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太阳把院子晒得发烫,唯有菜畦边的番茄架下透着点阴凉。乐乐刚走到田埂,就被一抹亮眼的红晃了眼——之前挂着的绿番茄,如今已有大半转了红,像一串串小灯笼挂在绿叶间,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番茄香。
“乐乐姐姐!番茄能摘了!”小虎的声音从架后传来,他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底已经铺了层软布,正踮着脚够最高处的一颗红番茄,“王爷爷说要选全红的摘,半红的再晒两天,熬酱才够甜!”
王爷爷这时也扛着竹梯走过来,梯脚上还沾着泥土:“顶上那几颗晒得最透,得用梯子才够得着,”他把梯子靠在架边,伸手摘了颗番茄递给乐乐,“你尝尝,比镇上买的沙瓤多,熬酱不用放糖都甜。”
乐乐咬了一口,汁水瞬间在嘴里爆开,甜中带着微酸,赶紧掏出“救命菜笔记”,在新的一页画下挂满红番茄的架子,旁边标注:“六月十五,采摘红番茄,熬制番茄酱。”小虎凑过来,在旁边画了个冒着热气的砂锅:“我负责看火!上次熬樱桃酱我就帮张婶搅过锅,这次肯定不会糊!”
正说着,张婶提着个陶瓮走了进来,瓮口盖着干净的纱布。“我把去年的空酱罐都洗干净晒好了,”她把陶瓮放在石桌上,“熬好的酱得趁热装罐,封严实了能放一整个冬天,到时候煮面条、拌凉菜都能用。”陈奶奶也端着个竹筛过来,筛里是刚洗好的生姜和大蒜:“熬酱得放点姜蒜去涩,我都切好末了,等会儿直接下锅就行。”
乐乐赶紧在笔记上添了“姜蒜末去涩”“陶瓮密封”两个小标注,刚画完,就听见山里奶奶的声音:“薄荷水熬好了!”她端着个大瓦盆出来,盆里飘着薄荷叶,凉丝丝的气息瞬间驱散了暑气,“熬酱得站在灶台边,先喝点薄荷水解解暑,别中暑了。”
小虎捧着薄荷水喝了大半碗,忽然想起什么,跑回屋里翻出手机:“我得给爸妈拍红番茄!他们说下周就回来,到时候能一起装酱罐,还能吃番茄炒鸡蛋!”他蹲在番茄架旁,对着满架的红番茄拍了好几张,还特意把石桌上的陶瓮和姜蒜末也拍进去,举着手机给大家看:“爸妈说回来还带新磨的辣椒面,到时候能做番茄辣酱!”
太阳渐渐西斜,竹篮里的红番茄已经堆得冒了尖。王爷爷把最后一颗番茄摘下来,放进篮里:“明天一早开始熬酱,赶在太阳大之前把酱装罐,”他看着满架的番茄,笑着说,“今年的番茄收成好,除了熬酱,还能晒点番茄干,冬天炖肉的时候放几片,香得很。”
乐乐把笔记摊在石桌上,看着上面的红番茄、陶瓮、薄荷水,还有大家添画的砂锅、辣椒面,忽然觉得,这些盛夏的果实,就像酱罐里的香,悄悄酿着日子里的甜。她拿起笔,在空白处画了一排装满番茄酱的陶瓮,旁边写着:“夏天的酿,是满架的红番茄,是滚烫的酱砂锅,是和大家一起等着的、藏在罐子里的冬日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