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道之上的巡行车帐,灯火通明如白昼。
始皇将扶苏的奏疏铺展于案上,竹简上密密麻麻的人口数据与治理难题,让帐内气氛凝重却有序。
李斯、赢欣、蒙恬、赵高、胡亥等随行官员围坐两侧,皆手持奏疏副本,目光紧锁关键条目——一场关乎大秦长远发展的议事,在夜色中拉开序幕。
“扶苏的奏疏,你们都看过了。”
始皇的声音打破沉寂,指尖点在“新拓疆土每平方公里仅2-5人”的字样上,“人口家底摸清了,治理症结也摆出来了。
农桑、异族、官治、商贸、军政,桩桩件件都关乎盛世根基。
今日召你们来,就是要群策群力,对症下药,把这些难题一一解开!”
一、破农桑之困:移民补劳力,育才兴技术
“农桑是大秦之本,‘有地无人种’‘有人不会种’是核心症结。”
赢欣率先开口,目光落在劳动力缺口数据上,“臣以为当双管齐下:一是‘移民填地’,二是‘育才提能’。”
他进一步详解:“按人口普查,关中、渭南劳动力富余322万,可从中筛选120万愿意迁移的百姓,迁往西拓、岭南等新拓疆土。
朝廷给予奖励:迁移者赐田五亩、免赋税三年,优先分配墨家改良农具,入住新建的配套宅院,子女入学全免费。
由营造署牵头,同步完善迁入地的水利设施——按三十里一镇的规划,每镇修一座墨家自流井,开挖灌溉渠,确保‘迁过去就能种,种了就有收’。”
蒙恬补充道:“北境新拓区域可让退役士兵带头迁移,给予‘戍边+耕种’双重补贴,既补劳力缺口,又能巩固边防。
臣愿牵头筛选退役老兵,他们熟悉边疆环境,还能带动异族归附者耕种。”
“至于‘有人不会种’的问题,”赢欣继续道,“可利用三十里一镇的学堂,增设‘农科速成班’,抽调农科元老、墨家工匠任教,配备双语教员和农具模型。
异族百姓免费入学,三个月教会杂交麦种植、稻渔共生技术,结业后发放农具补贴,鼓励学以致用。”
李斯颔首附和:“臣建议由农科署牵头,编制图文并茂的双语农科手册,分发到每户异族家庭。
同时修订农具分配制度,按‘移民数量+耕种面积’定额调配,优先保障新拓疆土,杜绝核心区域囤积浪费。”
始皇拍板:“准!
移民之事由赢欣统筹,蒙恬协助筛选退役士兵;农科培育由李斯牵头,农科署具体执行;水利与农具配套,营造署同步推进,限半年内完成首批移民安置与技术推广。”
二、解异族之结:平权固认同,融俗促共生
“异族归附者423万,是重要的人口资源,也是融合的关键。”
李斯手持奏疏,语气凝重,“语言隔阂、权益不公、文化不认同,是三大症结。
臣以为当以‘律法固权益,教化融文化’为核心。”
“律法先行”,李斯道,“即刻修订《异族权益保障法》:异族百姓与秦民同工同酬,不得歧视;子女入学与秦民同等待遇,严禁额外收费;土地划分、农具分配一视同仁。
由监察署牵头,在异族聚居区增设监察点,凡有违规者,官吏罢官,商户重罚。”
赢欣补充:“语言不通是沟通阻碍。可在异族聚居区的学堂增设‘秦话速成班’,招收各族百姓,免费授课。
路名碑、政务公告皆刻双语标识,驿站、商埠配备双语通译。
同时尊重异族习俗,不强迫游牧部落定居,可推行‘游牧+耕种’结合模式,给予种子补贴,让他们逐步适应农耕生活。”
胡亥也插话:“儿臣觉得,可鼓励异族与秦民通婚,延续之前的婚育奖励政策。
异族夫妻生娃,额外赐布匹五匹、麦种十斤,既促融合,又增人口。”
始皇赞许点头:“胡亥此言有理。
异族融合既要讲规矩,也要有温度。
律法保障由李斯负责,双语教化与习俗适配由赢欣统筹,通婚奖励由赵高对接户部落实,务必让异族百姓感受到大秦的诚意,真正融入天下一家。”
三、正官治之弊:明考核,强监察,提能力
“基层吏员能力不足、考核僵化、监察缺位,是治理的短板。”
李斯谈及官治难题,语气严肃,“臣建议从‘选、考、监’三方面改革。”
“选官方面”,李斯道,“军功转任的基层官员,需先入‘郡县治理学堂’培训半年,学习农桑推广、异族调解、商贸管理等实务,考核合格方能任职;从核心区域抽调资深吏员,到新拓疆土挂职,‘以老带新’提升治理能力。”
“考核方面”,他继续道,“修订考核标准,将‘民生改善、技术推广、异族融合、人口增长’纳入核心指标,与‘赋税征收’并重,占比各五成。
考核优秀者优先晋升,虚报政绩者罢官追责。”
赵高补充:“监察覆盖不足的问题,可在每郡增设两名监察使,偏远县乡设监察点,由黑冰卫协助核查。
重点监督土地划分、农具分配、赋税征收等事务,发现贪污舞弊者,即刻上报,从严处置。”
始皇准奏:“官治改革由李斯牵头,监察署与黑冰卫配合,三个月内完成学堂搭建与考核标准修订,半年内实现监察全覆盖。
大秦官吏,既要能打仗,更要会治理,绝不能让庸官、贪官误了兴邦大事!”
四、畅商贸之流:通路网,优兑换,立规范
“商贸流通不畅,根源在路网、兑换、监管三方面。”
赢欣结合此前路网规划,提出解决方案,
“一是加快四级路网建设,优先打通新拓疆土与核心区域的干线,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优化商票兑换,在每座驿站增设商票兑换点,异族商票与秦民商票一视同仁,严禁拒收;
三是建立行业规范。”
他进一步说明:“针对婚育相关产业乱象,由法家代表牵头,制定统一监管标准:安胎药、婴衣等商品明码标价,张贴物价公示牌。
设立投诉点,由监察署受理百姓投诉,对抬价、以次充好者,没收货物并罚款。同时在三十里一镇的商业街,设立‘诚信商户’标牌,激励商户合规经营。”
李斯补充:“可由商馆牵头,成立‘商贸协会’,吸纳各族商户加入,制定行业公约,自我约束。
朝廷对诚信经营、带动异族商贸的商户,给予‘免税一月’的奖励,促进商贸繁荣。”
始皇颔首:“路网建设按原计划推进,商票兑换与行业规范由李斯统筹,商馆与监察署配合,限三个月内完成驿站兑换点布局与监管标准出台,让商贸流通‘路通、钱通、心通’。”
五、固军政之基:优轮换,畅调度,补工坊
“军政难题核心在‘人’与‘物’的调度。”
蒙恬作为武将,直指要害,“戍边士兵轮换紧张,可按人口普查的适龄男丁数据,优化征兵制度:
核心区域适龄男丁服役两年,新拓疆土适龄男丁服役一年,兼顾戍边与耕种;同时推行‘轮换+休假’制度,士兵服役半年可休假一月,缓解疲惫。”
“军饷粮草调度方面”,赵高道,“可在新拓疆土增设粮草储备库,按戍边士兵数量提前储备三个月粮草;军饷改为‘郡县就近发放’,由户部拨款至各郡,监察署监督,杜绝拖欠。”
赢欣补充:“军工工坊不足的问题,可在西拓、北境增设墨家军工分坊,就地生产守城器械、保暖甲,减少运输损耗;在各郡设军工维修点,由墨家工匠负责日常维修,确保器械随时可用。”
始皇拍板:“军政改革由蒙恬牵头,赵高负责粮草军饷调度,赢欣统筹军工工坊建设,半年内完成征兵制度修订与粮草库布局,一年内实现军工分坊投产。”
六、总领施策:定权责,明时限,强督办
议事接近尾声,始皇将各项决议梳理成册,明确权责与时限:
- 移民与农桑推广:赢欣为总负责人,半年内见成效;
- 异族融合与律法保障:李斯为总负责人,三个月内出台法案,半年内落地;
- 官治改革与监察强化:李斯牵头、赵高配合,三个月内启动培训,半年内全覆盖;
- 商贸优化与路网建设:赢欣牵头、李斯配合,按原计划三年完成路网,三个月内优化商贸配套;
- 军政配套改革:蒙恬牵头、赵高配合,半年内完成征兵与粮草调度优化。
“各项事务皆有负责人、有时限、有标准。”始皇的声音雄浑有力,“朕会派监察署全程督办,每月上报进展。
扶苏在咸阳居中协调,各郡县全力配合,不得推诿拖延。”
他望着帐外夜色中的秦道,眼中满是期许:“这些难题,不是一日形成的,解决也需循序渐进。
但只要我们君臣同心,以民为本,以实为要,定能补人口之缺、解治理之困,让大秦的疆土有人守护、有粮可收、有商可兴,让天下子民都能安居乐业,让盛世根基愈发稳固!”
帐内官员齐声应道:“臣等遵旨!必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夜色渐深,巡行车帐的灯火依旧明亮。一道道政令随着加急驿马,从秦道传向咸阳,传向四十四郡。
一场覆盖农桑、异族、官治、商贸、军政的全方位改革,即将在大秦的土地上铺开,而这一切,都源于对人口家底的精准把握,对治理症结的清醒认知,更源于君臣同心、固本兴邦的坚定决心。
大秦的盛世,正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更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