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陈老爹一字一句,将刘彪团伙多年来如何强行收取过帮费、泊船费、平安钱的罪行一一道来。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这些人,稍有不从刘彪便伙同他手底下的人,对我们拳打脚踢,还砸船毁!”
说着,陈老爹撩起他儿子破烂的裤腿,露出那断腿后的伤痕,悲愤道:“青天大老爷!我儿的腿,就是这刘彪亲手打断的!”
“就因为我们少交了他一百文钱的平安钱啊!”
“还有我!我去年冬天被他们推下水,差点冻死!”
“我家的船被他们凿穿过!”
“他们抢过我婆娘准备买药的钱!”
其他船工也纷纷控诉,都是血泪交织的指证。
百姓们群情激愤,窃窃私语变成了愤怒的声浪。
“肃静!”
沅陵知县头上都要冒汗了。
群情激奋的百姓们,那眼神,恨不得把公堂中间的刘彪给生吞活剥了。
他赶紧再次拍响了惊堂木,待堂内稍静,沅陵知县看向张敬之和刘彪,心里无比清楚。
今日这二人是要重判了,若是他轻轻放下,只怕百姓们连他都得一起生吞了。
思及此,沅陵知县加重了语气。
“伪契、假账、分赃供词、百姓血泪控诉……铁证如山!”
“张敬之,你身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刘彪,你横行乡里,恶贯满盈,天理难容!尔等还有何狡辩?!”
面对这环环相扣无可辩驳的证据,张敬之彻底瘫软在地,面无人色,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刘彪那股凶悍之气也终于被彻底打掉,他看着周围怒视他的百姓和船工,瘫在镣铐之中,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沅陵知县与何明风低声交换意见后,正了正衣冠,提笔蘸墨,亲自书写判词,随后朗声宣判,声音传遍公堂内外。
“案犯刘彪,伪造官印、勒索商旅、殴伤民众、威胁证人,数罪并罚,恶行昭彰!依《大盛律》:
一,抄没其全部非法所得,悉数充公!
二,赔偿苦主王掌柜货物损失及医药费五十两!
三,本县初审拟判:当堂重责四十大板!押入大牢,候详文上报省按察使司、刑部,依律判处流刑三千里!”
“行刑!”
沅陵知县掷下火签。
几个差役应声上前,将刘彪拖至堂前。
板子重重落下,刘彪的惨嚎声和百姓的叫好声交织在一起。
这四十大板是“现刑”,知县有权当场执行,以儆效尤。
待行刑完毕,沅陵知县继续宣判。
“案犯张敬之,身为县丞,贪墨国税,勾结恶霸,玩忽职守,罪无可恕!依律:
一,即刻革去县丞之职,削职为民,摘去乌纱!
二,本县将其贪腐渎职之罪,具成文卷,连同案犯一并解送湖广按察使司,提请革除其功名,并追究其刑责!
所有侵吞税银,限期与刘彪一并退赔,充实官库!”
沅陵知县一口气说完,周围百姓无不欢呼雷动。
许多船工更是激动得跪地磕头,高呼“青天”。
看到眼前跪了一地高呼青天大老爷的人,沅陵知县顿时心潮澎湃。
一激动张口便道。
“沅陵渡口,自即日起,此前所有私定规费,无论过帮费、平安钱等,一律作废!”
“敢有再收者,以敲诈勒索论处!”
这说出来之后,更是受到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周围所有人都眼含热泪,感激极了。
张敬之被拖了下去,等待他的将是更高级别衙门的审判。
刘彪也被像死狗一样拖回大牢。
案件虽了,但何明风明白,若只是知县本人口头说说,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张敬之”或“刘彪”。
他转向沅陵知县,正色道:“渡口之弊,在于规纪不立,监管缺失。若不根除,恐死灰复燃。”
沅陵知县一连忙道:“何大人所言极是,下官亦有此虑,还请大人示下。”
何明风对钱谷点头示意。
钱谷上前,将一份墨迹犹新的文书呈上。
“大人,此乃卑职连夜拟定的《沅江渡口管理三则》,请大人与知县大人过目。”
何明风与吴知县一同阅览。
只见其上条理清晰:
一曰官管民监:渡口由县府直接派驻吏员管理,负责税收、秩序。
同时,设立由陈老爹等老船工、以及王掌柜等诚信客商代表组成的船工议事会,有权随时质询管理账目、运作,共同监督。
二曰税银公开:所有商船税银,严格按朝廷定例收取,不得增减。
每日登记,每月汇总明细账目,必须用大字张榜公布于渡口最醒目之处,让每一个船工、客商都能看得见,算得清。
三曰航行定规:制定明确的船只进出港、避让、停泊规则,一切以朝廷颁布的漕运、河防律令为准。
彻底废除刘彪之流私定的任何帮规、过帮费,违者严惩不贷。
沅陵知县看罢,由衷赞道:“妙哉!此法兼顾官府管理与民间监督,公开透明,可谓釜底抽薪之策!下官完全赞同!”
“既如此,”何明风道,“便请大人即刻命人,将此《管理三则》镌刻于坚固木牌之上,立于渡口入口,晓谕所有往来人等,永为定例!”
“下官遵命!”
沅陵知县立刻吩咐主簿衙役去办。
当日午后,一块高大的木牌便矗立在了沅陵渡口。
阳光下,“沅江渡口管理三则”几个大字以及下面详细的条款,清晰可见。
船工和客商们围拢过来,识字的大声念着。
不识字的认真听着,众人脸上都露出了安心和希望的笑容。
陈老爹抚摸着木牌,老泪纵横,对周围的船工们说:“乡亲们!看到了吗?这是青天大老爷何大人给我们立的护身符啊!”
“以后,咱们再也不用受那些恶霸的气了!”
沅江水浩浩北去,何明风站在渡口,看着那块木牌和脸上重现光彩的百姓,心中稍感慰藉。
次日清晨,何明风一行人启程渡江。
得知青天何大人要离开,沅陵渡口的众多船工自发聚集在码头,列队相送。
陈老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沅江鱼羹,颤巍巍地走到何明风面前。
“何大人,这碗鱼羹,用的是咱沅江最新鲜的鱼,是我们所有船工的一点心意!”
“再不会有欺压人的事了!”
“大人一路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