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昨儿答应了尤三姐,待单独为她们姐妹置办好宅邸后再行纳妾之礼。
李洵便暂且按捺住,未急着采摘这对并蒂莲花。
纳妾之仪本就不比迎娶正妃、侧妃那般繁琐郑重,甚至连夫人的排场都没有。
亲王若是纳夫人,至少也要摆酒宴请些有头有脸的亲朋好友到场见证一下。
至于姬妾,那纯粹看心情和喜爱程度来定。
特别宠爱的姬妾倒是可以请些朋友,就在府里摆几桌热闹一下。
譬如北静王水溶纳妾时,就曾邀请宝玉那些世家子弟过府吃几杯酒。
纳姬妾只简单将新房布置得喜庆些,新娘子静坐房中,等候新郎官前来洞房也就完事儿了。
虽说李洵身强体健,正值龙精虎猛之年,但养生之道趁早总无坏处。
是以第二日清晨用膳。
自不免进补了些以形补形的羹汤膳食。
秦可卿只用了小半碗碧粳米粥。
她瞧见自家王爷面前那盅用料十足,热气腾腾的大补炖品,脸儿不由得微微泛红。
心下暗忖,王爷本就那般骁勇善战,如今还进补这些。
晚间还不知要如何折腾那些小蹄子。
思及此。
身上竟有些燥热起来。
可她一抬手,抚上自己开始长肉的腹部,想到腹中胎儿。
那点情思便立刻被母性的谨慎取代,瞬间清心寡欲了许多。
李洵刚用清茶漱了口,外头便有小丫鬟禀报,说是薛姑娘将上月的账目整理好送来了。
秦可卿闻言便要起身出去接待,李洵忙伸手轻轻按住她的肩头,笑道:
“你且安心用你的粥,吃饱了略歇一歇再去园子里散步消食。
孤让宝钗把账本放在外间便是。”
说罢,他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出了内室。
见薛宝钗正捧着一叠账册,娴静地立在廊下,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端庄丰润一如往昔。
“王爷。”
见李洵出来,宝钗微微屈膝行礼。
李洵点了点头,道:“有劳你了,随孤到堂屋客厅叙话吧。”说着,便引着宝钗往隔壁的客厅走去。
宝钗不疑,只当是李洵体贴秦可卿,要亲自过目后宅的庶物。
待二人进了客厅,晴雯奉了两杯茶来便识趣地退了出去,并且轻轻放下了门帘。
屋内只剩二人。
李洵立刻伸手将薛宝钗揽入怀中。
宝钗猝不及防,轻呼一声,手中账册险些滑落,忙用一只手抵住他胸膛,垂下眼睑低声道:
“王爷,青天白日的,这,这如何使得?宝钗此来是有正经账目需与可卿姐姐过目。”她语气虽稳,但那微微泛红的耳根却泄露了几分羞意。
李洵一面不依不饶地将她搂得更紧,低头欲寻那芳唇,一面低声笑道:
“什么正经事,能紧要过孤与你此刻亲近?
你素日里面子重,性子又稳,从不似旁人那般主动与孤亲热。
孤心里念着你,偏你总躲着。如今好不容易得了空,姑娘们都不在,正好让孤好生只疼你一个。”
他深知宝钗性子内敛,若他不主动,她便能将那份情意深埋心底。
直至天荒地老,绝不轻易表露。
况且日日见着自己与黛玉、昭宁、可卿她们蜜里调油,宝钗心中岂能毫无波澜?
女子心思最是细腻。
她说不要,那就是要了……
嘴上不说,心里怕是早已记了一笔,需得找机会适当抚慰。
果然。
薛宝钗虽仍是一副抗拒闪躲的姿态,口中连道,不可、于礼不合,但被李洵坚实的手臂环住,身子便不由自主地软了半边。
那推拒的力道也渐渐弱了下去,化作一种欲语还休的柔顺。
待李洵终于噙住那两瓣樱唇,细细品尝,宝钗起初尚是紧守牙关,不过片刻,那丁香粉嫩便似有了自己的主意。
良久。
李洵才略略放开她。
宝钗早已是嘘嘘带喘,云鬓微松,玉颊生晕,好一会儿才匀顺了气息。
她抬手理了理鬓角,嗔怪地看了李洵一眼,那眼神似怨似羞,低声道:
“这青天白日的,往来俱是人眼,王爷也忒,忒孟浪了些。”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却并无多少真正的恼意。
“孤与自己的女人亲近,何须避讳旁人眼光?”
李洵不以为意,伸手替她将一缕散落的发丝仔细抿回耳后。
“早晚是孤府里的人,提前讨些利息,也不算逾矩。”
他顿了顿,看着宝钗水润的眸子,许诺道:
“待你母亲和兄长上京,孤便风风光光地将你迎进门,断不会委屈了你。”
这等承诺于他而言,自是张口便来。
李洵说着,又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坏笑:
“待你过了门,便不必再忧心什么未婚先孕,而坏了名声。
孤也不必浪费在外头,能名正言顺地在你这儿安营扎寨。
依你这般宜男益嗣的好身段,早晚能为孤开枝散叶,三年抱俩亦非难事。”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宝钗丰腴匀称的身姿。
这露骨无比的浑话,薛宝钗岂能听不懂?
薛宝钗脸蛋轰地一下,比方才亲吻时更红更烫,臊得她心口怦怦直跳,呼吸都急促起来。
她下意识地便想从随身的荷包里取那冷香丸来压一压这燥热。
手刚抬起,却又觉得此举更显心虚,只得强行按下。
饶是她素日稳重。
此刻也被这混账话激得失了三分方寸,竟举起那绵软无力的粉拳,往李洵肩头轻轻捶了一下,罕见的娇嗔薄怒道:
“王爷!休要再说这些没脸没皮的话来折辱人。
“这怎是折辱?”
李洵故意板起脸,随即又哈哈一笑,目光在她周身流转。
“孤这是实话实说,瞧你这通身的福气,一年一个都使得。”
薛宝钗听他越说越不像样,羞恼得再也听不下去,转身便欲逃离这是非之地。
奈何李洵眼疾手快,稍一伸手,便又将她带回怀中,不由分说地又是一阵耳鬓厮磨,上下其手。
直弄得宝钗钗环斜坠,衣领微敞,罗裙皱乱,周身发软,气喘吁吁…………
正在意乱情迷之际。
窗外廊下似乎有人影晃动,伴着细碎的脚步声。
薛宝钗猛地一个激灵,回过神来用尽力气将李洵推开。
她慌忙背转身手忙脚乱地整理着凌乱的衣衫和发髻,努力恢复那端庄持重的模样。
“王爷……账册……宝钗先告退了。”她声音犹自带着慌乱的颤抖,生怕被丫鬟看出端倪,低着头,快步离开了客厅。
李洵看着她略显仓惶的背影,回味着指尖残留的温软滑腻,不由笑了笑。
想着今日还需出门办理正事,便也收敛了心神,整了整衣袍。
拿帕子揩了揩手上的水光,扬声吩咐门外候着的太监备轿。
待到了王府大门内的院子,下了轿又命傅义牵来坐骑。
翻身上马后,李洵才面色一正,对傅义道:
“你可知这京城之内,共有多少间书院?”
傅义抱拳回道:“回主爷,卑职平日不甚关注此事。
想来各间书院都需在礼部登记造册。
卑职这便派个得力的兄弟,快马去礼部衙门为王爷查询清楚。”
李洵颔首:“嗯,问明白了,让他直接到国子监附近的房牙行寻我们。”
说罢,一勒缰绳,骏马扬蹄,朝着京城文人汇聚之地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