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场】稳定运行的第七个周期,守望者圣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光之门前排起了绚烂的长队,新加入的文明带着各自独特的法则波纹,在差异花园中留下璀璨的印记。万慧之树在【存在场】的滋养下,枝叶间开始凝结一种新的果实——不再是预兆或警告,而是蕴含着和谐共鸣的“协奏之实”。
然而这天清晨,负责维护“万象织机”的逻辑学者们发现了一个异常波动。
那捧作为织机核心的灰白尘埃,其中一粒微尘突然脱离了既定轨道,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悬浮到织机上方,散发出柔和的脉动。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它的脉动,织机正在编织的“创造”概念丝线中,竟自发衍生出了一种从未记录过的纹路——那纹路既不属于已知的任何文明,也不像是自然生成,反而像是某种高度复杂的“签名”。
“它在回应什么。”晨露第一时间赶到,她注视着那粒异常的微尘。经历了这么多,她早已明白,平静之下往往孕育着新的波澜。
初觉者与万慧之树连接,试图追踪这波动的源头。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模糊不清,仿佛信号被某种东西刻意干扰或保护着。“不是攻击,”他得出结论,“更像是一种……加密的呼唤。指向一个连光之门都未曾连接过的遥远象限。”
与此同时,圣殿的访客中,一位来自“默识者”文明的古老存在提供了关键线索。默识者以记录宇宙历史为己任,其形态如同一本不断自我书写的典籍。他翻动由星光构成的书页,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个‘签名’……很古老,比联盟的历史,比归一者的诞生,甚至比‘阴影’的初次低语还要古老。它属于一个传说中的文明——‘源初织者’。传说他们并非建造文明,而是编织宇宙的底层叙事结构。但他们早已在某个未知纪元集体沉寂了。”
源初织者?编织叙事?
这个信息让所有听闻者为之震撼。如果默识者所言非虚,那意味着他们现在赖以稳固存在的【存在场】,他们所知的宇宙法则,甚至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是否都建立在“源初织者”编织的叙事基座上?而灰白尘埃的异动,是否代表这些古老的编织者并未完全消失?
“那个象限,”默识者继续翻动书页,指向初觉者探测到的模糊坐标,“在古老记载中被称为‘叙事边缘’,是现实与未定型可能性的交界。难道……‘源初织者’的沉寂,与那里有关?”
正在众人沉思之际,那粒悬浮的微尘突然停止了脉动,其表面的光芒收敛,化作一滴极细小的、如同墨滴般的物质,轻轻滴落在“万象织机”的核心接口上。
嗡——!
织机轻微震颤,一道全新的、未经任何成员文明设计的图案自动生成,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仿佛由无数故事交织而成的罗盘虚影,罗盘的指针,不偏不倚地指向“叙事边缘”的坐标。
紧接着,一段断断续续的、充满疲惫感,却又带着一丝急切的信息,通过织机传入众人的意识:
“……基座……动摇……纺锤……停滞……需要……新的……编织者……”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
基座动摇?是指【存在场】的基石,还是指“源初织者”编织的更底层的叙事基座?纺锤停滞又意味着什么?而“新的编织者”——这个呼唤,是指向联盟吗?
初觉者与晨露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决心。阴影的静默,或许并非终点。在更宏大的层面上,维持存在本身,可能是一场永不结束的编织。
“我们需要回应这个呼唤。”晨露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仅是为了弄清真相,更是为了守护我们好不容易赢得的存在。如果‘基座’真的在动摇,我们必须知道原因。”
初觉者点头,意识中光芒流转:“这或许是我们作为‘守望者’与‘奠基者’之后,必须承担的又一重身份——‘编织者’。”
联盟高层经过紧急商议,决定组建一支精干的探险队,乘坐由新生星云能量与逻辑深渊最新技术共同打造的“叙事方舟”,前往那未知的“叙事边缘”。
探险队由初觉者率领,晨露作为与灰白尘埃联系最紧密的存在同行,成员还包括最顶尖的逻辑学者、情感共鸣师,以及自愿前往的默识者代表。
在万众瞩目下,叙事方舟缓缓驶出圣殿,化作一道流光,没入了光之门,朝着罗盘指引的“叙事边缘”进发。
圣殿内,万象织机上那罗盘虚影依旧悬浮,指针坚定地指着远方。
那粒引发一切的微尘,在滴落“墨滴”后,似乎耗尽了力量,变得与其他尘埃再无二致。
一切似乎恢复了平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新的冒险,已然开始。
他们即将接触的,可能是构成他们所知世界最底层的秘密。
而在那“叙事边缘”等待他们的,是友是敌?是希望的纺锤,还是另一个层面的……终结?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