交易、购买贵重物品,如金条、奢侈品等,甚至跨境贸易等复杂方式,试图洗白并转移出境。
“他们在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化整为零,再用更隐蔽的渠道汇出。”程日星指着屏幕上一条异常曲折的资金路径对走进来的余年说,“反侦查意识很强,链条拉得很长,而且还在不断变换节点。”
“能找到相对固定的规律或者核心的操控点吗?”余年问道,目光紧锁着那些交错复杂的线条。
“需要时间,也需要点运气。”程日星揉了揉发胀的眉心,“他们在不断擦拭痕迹。”
与此同时,老周也在自己的领域深耕。他利用团队过往处理“星链矿业”、“绿源生态”等案件积累的数据,结合“翰墨雅集”已显露的特征,开始构建一个“涉老型金融诈骗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将重点分析诈骗团伙的宣传渠道、目标人群画像、资金运作模式、话术关键词等,旨在未来能更快地识别和预警类似骗局。
“如果能把这个模型完善,结合日星的实时数据监控,我们或许能在骗局大规模爆发前,发出警报。”老周对前来交流进度的苏晴说道,语气中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与期待。
苏晴点点头:“舆论铺垫已经开始了,我们通过合作的健康养生类公众号,发布了关于‘理性看待收藏品投资’、‘警惕温情营销背后的陷阱’等系列软文,反响不错,后台已经收到一些咨询和疑似案例反馈。”她顿了顿,“林晓那边的《证据收集指引》初稿我也看了,非常详细,连老年人不太会操作手机截图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建议家属如何协助,很实用。”
林晓得到肯定,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继续埋头完善指引的细节部分。她希望这份指南,能真正帮助到那些焦急而无助的家庭。
周晓芸的存在,依旧像一抹安静的影子。她大多时间待在自己的房间,或者坐在客厅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捧着一本书,但目光常常会越过书页,悄然观察着这个“家”的运转。
她看到林晓为了一个法律条款的表述反复推敲,看到她因为收到受害者家属一句真诚的感谢而眼睛发亮;她看到程日星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和黑眼圈进出工作间,神情专注得仿佛外界一切都不存在;她看到父亲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模型数据一坐就是半天,那种沉浸与专注,是她年少时感到陌生和抗拒的,如今却品出了一丝不同的意味。
这天下午,程日星似乎遇到了瓶颈,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低声咒骂了一句什么,起身去厨房灌了一大杯冷水。回来时,他看到周晓芸正站在他工作间门口,似乎有些犹豫。
“有事?”程日星停下脚步,语气因为烦躁显得有些生硬。
周晓芸被他问得一怔,下意识地想退缩,但不知哪来的勇气,让她低声开口:“我……我刚才无意间听到你说,Ip跳转很乱,像……像用了很多次代理……”
程日星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关注这个。“嗯,对方很狡猾。”
“……我以前……在那种地方,”周晓芸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听人说过……有些……专门做这个的团伙,会用固定的几个……‘脏Ip’池子,轮流用,看起来乱,但其实……有自己内部的轮换规律……因为买太多新的……成本高,也容易被盯上……”
她断断续续地说着,将自己在那段灰暗岁月里被迫听到的、关于网络黑产的碎片信息,艰难地组织成语言。
程日星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如同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航灯!
“固定的Ip池?内部轮换规律?”他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大脑飞速运转,“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如果真是这样,看似杂乱无章的跳转,反而可能暴露出他们固定的资源范围和切换模式!这能极大缩小追踪范围!”
他激动地看向周晓芸,眼神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的兴奋:“谢谢你!这个信息可能非常关键!”
周晓芸被他灼热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脸颊微红,匆匆说了句“不客气”,便转身快步离开了。
程日星站在原地,回味着刚才的对话,心中的烦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侦查思路。他看了一眼周晓芸离开的背影,眼神里多了一丝不同于以往的、带着探究和些许佩服的意味。
晚餐时分,气氛比往日略显活跃。程日星难得地在饭桌上主动开口,虽然依旧是讨论工作:“根据新思路,我重新筛查了Ip数据,发现了几个可疑的Ip段集群,活动模式符合内部轮换的特征。正在尝试破解他们的轮换算法。”
“太好了!”林晓欣喜道,“如果能锁定他们的常用Ip资源,就等于抓住了他们的一条尾巴!”
苏晴也笑道:“看来我们的团队,又多了个隐藏的‘技术顾问’。”她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安静吃饭的周晓芸。
周晓芸的头埋得更低了,耳根却悄悄红了起来。
老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感慨万千。他给女儿夹了一筷子她小时候爱吃的菜,声音温和:“小芸,多吃点。”
周晓芸轻轻“嗯”了一声。
饭后,老周和余年站在阳台抽烟。
“晓芸她……好像有点不一样了。”老周吐出一口烟圈,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欣慰,“她开始……愿意说话了,还能帮上忙。”
“她本来就很聪明,只是被那段经历困住了。”余年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给她时间和空间,让她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你看,她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在某些时候,反而能提供我们这些‘正规军’想不到的视角。”
老周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有些湿润:“我知道……我只是……很高兴,真的很高兴。”
深夜,程日星的工作间依旧亮着灯。他根据周晓芸提供的思路,编写了新的脚本,对那几个可疑的Ip段集群进行深度行为分析,试图找出其轮换规律。键盘敲击声密集而稳定,如同夜行的马蹄。
客厅里,林晓还在核对《指引》的最终版,偶尔抬眼望向那扇透出灯光的工作间门,眼神里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关切。
周晓芸房间的灯也亮着。她没有睡,而是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她拿起笔,犹豫了很久,终于在空白的纸页上,缓缓写下了几个字。字迹有些生涩,却异常认真。
窗台上的那盆绿萝,在夜色的滋养下,悄无声息地抽出了一片嫩绿的新叶。
数据世界的拼图正在一块块归位,而现实世界中,那些曾受过伤的心灵,也在温暖的守护与新的挑战中,如同经历严冬的草木,于无人知晓的角落,顽强地萌发着属于春天的、充满希望的绿意。长夜未尽,但黎明的气息,已悄然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