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虽然位置稍微偏后,但视野极佳,可以一览大殿内的所有情况。
这个位置相对隐蔽,不易被他人注意。
朱煇在大殿中的行为表现出他的自信和权威。
他淡定地拿出花生米供大家享用,并告诉大家稍后会有更有趣的活动。
尽管他原本想分发瓜子,但考虑到在大殿这种正式场合,嗑瓜子的声音可能会显得不够庄重,因此他选择了花生米。
在庆典的甜品环节中,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入座,并享用不同数量的点心。
贾政虽然身为六品官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地位并不被其他官员所认可。
他对大殿内的繁华景象心生向往,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和不满。
在点心中的桃花酥引发了朱煇的不愉快回忆。
薛虹注意到朱煇对此的恐惧反应后,故意逗他,将桃花酥递给他。
朱煇对此非常抗拒,甚至表示看见桃花酥就会引发胃痛。
同时,后宫中的尹皇后负责招待京中的诰命夫人、公主和郡主。
贾母等老一辈的诰命夫人则由甄老太妃接待。
宝钗因被隆庆帝赏赐郡君身份,得以与公主、郡主同坐,位置优越。
薛姨妈因薛公被追封四品大夫的身份,也坐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王夫人虽然是兰妃元春的生母,但尹皇后并未给予特殊待遇,与其他六品官员的夫人一同坐在大殿门口。
王夫人自视甚高,但无人愿意与她交流。
这一状况如同她与贾政的心境相符,他们两人都自视不凡,却得到了同样的待遇。
在尹皇后接待完一众夫人后,宝钗作为郡君的身份受到了尹皇后的赞赏。
尹皇后今日见到宝钗面对公主们不卑不亢,容貌美丽,身姿优雅,对她印象深刻。
贾赦深感自己无用,希望他人不再总是提及他。
尹皇后在与宝钗交谈时,得知元春与宝钗是表亲,便让元春负责接待宝钗,以便她们可以亲切交谈。
在后宫中,尹皇后虽然以仁慈着称,但同样能稳固地位并管理后宫的妖魔鬼怪,显然并非简单人物。
在前殿,群臣欣赏歌舞表演,其中舞者的优美表演令薛虹都赞叹不已。
然而,太上皇年事已高,不可能长时间留于前殿,便由太子主持大局。
然而太子身体虚弱、眼神混沌,显然是年轻时放纵过度所致。
尽管太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合格,但他的身体状况却无法挽回。
朱煇提醒薛虹和陈辰:“父皇和太上皇即将在后殿单独召见大臣,俊臣和共之你们也有可能被召见。
皇爷爷给的赏赐,尽管接受,如果不想要可以给我。
但一定要小心,别被下套了。”
在后殿,隆庆帝和太上皇高坐,义忠亲王则坐在太上皇下手。
首批被召的是几位新提拔的阁老及六部尚书的嫡系,他们大部分都得到隆庆帝的支持,很快就得到答复。
而更下级的老臣也明白形势,回答得滴水不漏。
隆庆帝对此感到满意。
然而,武将勋贵一脉却让他不悦。
北静王和其他三王的世子公然向太上皇表忠心,让他心生不快。
随后太上皇传唤了贾赦。
贾赦的礼数得体让隆庆帝感到满意。
虽然太上皇有些不满贾赦把隆庆帝放在首位,但也无话可说。
按照礼法规定,国法大于家法,因此先向皇帝行礼并无不妥。
太上皇向贾赦示好,问及他的近况并提到贾赦曾是一流的好手。
贾赦则回应自己因酒色而荒废武功,并谦逊表示不敢自荐职位。
这段对话充满了政治上的微妙与试探。
不论有何本领,若不能为我所用,其重要性也等同于无。
太上皇有意授予贾赦军中要职,这更显示出万般无奈中的苦衷。
自污,成了最佳的应对策略,以此告诉两位皇者,我已沉迷于酒色,无复进取之心。
即便如此,贾赦也婉转谢绝了太上皇与义忠亲王的多次试探。
这对贾赦而言已是最为妥帖的选择了。
微妙平衡在各方势力间难以维系,倾向任何一方都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幼年时期成为孤儿,被薛公收养,少年便承担起家业重任,在薛家面临危机时力挽狂澜。
之后,他征战千里,因功被封为侯爵,成功平定东瀛之乱。
如今更是面临与自幼照顾的义妹成亲的局面,这个故事远比西厢记更为精彩。
隆庆帝得知此事后问及薛宝钗的意愿。
这位主人公无需回避任何人的目光,他直接请求后宫的皇后询问宝钗的心意。
在后宫之中,元春皇后与宝钗谈及薛虹的事情,她听闻其战绩辉煌,并知晓其对宝钗及兄长的关爱与言传身教。
这使元春内心极为羡慕,同时也为宝钗感到欣慰。
尹皇后对宝钗示好,希望能认她为义女,满足自己儿女双全的愿望。
宝钗虽感惊讶,但明白此时不能拒绝尹皇后,于是答应认她为义母。
尹皇后激动之余询问宝钗与博闻侯薛侯爷的婚事意愿。
宝钗,你直言不讳地告诉母后,你的意愿,母后都会为你支持。”
宝钗虽感惊讶和羞涩,但她还是轻声回应:“听从陛下和母后的安排。”
尹皇后看到宝钗害羞的样子,便让侍女送她去找薛姨妈。
宝钗离开后,尹皇后叹了口气,并示意夏守忠出来。
夏守忠从帷幕后走出,回应尹皇后:“娘娘,既然如此,我就回去复命。”
尹皇后赞赏他:“辛苦你了,夏公公。”
尹皇后欣赏宝钗,因为她喜欢这种柔和且可爱的女孩,与她的皇子们相比,宝钗更让她省心。
但这并不代表她愿意收宝钗为义女,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策略,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拉拢薛虹,实现隆庆帝将薛虹纳入皇家的愿望。
考虑到薛虹年轻,未来有可能成为重要官员,尹皇后的几个儿子若能得到他的帮助,将大有裨益。
即使她的儿子未能成功继位,薛虹基于与尹皇后的情谊,也会照顾尹家。
夏守忠向隆庆帝汇报了宝钗的回应,隆庆帝听后大喜,决定在寿宴后赐婚给薛虹和宝钗。
薛虹感激皇上的恩典。
随后,夏守忠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宝钗已被尹皇后收为义女。
隆庆帝非常高兴,称赞尹皇后聪明能干。
在宫殿的前殿,薛虹看到了笼子里的长颈鹿和白色老虎。
一头白虎似乎吃得太饱,正躺在笼子里睡觉。
勋贵们的力量被隆庆帝大获全胜的展现出来后,薛虹返回座位时遇到朱煇的笑容可掬的面孔。
“你看那个大笼子里的麒麟和白虎,”
朱煇介绍道,“这是甄家为了讨好太上皇特意准备的奇珍异兽。”
然而薛虹知道甄家的真实目的并非这么简单。
朱煇为猛兽表演而安排的乐队鸣鼓起舞,引发了薛虹的质疑。
薛虹指出这是朱煇所为,朱煇则辩解说自己的行为并非诽谤。
陈辰提到老虎表演确实精彩,但甄家因使用假麒麟 ** 皇室的罪名重重。
虽然薛虹对此漠不关心,因为他即将与宝钗成婚。
太上皇寿宴上,甄家家主上演了一出叩头哀求的戏码,成功赢得了太上皇的同情,免除了家族危机。
第二天,薛虹和宝钗的婚事得到皇帝的赐婚和加封,一时之间成为京城热议的话题。
他们的事迹在短短时间内广为传播,他们的故事甚至取代了一部分西厢记的地位。
所有人都羡慕他们的情缘,羡慕宝钗嫁得好郎君。
薛虹年轻有为,不仅功勋卓着,还因功被封侯。
他带领军队战胜后金和东瀛叛军的事迹更是让人钦佩。
最重要的是他最终与宝钗成婚,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
贾府内,王夫人后悔没有早点看出宝钗的潜力,贾母则明白皇后看中宝钗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薛虹的原因。
贾政虽然迂腐但也意识到这一点。
王熙凤与秦可卿则谈论着宝钗的好运和自己命中的无奈。
王熙凤甚至透露了在薛府见到的情景,引发了秦可卿的感慨和嫉妒。
然而,她们也只能感叹人和人命不同,有些好运是无法强求的。
薛虹表弟豪爽赠送宝钗二十万两白银作为零花钱,震惊众人。
众人疑惑薛虹的财富来源,秦可卿猜测他在领兵征战中有所收获。
新婚的宝钗成为令人羡慕的侯府夫人,受到皇帝的重视。
博闻侯府新建,薛虹将管理权交给宝钗。
侯府内的财富丰厚,包括古董字画等。
薛虹还购买了多处产业和土地,但他并不铺张浪费。
薛家二人,无需设立族学及置办祭田等繁琐事务。
薛蟠闻讯兄长薛虹与宝钗联姻,满心欢喜而归。
然而,关于称呼的变更,薛蟠有些微词。
薛虹提议将宝钗称为嫂子,令薛蟠有些尴尬。
薛蟠原想提议让薛虹称呼他为哥哥,但面对薛虹的和善眼神与桌上变形的金锭子,他选择了沉默。
宝钗端来银耳羹时,薛虹询问了后金与两大蒙古部落的近况。
薛蟠得知后大为振奋,描述三方相互猜忌、专心商贸的情形。
特别提及那些被大明奢侈品吸引的贵族,尽管薛蟠并非奸商,但仍难以从中牟利。
因薛虹的火器装备,蒙古部落已难成威胁。
隆庆帝悄悄拨款改善九边将士待遇,并加紧训练。
对于师出无名的问题,隆庆帝早已看开。
历史上,有些皇帝因国力强盛而随意发动战争,如隋文帝某日心情不佳,便可能引发战争。
公元604年,隋朝大臣们觉得天下太平,却未曾想到皇帝杨坚可能会因心情不佳而发动战争。
隋文帝听闻林邑(今越南)的奇宝传闻,决定派兵征伐。
大将军刘方率领万余人和一些罪犯,成功攻陷越南王城,并带回越南王室的金质祖牌。
这显示了国家间的争斗无需理由,弱小并非一定安全,只是对手可能暂时不想发动攻击。
尽管薛虹预计隆庆帝在接下来几年内不会直接采取行动,但他仍将重心放在粮食问题上,研究简易化肥和优化种子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