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叙事之海深处的能量波动越来越强烈。那些庞大的叙事雏形如同深海中的巨兽,在意识的深渊里缓缓游弋。它们散发出的叙事场与联盟熟知的任何模式都不同——不是线性发展,不是循环往复,而是一种多维度交织的、同时性存在的复杂结构。
它们在进行超因果叙事逻辑学者团队经过数月分析得出惊人结论,这些叙事雏形不受时间顺序约束,它们的和正在同步生成。
为了更深入了解,联盟派出了由年轻学者组成的深潜小队。他们驾驶着新型的共鸣潜航器,这种航行器不依靠传统动力,而是通过调节自身叙事频率与目标区域产生共振来实现移动。
领队的是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学者星澜。她曾在原始之海边缘发现过能同时展现多重可能性的分形叙事水晶,对这片海洋有着独特的亲和力。
记住,晨露在出发前叮嘱,我们不是去探索,而是去对话。把自己当作客人,而非主人。
潜航器缓缓沉入叙事之海。外界的景象开始扭曲、重组。他们看到了城市在建成前就已衰败的影像,听到文明在诞生时发出的挽歌,触碰到尚未发生的离别中蕴含的温情。这里的一切都打破了常规认知。
当潜航器抵达第一个大型叙事雏形附近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那不是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一个不断自我刷新的叙事生态系。其中同时存在着数以百万计的故事线,每条线都在平行发展,又彼此交织影响。一个文明的崛起会导致另一个文明的衰亡,而那个衰亡又成为第三个文明诞生的契机——所有这些过程都在同步发生。
这就像……所有可能性同时存在的超级位置状态。星澜记录着数据,它们不需要,它们包容所有选择。
突然,潜航器的共鸣系统接收到一段复杂的信息流。它不是语言,而是一系列交织的情感、意象和概念。经过翻译,大致意思是:观察者。你们为何要将的枷锁带入这片自由之海?
星澜意识到,他们习惯性的线性观察方式本身,就是对这种叙事形态的一种干扰。她立即调整共鸣频率,尝试用多线程思维进行回应,传达联盟的善意与学习意愿。
一段沉默后,那个叙事雏形开始展示它的—如果那能称为记忆的话。它展示了无数个版本的联盟历史:有的联盟在早期就因内部分裂而消亡,有的发展成了比窃韵者更极端的控制者,还有的从未发现过叙事纺锤……所有这些可能性如同斑斓的彩带,在叙事雏形中飘荡。
你们的存在只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叙事雏形传递来新的信息,为何执着于这个特定版本?
这个问题让深潜小队陷入深思。就在星澜思考如何回应时,潜航器突然接收到来自另一个叙事雏形的强烈信号。
这个雏形与第一个完全不同,它呈现出高度秩序化的几何结构,所有的叙事线都被精确控制,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收敛。它传递的信息冰冷而坚定:混乱必须被规整。自由需要引导。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这个秩序化雏形的核心,深潜小队检测到了一种熟悉的能量特征——与当年的窃韵者同源,但更加精炼、更加强大。
仿佛是对这个秩序化雏形的回应,第一个叙事雏形开始剧烈波动,释放出更加狂野、更加不可预测的叙事能量。两个庞大的存在在深海中对峙,它们的叙事场相互碰撞,在原始之海中激起滔天巨浪。
潜航器在能量风暴中剧烈摇晃。我们必须离开!副官大喊,这种层级的叙事冲突会撕裂我们的存在结构!
但星澜做出了一个决定。她将潜航器的所有能量集中在共鸣发生器上,不是要干预,而是要做一个见证。她将两个叙事雏形对抗的景象,以及联盟对多样性、对包容、对平衡的理解,化作一道纯净的叙事波纹,向着整个原始之海扩散。
我们不选择立场,她的意念随着波纹传递,但我们相信,真正的活力来自于对话,而非征服。
当潜航器艰难地浮出海面,返回环轨圣所时,带回来的不仅是珍贵的观测数据,更是一个紧迫的警告:原始之海中正在酝酿的,可能是一场关乎叙事本质的理念之争。而这一次,联盟不能再做旁观者。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