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远站在微凉的潭水中,弯下腰,双手探入坍塌处,摸索着松动的石块。
“雨棠,把岸上那几块大点的石头递给我!”他头也不抬地喊道。
苏雨棠立刻照办,将附近几块石头搬到岸边。
储备粮也凑到水边,似乎想帮忙,却被苏雨棠轻声阻止:“乖,站远点,别添乱。”
李知远接过石块,将其嵌入坍塌的豁口。
他用力按压,确保石块底部深陷泥中,形成稳固的基座。
接着,他将旁边被水流冲歪的其它石块重新归位、压实,并用脚将水底的淤泥和碎石踢进石块间的缝隙,进一步加固。
“这次得弄牢靠点。”李知远一边忙活一边说,“咱们多弄些石块过来,把这道堤坝加宽、加高,否则再来点风浪还得塌。”
“好!”苏雨棠应道,立刻转身在周围更远的地方往这里搬着石块。储备粮犹豫了一下,也小跑着跟上。
两人一犬配合着,李知远在水里负责垒砌和加固,苏雨棠在岸上负责传递石块。
储备粮则忠实地蹲在一旁,充当着监工的角色,时不时低呜一声,仿佛在提醒他们哪里还需要注意。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忙碌,一道明显比之前更宽更厚实、基础更深的石坝重新围拢了那个小小的水域。李知远用力推了推关键节点,纹丝不动。
“这下应该稳了。”李知远长舒一口气,从水里走上岸,带起一片水花。
清晨的凉风一吹,湿透的裤腿贴在皮肤上带来阵阵凉意,但他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损失了太多鱼呢。”苏雨棠看着池中仅剩的几条鱼,语气里带着惋惜,“昨天看着它们在里面游,还想着能天气好了能熏制一次了。”
“没事,”李知远拧了拧裤腿的水,安慰道,“跑了就跑了吧,反正也是在这水潭里,以后还有机会‘相遇’呢。而且堤坝加固好了,以后就能安心养着了。”
他指了指水潭,“走,先去把捕鱼笼收了,看看今天的收获,顺便给池子里补充点新鱼。”
两人带着储备粮走向放置捕鱼笼的水域。如同往常一样,收笼、取鱼、重新下笼。今天的收获不错,一共抓到了十二条巴掌大小的鱼。
“这下池子又热闹了。”苏雨棠看着李知远小心地将大部分活鱼放入加固好的鱼池,只留下四条准备当早餐的,脸上终于重新露出了笑容。
鱼池里,新旧居民混在一起,暂时相安无事地游弋着。
照例看了一下毫无收获的陷阱,扔了一些鱼内脏补充了一下诱饵,并确认没有损坏之后,李知远就拎起那四条处理好的鱼,“吃完早饭,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风箱做出来!”
早餐是鲜美的鱼汤配葛根饼和熏蒸肉。热腾腾的食物驱散了清晨水边带来的凉意,也补充了修补鱼池消耗的体力。
放下碗筷,两人立刻投入了工作。
昨夜在阴干棚篝火下初步处理的木料被整齐地摆放在里面。
“先从箱体开始。”李知远拿起那一块选做箱体的厚实木板。
他用自制的葫芦墨斗,在木板上仔细地画出了风箱箱体各个面板的轮廓和尺寸,包括前后挡板、两侧长板和顶底板,并用木炭标记好了每块木板的位置。
“雨棠,帮我按住这边。”李知远示意苏雨棠固定木板的一端。
他拿起弓形锯,开始沿着画好的线小心翼翼地锯割。
锯木声“吱嘎吱嘎”地响起,木屑簌簌落下。
在苏雨棠的协助下,很快,六块规整的木板被切割出来。
然后就在每块木板上,用薄木片沾着木炭粉末加水弄成的“墨水”,画上了榫头和卯眼。
接下来,就是方形凿出场的时候了,在阴干棚中架好了一个工作台,李知远便按照之前设计好的榫卯标记开凿。
这期间,苏雨棠也没有闲着,而是带着储备粮走出营地,去附近那片松木林中收集松脂,按照李知远的说法,他们需要用这个来进行密封。
等苏雨棠收集到了足够的松脂返回营地的时候,李知远已经将各个部件全部加工好了。
前后挡板、两侧长板和顶部和底部的长板、拉杆、风板、挡风隔板、吊搭板等等。
风板是一块缺了一角的木板,只比箱体内部尺寸略小一圈。
而挡风隔板则是用钻孔器钻孔后,用圆形小木锲将两块长条木板呈直角状固定在了一起。
他做的十分精细,风板缺失的那一角,刚好就是挡风隔板的大小。
吊搭板和出风舌头等小部件,全部都利用原木一点点的加工出来。
苏雨棠将一大陶碗收集来的半透明松脂放在工作台边,“够不够?”
“足够了!”李知远放下手中的钻孔器。
他面前的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经过精细加工的木料。
“接下来就是组装和密封了。”李知远搓了搓手,拿起做箱体底板的木板,小心地将两侧的长板榫头对准底板上的卯眼。“雨棠,帮我扶着点这边。”
苏雨棠立刻上前,稳稳扶住长板。李知远拿起一块方木当做锤子,轻轻敲击长板顶端,让榫头一点点嵌入卯眼。
木头咬合的“咔哒”声清脆悦耳。
接着是箱体顶板和前后挡板的安装。
得益于精确的榫卯设计和凿子的精细修整,箱体逐渐成型,结构稳固,缝隙极小。
“真结实!”苏雨棠轻轻晃了晃初具雏形的箱体,赞叹道。储备粮也凑过来,好奇地用鼻子嗅着这个新奇的“大盒子”。
“现在处理风板。”李知远拿起风板。“风量大不大,就看这里了。雨棠,需要你帮忙把羽毛处理一下。”
苏雨棠会意,拿出之前收集的野鸡羽毛。
她用柴刀仔细地将羽毛根部较硬的羽管部分切掉,只留下柔软蓬松的羽枝部分。
李知远则在风板边缘的浅槽里均匀涂抹上一层融化的松脂。苏雨棠立刻将处理好的羽毛,羽根朝里,小心地、一层压一层地铺满整个凹槽。
松脂的粘性将羽毛牢牢固定住,形成了一圈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密封层。
“羽毛的弹性刚好填补活塞板和箱体内壁的微小缝隙,松脂又能防止漏气。”李知远解释着,手上动作不停。
等羽毛层铺好,他又在羽毛表面薄薄地刷了一层热松脂,进一步固定和密封。
待松脂稍冷凝固,李知远将活塞板中心的两个圆孔对准拉杆的一端。
拉杆穿过活塞板后,他拿出两个提前削好的小木楔,沾上松脂,从活塞板内侧紧紧楔入拉杆与孔壁之间的缝隙,确保活塞板与拉杆固定牢靠,不会滑动或旋转。
接下来是安装内部的挡风隔板。
这个直角部件被精准地放入箱体中部预留的位置,李知远用细木钉将其固定在箱体侧壁上。
最后是安装风门。
李知远拿起那块带有圆孔和方形孔的前挡板部件,小心地安装在箱体上预留的位置。
在方形孔的位置,他盖上了那块预留孔洞的风门盖板,并用细木钉固定,确保盖板可以灵活开合。
等到所有的部件全部安装完成,李知远长舒一口气。“呼……主体完成了。”
一个长方形的木质双动式活塞风箱静静地立在阴干棚中,拉杆从一端伸出。
“试试?”苏雨棠早已迫不及待,眼神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