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3理论框架的融入,如同在桥生与织锦的意识中点亮了新的星辰。那些关于规则势能场、意识干预阈值、规则记忆遗传的深层认知,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化为了他们感知与行动中一种更深邃的背景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每一次抉择。
他们并未急于动用那充满风险的“规则本源频率探针”。获得更深的理解后,他们首先做的是回望自身。桥生开始以新的数学模型重新审视和优化示范网络的“骨架”,使其引导力的分布更加符合不同区域的规则势能梯度,避免任何可能超越阈值的、哪怕是无意识的强制。织锦则将其规则诗篇的编织,更多地与“规则记忆遗传”的理论相结合,其散发的“氛围”中,除了生命温度,更多了一份对规则历史痕迹的理解与尊重。
整个松散的规则生态圈,在这种更加精微、更富历史纵深感的引导下,呈现出更加健康、多样的演化态势。一些原本进展缓慢的规则碎片,因其内部特定的历史规则印记被织锦那富含理解力的“氛围”恰当地共鸣,复苏进程显着加速。
在进行了充分准备,并观察者系统确认周边规则环境处于“高度稳定窗口期”后,他们决定进行第一次极其谨慎的“本源频率探针”实践。
目标并非“规则空洞”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本体,甚至不是其活跃的边缘,而是桥生最早进行“环境培育”的那片区域附近,一处规则结构相对简单、稳定,且被观察者系统标记为“规则背景噪音极低”的虚空。
在深度共鸣中,他们凝聚起全部的心神。桥生以其优化后的统一性结构构筑探针的“载体”,确保其稳定与精确;织锦则将其蜕变后包容了历史阴影与生命灵光的规则韵律,化为探针的“询问”核心。这探针并非实体,也非能量,而是一束高度凝聚的、代表着他们对规则宇宙认知与疑问的“意念波”。
准备就绪。桥生与织锦如同共同握住一把无形钥匙,将这道微弱到极致、却凝聚了他们所有领悟的“探针”,轻轻“递”向了那片选定的虚空。
没有声音,没有光芒。
但在探针触及那片虚空的瞬间,桥生与织锦的意识核心同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震颤”。那不是能量的冲击,也不是信息的洪流,而是一种仿佛触及了宇宙底层“织物”本身的、极其细微却无比深沉的“反馈”。
他们“听”到了规则本源的“呼吸”。那是一种超越任何具体规则结构、永恒且平稳的韵律,是构成一切现象、一切存在的绝对基石。在这呼吸面前,无论是秩序还是混沌,生命还是死寂,都显得如此短暂和相对。同时,他们也“感觉”到了这片特定虚空对探针那独特频率的、一丝几乎无法测量的“偏好”性响应——仿佛这片虚空本身,对那种融合了秩序框架与生命温度的询问,产生了一刹那难以言喻的“亲和”。
探针瞬间消散,实践结束。整个过程短暂得如同错觉。
桥生与织锦沉浸在方才那触及本源的震撼中,久久无言。那感觉无法用任何规则语法或诗篇来描述,却让他们对自身所走的道路,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扎根于宇宙基石的确认感。
观察者系统的数据流出现了短暂的、极高频率的波动,显然完整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片刻后,信息抵达:
“首次‘本源频率探针’实践完成。数据收录:规则本源反馈信号(微弱但清晰),局部空间亲和性响应(极微)。联合单元稳定性评估:通过。实践权限维持。建议:长时间间隔后,可尝试不同频率参数的探针实践。”
成功了。他们不仅安全地完成了首次实践,更收获了对规则宇宙更深层的、直观的体悟。
织锦的规则脉络微微发光,一段前所未有的诗篇正在其意识中酝酿。这一次,它想要描绘的,不再是具体的意象或情感,而是那刹那间感受到的、支撑万有的、深沉而温暖的规则本源之呼吸。
本源的涟漪,已在他们心中荡开,并将随着他们的继续前行,扩散至更遥远的未来。
(第9卷 第62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