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郊外,一处由“夜莺”提供的废弃仓库内。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灰尘和一丝紧张的气息。被绑架的女孩索菲亚躺在简易医疗床上,依旧处于镇静剂带来的昏迷中,生命体征由“夜莺”远程监控着。雷炎和海狼则死死盯着那台静默的加密通讯终端,等待着一百海里外,“海妖”平台上的安保主管“黑章鱼”做出决定。
紧张等待:绑架胁迫已发出,等待平台安保主管“黑章鱼”的回应,决定行动成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如同煎熬。雷炎的左眼因持续的系统运算和神经紧绷而隐隐作痛,海狼则焦躁地擦拭着手中的武器。
突然!
终端屏幕亮起,一条经过多重加密和跳转的信息终于传回!没有语音,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和一个数据附件:
【附件:平台IFF临时识别码(有效期:下一次主发电机切换周期,约72小时)。
【警告:平台近防系统已升级,声呐阵列‘海神之耳’灵敏度极高,可识别非标准舰船声纹。空窗期无效。
【我的女儿必须活着接受治疗。否则,你们会后悔出生。】
胁迫成功:黑章鱼妥协,提供了关键的IFF临时识别码,但警告平台有声呐升级,接近仍极困难。
IFF识别码到手!这是突破平台防御的关键钥匙!但“海神之耳”声呐的警告,如同一盆冰水浇下。这意味着,即使有识别码伪装成“友方船只”,他们这艘老旧的渔船发出的独特噪音,也会在靠近时立刻被识别为异常,从而触发警报。
“声呐!妈的!”海狼狠狠啐了一口,“这玩意比雷达还难骗!我们这破船的动静,隔着二十海里就能被它当靶子标出来!”
新难题:获得IFF码解决了身份识别问题,但渔船独特的噪声特征无法伪装,会被新型声呐轻易识破。
雷炎眉头紧锁,再次连接系统。
系统指令:分析“海神之耳”声呐技术参数,寻找可用的声学伪装或干扰方案。
检索中,“海神之耳”为主动\/被动复合声呐,工作频段宽,抗干扰能力强。常规声学伪装(如气泡幕)效果有限。需匹配特定环境背景噪音或进行精准声纹模拟。
模拟方案:模拟大型商船声纹数据不足,无法实现。模拟海洋背景噪音,需要超大功率扬声器,当前条件不具备。
结论:常规声学规避方案不可行。
系统分析:系统判定常规声学伪装手段在当前条件下无法实现。
难道要放弃?好不容易拿到了IFF码!雷炎不甘心,目光扫过仓库角落,落在那台连接着索菲亚生命体征监测仪的便携式扬声器上——那是“夜莺”留下,用于必要时播放安抚音乐或医疗指令的。
就在这时,一个极其微弱、仿佛来自遥远虚空的声音,如同丝线般,轻轻牵动了雷炎的神经。
异常感应:雷炎感受到一丝极其微弱的、非听觉传来的精神波动。
是清羽?
尽管相隔万里,尽管她深陷昏迷,但那源于血脉和“灵犀”的微弱连接,似乎感应到了兄长面临的绝境。一段破碎的、带着孩童般直觉的意念碎片,跨越了空间,传递过来:
“声音,大海的声音鲸鱼,在唱歌躲进去。”
灵犀传递:昏迷中的陆清羽凭借本能与血脉联系,向雷炎传递了一个模糊的提示——利用鲸鱼叫声。
鲸鱼?唱歌?躲进去?
雷炎猛地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他明白了!清羽的意思是利用鲸鱼群发出的复杂鸣叫声作为天然的声学掩护!大型鲸类(如长须鲸、座头鲸)的叫声低频、响亮、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覆盖和扭曲船只的推进器噪音,是欺骗声呐的完美“迷彩”!
灵感迸发:理解陆清羽的提示,计划利用鲸鱼群的自然叫声作为声学掩护,规避声呐探测。
“海狼!这片海域,现在有没有大规模的鲸群迁徙路线经过?特别是会长时间鸣叫的种类!”雷炎急声问道。
海狼被问得一愣,思索片刻后答道:“有!这个季节,正好是座头鲸从地中海东部向大洋迁徙的时候,会经过黎巴嫩以西海域!它们叫起来动静很大,能传很远。”
可行性确认:目标海域当前确有鲸群(座头鲸)活动,其叫声特性符合掩护要求。
“就是它了!”雷炎立刻对系统下达新指令。
系统指令:检索座头鲸鸣叫声谱数据库,分析其声学特征,与“卡西姆号”渔船噪声频谱进行比对,计算最佳切入点和掩护策略。
分析中,座头鲸鸣叫主频段在20-200 hz,持续时间可达30分钟,声源级高达180 db。可有效覆盖渔船主要噪声频段(100-500 hz)。
策略生成:需精确预测鲸群位置与鸣叫周期,将渔船航行轨迹与鲸群移动路径重合,并确保在接近平台关键阶段处于鲸鸣活跃期。
需要输入:当前鲸群精确位置与行为预测。
战术生成:系统计算出利用鲸鸣掩护的具体技术要求,需要鲸群实时数据。
“我们需要实时鲸群追踪数据!”雷炎看向海狼,“有办法搞到吗?”
海狼面露难色:“这种数据,只有大学海洋研究所或者环保组织的监测船才有。黑市搞不到。”
雷炎目光一凝,看向加密终端。他快速操作,再次接通了与“黑章鱼”的频道,直接发送信息:
【我们需要目标海域未来48小时内,座头鲸群的实时声学监测坐标与活动预测。你有权限访问海洋环境监控系统。这是救你女儿的附加条件。】
再次胁迫:雷炎再次胁迫黑章鱼,要求其利用职务权限提供实时鲸群活动数据。
几分钟后,一份带有以色列海洋研究所标志的加密数据包传了过来,里面详细标注了未来两天内,一群数量约二十头的座头鲸的预测路径、预计鸣叫高峰期甚至主要个体的声纹特征!
数据获取:成功通过黑章鱼获得精确的鲸群活动预测数据。
“全齐了!”雷炎将数据导入系统,快速生成了一条全新的、大胆至极的接近航线。
最终计划:整合IFF码、鲸群掩护航线、巡逻空窗期,形成完整的突袭方案。
航线显示:“卡西姆号”将提前抵达鲸群预测路径的下游,关闭大部分发动机,以最低噪音漂流。当鲸群鸣叫达到高峰时,利用其巨大的自然声响作为掩护,启动引擎,沿着鲸群移动的方向,借助声学“阴影”,悄然逼近“海妖”平台。IFF码确保雷达识别为“友方”,鲸鸣则欺骗了“海神之耳”声呐。
行动方案:利用鲸群鸣叫作为声学掩护,在声呐监测下实现隐蔽接近。
“疯子,真是疯子...”海狼看着这条匪夷所思的航线,喃喃道。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雷炎没有理会,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那个代表三号平台的红点上。
这一次,他将不再依靠钢铁与火药,而是借助自然的伟力和妹妹跨越时空的指引,向那座罪恶的蜂巢,发起无声的突袭。
战术特点:本次行动的核心将依赖于自然生态(鲸群)与超自然感应(灵犀)的结合,极具创意与风险。
鲸歌为号,暗夜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