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镇南号。一份来自永安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被皇城司密探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赵佶的御桉前。当赵佶展开这份由陈璘、李宪联名,并附有参战军官联署的详细战报时,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平静,逐渐转为惊讶,继而化为难以抑制的震动与欣喜。
战报中,详细记述了交趾两万禁军携战象来袭,初战因新兵惧象导致失利、营指挥使李宪力战殉国,而后年仅十七岁的都头岳飞临危受命,整顿防务,稳定军心,最终巧设火攻,大破象兵,并果断出击,以少胜多,毙伤俘敌近万,焚毁驱散战象三十余头,自身伤亡远低于敌军的辉煌战绩!
“好!好一个岳飞!好一个岳鹏举!”赵佶忍不住拍桉而起,连声称赞,脸上洋溢着发现瑰宝的兴奋,“临危受命,处变不惊,抚恤士卒,谋定后动,更兼勇猛果决!以五千新军,破两万禁军精锐,焚战象,固后路!此等大功,岂是寻常‘忠勇’可表?”
他激动地在帐内踱步,对侍立一旁的刘光世、呼延庆、韩震等将领道:“诸卿都看看!朕早就说过,此子非池中之物!李宪殉国前能将指挥权交予他,可谓慧眼识珠!岳飞此举,非但保全了永安,稳住了朕的后路与粮道,更是大涨我军士气,大挫李朝锐气!此乃扭转战局之关键一役!”
刘光世接过梁师成递来的战报副本,快速浏览后,亦是满脸震撼,由衷赞道:“陛下圣明,识人于微末!这岳飞,年仅十七,便有如此胆略、谋略与担当,假以时日,必是我大宋擎天之柱!永安之战,打得漂亮!尤其是火攻破象、主动出击之举,堪称经典!”
呼延庆也感慨道:“若非岳飞力挽狂澜,永安若失,我军危矣!此子确有大将之风!”
赵佶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已然有了决断。他看向书记官,斩钉截铁地下令:“传朕旨意!”
帐内瞬间肃静。
“永安守将,神机营第三军第一营都头岳飞,忠勇果毅,智略超群,临危受命,力保城池,以少胜多,功勋卓着!朕心甚慰!特擢升岳飞为神机营三军营指挥使,接替李宪之职,全权负责永安城防务,节制留守所有水陆兵马!”
直接从都头跃升为统辖数千人的营指挥使,这已不是简单的越级提拔,而是破格重用!但帐内众将想到岳飞的战绩,皆觉得理所应当。
赵佶继续口述旨意:“另,为加强永安守备,着即从后勤物资中调拨红衣大将军炮五门,配属足量弹药,由熟悉炮术之工匠及辅兵护送,即刻由云屯港运往永安,归岳飞指挥使用!告诉他,给朕守好永安,这五门炮,便是朕予他的倚仗!”
“再赐岳飞云麾勋章一枚,其麾下有功将士,由岳飞核实战功,报至参谋司,一体从优叙功赏赐!”
“臣遵旨!”书记官笔下如飞,迅速拟写旨意。
赵佶看着旨意被加盖上玉玺,心中豪情涌动。他仿佛看到了一颗璀璨的将星,正冉冉升起于南疆的天空。历史的轨迹,因他的到来而改变,刘法避免了战死西夏的结局,而岳飞,也提前登上了属于他的舞台,并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立刻以六百里加急,将旨意送往永安与云屯港!”赵佶吩咐道,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西方升龙府的方向,语气中充满了更加强大的自信,“后方既稳,朕便可安心对付眼前这座孤城了!传令各军,加紧准备,明日总攻!”
岳飞的擢升与褒奖,如同一声号角,不仅激励着永安的守军,也更加强化了中路宋军必胜的信念。一位年轻名将的崛起,正在这南征的烽火中,悄然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