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带了些凉意,吹得院角的桂花树簌簌落了些细碎的黄花。乐乐刚把“救命菜笔记”摊在石桌上,就看见小虎抱着个竹筛跑过来,筛里摊着切成片的番茄,橙红的果肉在阳光下晒得微微发皱,还飘着淡淡的果香。
“王爷爷说今天晒番茄干正好!”小虎把竹筛放在石桌上,指着屋檐下挂着的豌豆干,“你看,上次晒的豌豆干都干透了,奶奶说等冬天炖腊肉,放一把进去特别香!”话音刚落,王爷爷就提着个布袋子走过来,袋子里装着饱满的糯米,“今年的新糯米收了,我挑了些颗粒大的,等下个月天气再凉点,就能磨粉做年糕了。”
乐乐赶紧掏出笔,在笔记上画下晒着的番茄干和装糯米的布袋子,旁边标注:“八月十二,晒番茄干,选新糯米备年糕粉。”小虎凑过来,在旁边画了个举着石磨的小人:“我帮爷爷推磨!上次磨玉米粉我就推过,这次肯定能磨出细粉!”
两人刚把另一筛番茄干摆好,院门外就传来张婶的声音,她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刚炒好的南瓜子,还冒着点热气。“后院的南瓜熟了,剥了些籽炒了,”张婶把篮子放在桌上,“你们晒番茄干的时候,抓一把嗑着,解闷!李叔说上次答应的酸豆角,我装了两罐,等会儿给你们送过来,冬天配年糕吃正好。”
乐乐眼睛一亮,赶紧在笔记上添了“南瓜子”“酸豆角配年糕”两个小标注,刚画完,陈奶奶就端着刚蒸好的南瓜糕从屋里出来,糕香裹着南瓜的甜意飘满院子:“刚蒸好的南瓜糕,用的就是新收的南瓜,你们尝尝,软乎乎的。”她给每人递了一块,又指着屋里:“山里奶奶在煮红枣水,说秋天干燥,喝着润嗓子。”
小虎咬着南瓜糕,忽然想起什么,跑回屋里翻出手机:“我得给爸妈拍番茄干和糯米!他们说国庆回来,到时候能一起做年糕,还能吃番茄干炖腊肉!”他蹲在竹筛旁,对着番茄干和糯米拍了好几张,还特意把笔记里的新标注也拍进去,举着手机给大家看:“爸妈说回来还带些核桃,到时候能加在年糕里,更香!”
山里奶奶端着红枣水出来,倒在粗瓷碗里,红色的红枣浮在水面,甜香混着热气驱散了凉意。“等年糕粉磨好,咱们先做些小的桂花年糕,”她喝了口红枣水,笑着说,“去年的桂花还剩些,撒在年糕上,蒸出来满屋子香。”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光洒在晒着的番茄干上,把果肉染成了暖红色。乐乐把笔记摊在石桌上,看着上面的番茄干、糯米、南瓜糕、桂花年糕,还有大家添画的石磨、核桃,忽然觉得,这些初秋的准备,就像藏在时光里的甜,悄悄等着冬日的兑现。她拿起笔,在空白处画了盘冒着热气的桂花年糕,旁边写着:“秋天的忙,是晒在院里的果干,是备好的新糯米,是和大家一起盼着的、裹着桂香的年糕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