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王宁刚到酒吧,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关东煮香味。他顺着香味走到后厨,看到新来的小吃师傅正在往锅里加萝卜和海带,白色的热气裹着鲜香,一下子驱散了清晨的凉意。“张师傅,今天的食材都是新鲜的吧?”王宁走上前,看着锅里翻滚的关东煮,忍不住问。
张师傅是赵鹏找的新供应商推荐的,之前在一家连锁餐饮店做过小吃,手艺很扎实。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王老板放心,萝卜是今天凌晨刚从菜市场进的,海带是干海带泡发的,鱼丸和虾丸都是品牌货,有质检报告,绝对新鲜。”说着,他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叠质检报告,递给王宁看。
王宁接过报告,翻了几页,确认没问题后,才放心地点点头:“那就好,咱们做小吃,最重要的就是新鲜,不能让客人吃了不舒服。对了,昨天客人提的烤玉米,你能做吗?”
“能!”张师傅拍了拍胸脯,“我以前在店里做过烤玉米,用蜂蜜和黄油腌过,烤出来又香又甜,客人都爱吃。我今天带了玉米过来,等会儿就能烤,您尝尝?”
王宁笑着答应,转身走出后厨时,正好碰到赵鹏提着一个塑料袋进来,里面装着几瓶无香型护手霜。“宁哥,护手霜买来了,我看了成分表,没有添加剂,敏感肌也能用。”赵鹏说着,把护手霜递给王宁,又从另一个袋子里拿出几个白色的陶瓷盒子,“我还买了这个盒子,用来装护手霜,放在洗手间里,看着干净又好看。”
王宁拿起一个陶瓷盒子,上面印着淡淡的兰花图案,确实很精致。“你想得真周到。”他笑着说,“赶紧让保洁阿姨把护手霜装进去,每个洗手间放一个,再贴个标签。”
赵鹏赶紧应下来,转身去找保洁阿姨。王宁走到前台,看到阿哲正在调试新的鸡尾酒,透明的酒杯里装着淡绿色的液体,上面漂浮着一片薄荷叶,看起来很清爽。“这是什么酒?”王宁走过去,好奇地问。
“宁哥,这是我新研发的‘青柠气泡’,度数低,带点青柠的酸味,适合配关东煮吃。”阿哲说着,递了一杯给王宁,“您尝尝,要是觉得酸,我再加点糖浆。”
王宁接过酒杯,喝了一口,青柠的清爽和气泡的刺激在嘴里散开,确实很解腻,配关东煮正好。“不用加糖浆,这个酸度刚好。”他放下酒杯,“今天就把这款酒加到菜单里,跟关东煮套餐搭配,再便宜两块钱,吸引客人点。”
阿哲赶紧记下来,转身去更新菜单。王宁看着团队里每个人都忙碌又有序,心里很欣慰——以前他总担心自己考虑不周全,现在有了大家的帮忙,不管是小吃还是酒水,都能做得越来越好。
到了晚上七点,酒吧里已经坐满了客人。张师傅做的烤玉米刚端出来,就被一抢而空。一个穿牛仔外套的男生拿着烤玉米,一边啃一边对同伴说:“这烤玉米也太好吃了,比我在夜市上买的还香!”
同伴赶紧也点了一份,还加了一份关东煮套餐。服务员把套餐端上来时,顺便递了一张粉色的便签:“要是您对我们的小吃有什么建议,欢迎写在便签上,投到前台的意见箱里。”
男生接过便签,笑着说:“建议就是多做几样!比如烤鸡翅、烤鱿鱼,我肯定常点。”
服务员赶紧把这话记在小本子上,转身就告诉了赵鹏。赵鹏把建议记在汇总表上,心里琢磨着,下次可以跟张师傅商量,再加些烤串类的小吃,满足客人的需求。
王宁在卡座间巡视时,看到一个女生正在洗手间门口涂护手霜。女生看到王宁,笑着说:“老板,你们这护手霜真好用,我刚才洗完手,手干得难受,涂了这个就好多了。”
“您满意就好。”王宁笑着说,“要是用完了,记得跟服务员说,我们会及时补充。”
女生点点头,又说:“我上次提的包厢灯光太暗,你们也改了,现在拍照特别好看,我昨天还发了朋友圈,好多朋友都问我这是哪家酒吧呢。”
王宁心里一喜,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灯光调整,还能带来新的客源。“谢谢您帮我们宣传,要是您的朋友来,报您的名字,还能送一杯‘青柠气泡’。”他笑着说。
女生听了更开心了,说以后会常带朋友来。王宁继续往前走,看到两个老人家坐在靠窗的卡座里,面前放着两杯“青柠气泡”和一份关东煮。老人家一边吃一边聊天,脸上带着笑容,看起来很惬意。
他走过去,轻声问:“叔叔阿姨,您二位觉得这里怎么样?要是有不舒服的地方,跟我说。”
阿姨笑着说:“挺好的,音乐不吵,座位也舒服,这关东煮热乎乎的,吃着暖和。我儿子带我们来的,说这里服务好,果然没骗我们。”
叔叔也点点头:“是啊,我们以前总觉得酒吧是年轻人去的地方,没想到这么适合我们老年人,以后有空,我们自己也会来坐坐。”
王宁听了,心里暖暖的。他一直觉得,酒吧不应该只是年轻人的聚集地,也应该是所有人放松的地方。现在看到老人家在这里吃得开心、玩得舒服,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到了十点多,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吧台前也排起了队。阿哲和几个调酒师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都带着笑容。王宁走到吧台后面,帮忙递杯子时,听到一个常客对阿哲说:“阿哲,你们这小吃越来越多了,酒水也越来越好喝,我都快把这里当成食堂了。”
阿哲笑着说:“那您常来,我们还能给您打折呢。”
常客点点头,又说:“对了,我昨天投了意见信,说希望你们能加个充电宝,没想到今天就有了,你们这效率也太高了!”
王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前台旁边多了两个共享充电宝机柜,是赵鹏今天下午刚装的。他心里暗自庆幸,还好团队里的人都能及时落实客人的意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回头客。
凌晨一点,酒吧打烊后,王宁和团队里的人一起收拾卫生。赵鹏拿着当天的汇总表走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宁哥,今天的营业额比昨天多了五百多块,其中小吃和套餐占了三成,比之前翻了一倍!还有,今天收到了十三封意见信,全是夸咱们的,只有一个客人说希望咱们能延长营业时间,到凌晨两点。”
王宁接过表格,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心里也很高兴。“延长营业时间的事,咱们再看看。”他想了想说,“现在员工每天都忙到凌晨一点,要是再延长,大家会累坏的。等以后招到新员工,再考虑延长时间。”
赵鹏点点头,又说:“张师傅刚才跟我说,他想再加点烤串类的小吃,比如烤鸡翅、烤鱿鱼,还想做些甜品,比如焦糖布丁,配酒吃正好。”
“可以啊!”王宁眼前一亮,“你让张师傅列个清单,明天咱们一起商量价格和口味,尽快推出来。另外,你再联系一下做杯子的厂家,订一批带咱们酒吧Logo的保温杯,冬天快到了,客人要是想打包热饮,用保温杯装着,不容易凉。”
赵鹏赶紧记下来,转身去跟张师傅说。阿哲走过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宁哥,今天的‘青柠气泡’卖得特别好,一共卖了三十多杯,好多客人都说下次还要点。”
“那就好。”王宁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再研发几款适合冬天喝的热饮,比如热红酒、热可可,这样冬天客人来,也能喝到暖和的东西。”
阿哲点点头,说已经有想法了,过两天就能调试出来。王宁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觉得,所谓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身边有一群愿意跟你一起努力的人,还有一群愿意支持你的客人。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温水,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只要继续听客人的意见,继续改进服务,“夜色酒吧”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