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使者”号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那面游动的“镜子”——那个由纯粹信息编码构成的玄天造物——是危机也是唯一的希望。
“玄女,全力分析该编码结构!王晓,将编码特征输入模拟系统,尝试建立控制模型!尼尔,准备场盾发生器,如果我们能掌握编码,或许能通过它向周围的金属氢场域注入指令!”司星墟语速极快地下达一连串命令。
玄女的核心处理器全力运转,光芒闪烁不定。
“正在解析高维编码规则……规则层级复杂,涉及非经典逻辑门……尝试建立映射关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时寒锋在洞穴中保持着绝对静止,以减少能量损耗,那面镜子依旧在他周围如幽灵一般,无声地游弋,仿佛在观察,又仿佛只是遵循着固有的程序。
“解析成功部分基础规则。”玄女终于汇报,“该编码包含了对金属氢量子态进行‘编程’的指令集。理论上,掌握此编码,即可控制金属氢合成反物质冰晶的过程,甚至逆转它。”
“立刻进行验证。”司星墟命令。
王晓立刻操作:“尝试往我们场盾外部的局部汞海金属氢单元中,植入一段简单的‘稳定’程序指令。”
一段由玄女刚刚破译的、极其简短的编码序列,通过“归墟使者”号的场盾发生器,以特定的能量波动形式向外扩散。
奇迹发生了。就在潜航器外部,一小片原本与其他汞海无异的银灰色流体,突然变得异常平静,其表面的能量波动显着减弱,仿佛被冻结了一般,虽然持续时间仅有几秒,但足以证明概念的可行性!
“成功了!”尼尔几乎要跳起来。
“还不够!”司星墟保持冷静,“我们需要完全模拟并跟踪那面镜子的核心编码特征,才能真正理解其权限。玄女,接入‘昭玥算法’!”
“明白。调用‘昭玥算法’,开始进行高维信息模式匹配与跟踪模拟。”玄女接入昭玥算法。
算法的加入仿佛给解析工作装上了强大的引擎。大屏幕上,那面流动镜子所蕴含的庞大、复杂的信息流被快速解构、重组、模拟。无数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被导入规范的河道,其核心脉络变得越来越清晰。
“模拟跟踪成功。已初步掌握其核心编码特征及运作模式。”玄女确认。
几乎就在玄女话音落下的瞬间,洞穴中那面一直游弋不定的镜子,突然完全静止了下来。它悬浮在时寒锋正前方,镜面不再波动,变得平滑如真正的镜面,但其上依旧映照不出任何影像,只有深不见底的幽暗,仿佛它连接的是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警告!检测到无法理解的高维信息流正从镜面中涌出,强度急剧升高!”玄女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的波动曲线前所未有。
“是不是……玄天‘玄女’?是不是娥皇?”本杰明的声音带着敬畏与颤抖,说出了那个存在于推论中的名字。
然而,无论光学传感器、能量探测器、量子雷达如何扫描,那静止的镜子前方依旧空无一物。没有任何实体,没有任何能量结构,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没有?编码已经模拟成功了,为什么没有反应?”王晓焦急道。
就在众人困惑之际,本杰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考古学家特有的、将古籍记载与现实联系起来的灵光:“尝试……中微子探测。古籍中提到过‘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许她的存在形式,只能被某些几乎不与常规物质作用的粒子所窥见!”
“中微子……”这三个字让舱内所有知情者心里都是一紧。这种幽灵般的粒子能穿透几乎一切物质,极难探测,通常用于观测恒星核心或深空现象。用它来探测一个可能的“存在”,既充满了科幻色彩,更透着一股触及宇宙底层奥秘的诡异感——你希望能成功,因为这将是颠覆性的发现;你又希望失败,因为那意味着你面对的可能是不该被打扰的领域。
“启动深潜器搭载的中微子成像系统!”司星墟下了决心。
技术员迅速操作。短暂的延迟后,主屏幕的一角,中微子探测器传回的、经过复杂算法渲染的图像,缓缓浮现。
成功了。
屏幕上,一个极其模糊、透明、仿佛由扭曲光线构成的虚影,正从那静止的镜面中“走”出来。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更像是一个不断微妙变化着的暗物质全息投影,只有通过中微子与极稀有物质相互作用的微小概率事件,才能勉强捕捉到其存在的轮廓。
“特征分析:”玄女的声音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目标仅在中微子探测器中显形,呈现模糊轮廓。其移动轨迹周围检测到微弱的空间扭曲现象,符合暗物质晕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特征。同时监测到异常的轴子振动信号,该振动正在以极其复杂的方式传递加密信息,信息密度极高,加密等级初步判断为……星系级。”
这就是娥皇。或者说,是玄天文明“玄女”娥皇留下的一个交互界面,一个基于暗物质和轴子振动构成的、超越了常规物质形态的信息投影。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传感器传回的这诡异而又震撼的画面。这意味着他们对玄天文明的探索,终于从观察遗迹和现象,进入了与其核心智能(哪怕是残留的)互动的关键阶段。
那个模糊的虚影——娥皇——静静地“站”在时寒锋面前,无法感知其目光,却仿佛正在凝视着第一个抵达此地的异星来访者。
她没有开口,但那股蕴含着星系级加密信息的轴子振动,如同无声的洪流,充斥了整个空间,等待着被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