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短暂而奇特的未知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黄金庭院激起了层层涟漪。
尽管维尔薇的工坊依旧是研究的核心,但紧张而有序的准备氛围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庭院乃至圣芙蕾雅学园。
经过不眠不休的数据分析与模型推演,维尔薇最终锁定了信号源的大致区域——并非之前发现“摇篮”遗迹的马里亚纳海沟,而是位于北大西洋深处,一片被称为“先锋者海岭”的复杂海域。那里海底地形崎岖,遍布海山与裂谷,地质活动相对活跃,在过往的勘探记录中也被标记为存在多处不明能量读数。
“一个范围,半径约二十公里的区域,”维尔薇在主控光屏上展示着三维海图,闪烁的红点位于一片密集的海底山脉之中,“信号特征与已知崩坏能反应堆或前文明标准遗迹能量签名均不匹配,更像是一种……自然生成,但又带着某种规律性的脉动。它处于极低活性状态,周期难以精确捕捉。”
这个结果让众人稍稍松了口气,至少不是直接指向另一个如同“摇篮”般危险的行星级系统。但未知,本身就意味着风险。
“先锋者海岭……深度在三千米到五千米之间,环境比万米海沟稍好,但水文情况复杂,洋流多变。”爱茵斯坦迅速调出该区域的资料,“逆熵的‘海渊之瞳’号足以胜任此次勘探任务,但导航和稳定驻留将是挑战。”
“无论如何,我们有了目标。”泉清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制定计划,尽快出发。”
命令下达,整个系统立刻高效运转起来,但这一次,准备工作的重心并不仅仅局限于维尔薇的工坊。
在训练场内,琪亚娜正在进行水下适应性训练。
特制的抗压训练服勾勒出她矫健的身姿,她在模拟强洋流的水槽中灵活穿梭,双枪不时点射,校准着在水压和阻力影响下的射击精度。“哼哼!这点水流可难不倒我!”她抹了把脸上的水珠,语气充满自信,但眼神深处却比以往多了几分专注。她知道,深海不是游戏场,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布洛妮娅则安静地坐在指挥中心的角落,重装小兔悬浮在她身边,庞大的数据流在她面前的多个光屏上划过。
她正在利用学园的超级计算机,对“先锋者海岭”的地形数据、历史洋流记录以及维尔薇提供的信号特征进行综合模拟,试图预先标记出可能的安全航线与潜在危险区域。她的表情一如既往的缺乏波动,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显示着运算的复杂与艰巨。
芽衣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仓库与临时装备调配点之间。
她细心清点着探索队所需的各类物资——从高能营养剂到应急医疗包,从水下照明设备到通讯中继浮标。她还特意准备了一些耐储存的糕点,用独立的防水密封盒装好。“深海下面很冷,需要补充热量的时候,希望能让大家想起一点温暖的味道。”她温柔地对负责后勤的队员解释道,周到细致的准备让人安心。
就连小识也难得安静地坐在符华旁边,看着众人忙碌,撇撇嘴道:“怎么感觉我们总是在给前文明‘擦屁股’?他们当年到底留下了多少烂摊子?”
符华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反驳,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作为亲历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前文明的辉煌与绝望,以及留下的遗产是何等的庞大与难以处理。
德丽莎和塞西莉亚统筹全局,协调着圣芙蕾雅与逆熵、天命残余力量的资源对接,确保后勤支援万无一失。奥托虽然未曾直接露面,但一批性能卓越的深潜探测器和高强度魂钢缆绳被悄然送达,附带的只有一句简短的留言:“愿诸位武运昌隆。”
维尔薇的工坊依然是技术核心,但她不再需要不同人格激烈切换来应对难题。在明确了目标后,她展现出了天才工程师恐怖的高效。
改良的深潜探测器、加强版的声呐阵列、针对未知能量场的便携式抑制器……一件件装备以惊人的速度被设计、制造、调试完毕。她甚至抽空给“海渊之瞳”号的主推进器做了一个小小的“优化”,据驾驶员反馈,动力响应提升了至少百分之十,只是启动时会发出一点“像是猫咪被踩到尾巴”的奇怪声音。
出发前夜,灯火通明,却并不喧闹,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氛围笼罩着这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深海探索做着最后的准备。
泉清和凌再次检查着彼此的装备,动作默契,无需多言。她们站在别墅的露台上,望着被灯火映照的庭院和远处黑暗的海面。
“这次,似乎没有明确的目标。”凌的声音低沉。
“嗯,”泉清应道,目光悠远,“但正因如此,才更要去确认。不能让任何微小的可能,演变成未来的危机。”
凌微微颔首,手轻轻按在刀柄上。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坚定的回答。
次日黎明,“海渊之瞳”号静卧在专用码头上,流线型的暗色舰体反射着冰冷的光泽。探索队成员齐聚码头,进行最后的行前确认。
“记住,”爱茵斯坦通过通讯器做最后叮嘱,“保持通讯畅通,遭遇任何计划外情况,优先保证安全撤离。”
“嗯。放心吧,有我。”泉清代表众人回应。
登舰,舱门闭合。伴随着低沉的引擎轰鸣,“海渊之瞳”号缓缓驶离码头,劈开平静的海面,向着那片隐藏着未知回响的北大西洋深渊,坚定地驶去。
岸上,爱莉希雅用力挥着手,直到潜航舰的轮廓消失在视野中。
她转过身,对身边的维尔薇和留下的人露出一个灿烂却带着一丝牵挂的笑容:
“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就在这,等着她们带着新‘故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