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那未知存在附身的“孙小宝”,行走在山林间的姿态,与逃荒时的虚弱判若两人。他的脚步稳健而有力,踏在布满落叶和碎石的山路上,几乎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仿佛身体没有了重量。他的速度并不快,但步伐之间没有丝毫犹豫,方向明确得可怕,仿佛脑海中烙印着一幅无比精确的地图。
孙福夫妇拼尽全力才能勉强跟上。孙福还好些,毕竟常年劳作,有些脚力;孙王氏本就身体虚弱,又担惊受怕,此刻更是气喘吁吁,好几次差点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绊倒。他们不敢跟丢,那穿着深色寿衣的背影,在昏暗的林间光影中,如同一个引路的鬼魅,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他们离开了任何看似人迹的小径,直接钻入了密林深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只有零星的光斑透过浓密的枝叶投射下来,使得林间光线幽暗,气氛压抑。脚下是厚厚的、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腐殖质层,踩上去软绵绵的,散发出泥土和腐烂植物的混合气味。藤蔓如同一条条潜伏的蛇,不时地缠住他们的脚踝。
“孙小宝”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灵活地穿梭于树木之间,绕过深不见底的溪涧,跨过横倒的枯木,动作流畅得不像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更像是一个……习惯了山野行走,或者对这条路熟悉到闭着眼睛都能走的人。
途中,他开始断断续续地念叨一些话语。声音依旧是孙小宝的嗓音,但语调却充满了文人的迂腐和一种积郁已久的愤懑。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他喃喃低语,像是在咀嚼着诗句中的苦涩,语气里充满了怀才不遇的苍凉。
过了一会儿,他又像是被什么刺激到,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明显的恨意:“家门不幸……豺狼当道……明珠蒙尘,斯文扫地……可恨!可恨至极!”
偶尔,又会化作一声长长的、令人心碎的叹息:“可叹……吾一生心血,付诸东流……沉冤如海,何日得雪……”
这些零碎的话语,拼凑出一个模糊却又清晰的形象:一个读书人,一个有才华却遭遇不幸、含冤而死的读书人!孙福夫妇听得心惊胆战,却又不敢打断。孙王氏几次忍不住,哭着上前想去拉儿子的胳膊,试图用亲情唤醒他:“小宝!我的儿!你醒醒!你看看娘!你别念了,我们回家,我们回家好不好?”
然而,回应她的,是“孙小宝”极其不耐烦地甩手,以及冰冷的斥责:“妇人之见!聒噪!吾沉沦百年,今日方得一线契机,魂归故里,岂容尔等延误?尔等既为……呃……”他似乎卡顿了一下,像是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最终生硬地说道:“……仆从,紧随其后便是,休得多言!”
仆从?孙福心中一片冰凉。这附身的鬼魂,竟然将他们夫妻视作奴仆!他看着儿子那被操控的、不断吐出怨毒之语的背影,又是心痛,又是恐惧,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们现在到底在哪里?这个“东西”要带他们去往何处?难道真的要跟着他去那所谓的“钟鸣鼎食之家”?那会是阳间的宅邸,还是……阴间的坟冢?
越想越怕,脚下的路却仿佛没有尽头。周围的景色越来越荒凉,人烟的痕迹彻底消失,连猎户或樵夫踩出的小径都看不见了。只有无尽的树木、嶙峋的怪石,以及不知名鸟兽发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啼叫。
就在孙福夫妇几乎要被绝望吞噬,感觉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前方的山林小径转弯处,一位道人,飘然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那道人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清澈而深邃,如同古井寒潭。他身着青布道袍,洗得有些发白,但却纤尘不染。头挽道髻,插着一根普通的木簪。手持一柄拂尘,麈尾雪白,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摆动,自有一股出尘之气。他就那样悠然走来,与周围阴森荒凉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人物。
道人的目光掠过狼狈不堪、满脸惊惧的孙福夫妇,最终,定格在了走在前面的“孙小宝”身上。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显然一眼便看出了异常。
孙福如同在无边黑暗中看到了指路的明灯,也顾不得许多,“扑通”一声就跪倒在泥泞的小路上,朝着道人连连叩头,声音嘶哑带着哭腔:“道长!仙长!救命啊!求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儿子!”
孙王氏也跟着跪下,涕泪横流,语无伦次地将如何逃荒、如何破庙避雨、儿子如何误捡寿衣穿上、之后又如何变得言行诡异、执意“归家”的经过,颠三倒四地哭诉了一遍。
那道人静静听完,手捻额下须髯,面色凝重。他走上前,并未立刻去扶孙福夫妇,而是绕着停驻原地、眼神空洞望向前方的“孙小宝”走了半圈,仔细观瞧其面色、眼神以及周身那若有若无的气息。片刻后,他拂尘一摆,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无量天尊。二位施主请起。”
他虚扶一下,继续道:“令郎这是被一件极阴之物裹挟,此灵凭附物而来,怨气凝结,执念深重,已与衣物、乃至令郎气血暂时纠缠。若强行以法力驱赶,恐激起怨灵剧烈反抗,阴阳冲撞之下,最易损伤令郎的魂魄根本,轻则痴呆,重则……魂飞魄散。”
孙福一听,吓得面无人色,连连磕头:“那……那该如何是好?求道长指点迷津!那游魂……口口声声说要回家,可它指的那方向是没人烟的深山老林啊!我儿这一去,岂不是死路一条?”
道人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归家……既是其最深之执念,或可顺其道而行之。堵不如疏,压不如解。眼下唯有先遂其愿,助其了却心事,或能令其怨气平息,自行离去,方是上策。贫道可随行护持,暂安其戾气,并伺机沟通,查明其冤屈根源,再图化解之法。”
道人的话,如同给身处绝境的孙福夫妇带来了一线生机。虽然前路依旧吉凶未卜,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一丝希望。他们连忙再次叩谢,颤巍巍地站起身。
道人不再多言,走到“孙小宝”身边,口中默念玄奥的清净咒语,同时手中拂尘轻轻拂过其头顶、肩头。那“孙小宝”周身原本隐隐散发出的、令人不适的阴戾之气,似乎真的稍稍平复了一些,眼神虽然依旧空洞,但少了几分躁动,他不再催促,而是默默地、继续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一行人,跟随着被附身的少年,在道人的护持下,再次踏上了这条诡异莫测的“归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