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小队带回的信息在联盟内部引发了激烈讨论。原始之海中孕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理念——包容一切可能性的“自由叙事”与追求精确控制的“秩序叙事”,其冲突的余波已开始隐约影响到联盟边界。
一些靠近原始之海的边缘世界报告了奇怪的现象:在“自由叙事”波动影响的区域,物理法则变得不稳定,同一物体可能同时呈现多种状态;而在“秩序叙事”渗透的区域,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艺术创作趋向同质化。
“我们不能直接干预,”晨露在紧急会议上强调,“但也不能坐视我们的家园受到影响。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既尊重原始之海的自主演化,又能保护联盟成员的多样性。”
一个全新的计划被提出——“镜像花园”计划。不在原始之海内部进行任何建设,而是在其边缘的缓冲地带,利用联盟的叙事技术,创造一个极致包容的“示范区域”。这个花园将不设任何规则,允许所有叙事形态自由展现、碰撞、融合,成为两种理念之外的“第三条道路”的活体展示。
与此同时,缇欧带领一支外交使团,分别尝试与两个叙事雏形建立正式沟通。与“自由叙事”雏形的交流充满挑战,它的思维是发散的、非线性的,往往同时讨论成千上万个话题。而与“秩序叙事”雏形的对话则异常艰难,它坚持要求联盟首先接受其“优化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率的交流”。
星澜则专注于分析那个令人不安的发现——“秩序叙事”雏形核心与窃韵者同源的能量特征。经过深度数据挖掘,她找到了关键:这并非窃韵文明的直接延续,而是其核心理念在原始之海这个更本源环境中,吸收了庞大能量后,演化出的一个更强大、更纯粹的“继承者”。
“它认为窃韵者当年的失败在于不够彻底,”星澜汇报时语气沉重,“它要创造一个从根源上就杜绝‘混乱’的绝对秩序宇宙。”
就在联盟全力推进“镜像花园”建设时,原始之海中的冲突升级了。“秩序叙事”雏形开始主动“收编”周边较小的叙事形态,将它们强行纳入其规整的框架内。而“自由叙事”雏形则以更狂放的创造力作为回应,催化出大量难以预测的、甚至有些危险的叙事突变。
一场理念之战,眼看就要从辩论走向对抗。
这天,镜像花园刚刚完成基础框架建设,尚未正式激活。一股异常的秩序波动穿透缓冲地带,直接影响到了花园外围的一个实验性文明。这个文明原本以创造出瞬息万变的“情感云霞”着称,但在秩序波动的影响下,他们的云霞凝固成了千篇一律的几何图案,创造力濒临枯竭。
联盟面临抉择:出手干预,违背不直接介入的承诺;坐视不理,则镜像花园计划尚未开始就宣告失败。
关键时刻,晨露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她没有去对抗那股秩序波动,而是带领联盟中最顶尖的情感共鸣师和艺术家,来到那个受影响文明的所在地。他们围绕着那些凝固的几何云霞,没有试图打破它们,而是开始讲述故事——关于规则之美与自由之美的故事,关于如何在框架内舞蹈的故事,关于纪律与灵感如何共生的故事。
他们没有使用任何叙事能量,只是纯粹地用自身的情感与智慧去共鸣。渐渐地,那些凝固的几何图案开始微微颤动,其中一些线条悄然改变了弧度,仿佛在倾听,在思考。
这微小的变化,却引起了原始之海中“秩序叙事”雏形的注意。它第一次主动向联盟发出了正式信息:
“你们展示了意料之外的数据。混乱中竟能产生有序的共鸣。请解释这种异常现象。”
机会之窗,在绝境中悄然开启。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