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的时候,是吴三桂一句,他爹的老寒腿已经好了,就能应付过去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哎!!吴侍郎此言差矣;吴老将军为我大明驻守辽东二十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父皇他又怎么忍心,让吴老将军继续忍受寒腿之痛呢?”
“启禀父皇,儿臣建议,将吴襄老将军,调到山东担任山东都指挥使,掌管山东一省军务!”
“儿臣相信,以吴襄老将军在辽东领兵多年的经验,一定能将山东军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朱慈烺的这一番话,可谓是杀人诛心!
既说明了吴襄在辽东这些年,没有太大的功劳,只能凭借着熬资历升官,又直接给吴襄发配到太子殿下的大本营,去当个没有任何实权的正三品官...
果然,听完了朱慈烺的话之后,吴三桂的脸色已经彻底铁青下来了!
整个大明官场,谁不知道现在的山东省,完全就是你太子殿下的一言堂?
就不说黄得功那个你的铁杆心腹,就单单黄斌卿那个登莱总兵,也因为你太子殿下大笔大笔的砸银子重整海军,也为你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这样铁板一块儿的山东,你让吴襄去掌管山东的一省军务,这不是相当于后世蒙古国的海军司令一样的官职吗?
正当吴三桂绞尽脑汁的还在琢磨,如何帮自己的父亲,如何帮助他们吴家,躲过这场灾难的时候,龙椅上崇祯皇帝的一句话,顿时让吴三桂又看到了希望!
“烺儿,如果真的调吴襄将军去山东,担任都指挥使,那么空出来的锦州总兵应该让谁人接任呢?”崇祯皇帝皱着眉头问出了自己句话!
此时的崇祯皇帝的心里是比较矛盾的!
他既想要让已经有了裂痕的辽东将门四分五裂,又不想让锦州总兵这样重要的武将官职,在落到自己的好大儿手中;
毕竟,此时自己好大儿手里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
“是啊,陛下!”
听到了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吴三桂顿时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立刻点头附和崇祯皇帝道:
“陛下,家父对辽东地区非常了解;每年辽东什么时候封冻,什么时候开化,什么季节刮什么风,家父都聊如执掌!一旦家父调往山东,绝对会是辽东镇最大的损失!”
“哼!吴侍郎,你这话本宫可不敢苟同!难道你认为,同样为我大明驻守辽东三十多年,辽东镇总兵,祖大寿将军,比不上你爹吴襄?”
“还是英勇善战的宁远总兵,祖大乐将军比不上你爹?”
“这...”
朱慈烺的这句话,顿时问的吴三桂哑口无言!
祖大寿和祖大乐都是他吴三桂的亲舅舅!
如果他吴三桂在早朝上,说他的两个舅舅不如他爹,那么等看重他的两位舅舅,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们的心里会怎么想?
朱慈烺见到吴三桂被自己的一句话问的哑口无言之后,立刻再次对着崇祯皇帝行礼道: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临洮镇总兵曹文诏,曹将军可以接替吴襄老将军,担任锦州总兵!”
“根据儿臣所知,曹文诏将军早年就是出身辽东,对辽东的气候环境 地理地形等自然也是非常了解...最主要的是,儿臣可从来都没听说过,曹将军患有老寒腿这种,经常不能上马率军出战的毛病!”
“噗呲...”
朱慈烺的这一句话落下,满朝文武之中有一小半都‘噗呲’一声忍不住的笑了出来;就算是个傻子,此时也能听出太子殿下此言是在讽刺吴襄...
一旁的吴三桂,更是因为朱慈烺的这句话,给气的满脸通红,可偏偏又说不出来什么!
毕竟,他爹总是拿着老寒腿的理由,拒绝带兵出征却是事实!
突然,吴三桂双眼灵光一闪,一个好主意立刻浮上心头!
“启禀陛下,臣以前也在辽东为将,对辽东的气候,地形等信息也了如指掌,不如就让臣代替家父去辽东,继续为陛下您,为咱们大明镇守辽东吧!”
想到就做,吴三桂立刻将自己心里的小算盘和盘托出!
可惜,吴三桂打错了算盘,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布置的分裂辽东将门的计划,怎么能让你吴三桂给破坏了?
“不妥啊,父皇,目前陕西卫所制崩坏严重,兵部之中正是缺人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吴侍郎去辽东呢?”朱慈烺立刻反驳吴三桂说道!
“是啊,陛下,陕西卫所制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不得不整顿的时候了!”朱慈烺表态之后,作为兵部大当家的,李邦华也一脸苦涩的说道!
李邦华的表情,给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一种,再不整顿陕西卫所,陕西明天就不属于大明了的感觉!
“我屮艹芔茻!”一万头草泥马从吴三桂的脑子里奔腾而过!
当兵部侍郎也两年多了,吴三桂如何能不知道陕西的情况?
自孙传庭巡抚陕西的时候,早就将陕西的卫所裁撤的裁撤,整编的整编;如今陕西全境,只剩下八万秦军精锐,分别驻守榆林,宁夏,固原,甘肃四镇!
更令吴三桂一颗心沉到谷底的是,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居然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非常赞同那个可恶小太子的说法!
“嗯,太子和李爱卿说的有道理!”
“王承恩,传旨,任命锦州总兵吴襄,担任山东都指挥使司 指挥使!任命临洮镇总兵曹文诏,担任锦州总兵!”
“责令内官方正化,亲自去辽东传旨!让曹文诏和方正化同行去辽东...”
听到崇祯皇帝已经对此事拍板而,吴三桂不由得在心里惊呼道:
“完了,我吴家在辽东数十年的基业啊!!”
没错,随着吴襄被调离辽东,吴家在辽东所有的基业可谓是被连根拔起!
要知道,吴三桂所在的吴家,在辽东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有多少金银,也不是在辽东担任多大的官儿;
吴家在辽东最主要的基业,便是他吴家用朝廷的饷银,所供养的两万关宁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