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二年,岁首吉旦。未央宫前殿,如同被初升的旭日点燃的巨鼎,沐浴在万丈金光之中。高耸的鸱吻琉璃璀璨,重檐庑殿顶的瓦当流淌着赤金般的光泽,将整个宫阙群映照得辉煌壮丽,气吞山河。殿前广场,玄甲曜日的期门羽林郎如林而立,长戟如林,森然指向湛蓝的苍穹,盔缨在晨风中猎猎翻飞。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依品秩肃立,冠冕上的玉珠垂旒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润而庄重的光晕,汇成一片肃穆而澎湃的海洋。空气紧绷,弥漫着庄重与期待,唯有旌旗在风中招展的猎猎之声,如同大地沉稳的心跳。
“陛下临朝——!”
黄门侍郎清越悠长的唱喏,如同裂开黎明的第一道闪电,骤然刺破了天地间的肃静。声音在巨大的广场上空回荡,撞在巍峨的宫墙上,激起层层回音。
沉重的、镶嵌着鎏金蟠龙纹饰的殿门,在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轰然洞开!
宣帝刘询,身着玄端十二章纹冕服,头戴通天冠,十二旒白玉珠帘垂落,遮住了他深邃的眼眸,却遮不住那份自内而外、历经淬炼后已然圆融无碍的帝王威仪。他步履沉稳,踏着猩红的织金地毯,一步步,登上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丹陛御座。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踏在时间的节点上,踏在无数血火征伐与权谋倾轧堆积而成的基石之上。当他转身,面向殿外那片浩瀚的臣工之海,阳光恰好穿过高阔的殿门,为他周身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如同积蓄万年的火山骤然喷发!从广场最前列的九卿重臣,到殿门外的羽林卫士,再到更远处宫墙下肃立的低阶属吏,数万人齐声呐喊,声浪汇聚成一股足以撼动山河的洪流,排山倒海般涌向丹陛!那声音里,饱含着对这位从民间走来、扫除权奸、开创治世的君主的由衷敬畏,也激荡着对一个崭新时代降临的澎湃热望!声浪直冲云霄,震得殿宇梁柱上的微尘簌簌而下,连天边的流云似乎都为之停滞。
宣帝端坐御座,珠帘轻晃。他缓缓抬起右手,虚虚一按。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抚平,瞬间归于一片屏息凝神的寂静。无数道目光,带着狂热、敬畏、期待,聚焦在那冕旒之后的身影上。
新任丞相魏相,手捧一卷以明黄锦缎装裱的厚重诏书,如同捧着一座新铸的江山。他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到丹陛之前,面向殿外肃立的群臣与将士,展开诏书。他的声音清朗而洪亮,带着一种宣告新纪元的穿透力,响彻整个未央宫前庭:
“维元康二年,岁首吉旦,大汉皇帝诏曰:
朕承高祖之洪业,嗣孝武之丕绪,夙夜兢兢,惧不克荷。赖天地之灵,宗庙之佑,文武戮力,兆民协心。今逆乱敉平,海宇澄清,匈奴归义,四夷宾服。当此乾坤再造之时,宜布德音,更始纪元,与天下更始!”
“更始纪元”四字一出,群臣眼中精光爆射!这是新帝登基后,宣告旧时代彻底终结、新时代正式开启的最强音!
魏相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宣读着新朝气象:
“其一,布大赦于天下!除谋反、大逆、杀人等十恶不赦之罪,余皆赦宥!释冤狱,开生路,彰朕仁德!”
“其二,诏告天下郡国:减田租赋税,复十五税一之古制!去岁受灾郡县,再减其半!使耕者有其食,织者有其衣,民力得苏!”
“其三,罢不急之徭役,省宫室之营缮!公卿百官,务以节俭率下,勿得奢靡扰民!”
“其四,兴庠序,重教化!诏令郡国举孝廉、贤良、文学,敦崇德行,讲习经义,为国储才!”
“其五,修武备,固边防!整饬期门、羽林,简选骁锐;缮治边塞烽燧,屯田积谷,永固金瓯!”
“其六,开关市,通有无!许匈奴归义部于五原、云中互市,惠及边民,永致太平!”
每一条诏令宣读,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在群臣心中激起层层激动的涟漪!减赋税、省徭役、兴教化、固边防、开关市……条条皆是固本培元、惠泽苍生之策!尤其是那“复十五税一”、“受灾减半”,如同久旱甘霖,让那些来自地方、深知民间疾苦的官吏们几乎要热泪盈眶!
“其七!” 魏相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重,目光扫过殿外如林的将士,“凡从军戍边,为国捐躯之忠烈,录其名籍,优恤其家!存者加爵,殁者血食!英魂不泯,永享国祀!”
此言一出,广场上的羽林期门将士,胸膛猛地挺起,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手中紧握的长戟,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潮,微微震颤,发出低沉的嗡鸣!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俾我兆民,共享升平!自今伊始,励精图治,以开——孝宣中兴之世!”
“孝宣中兴!”
最后四个字,如同黄钟大吕,重重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魏相高举诏书,面向宣帝,深深拜下:“臣等谨奉诏!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声,再次以比之前更狂热的姿态,轰然爆发!声浪如狂潮,席卷了整个未央宫,直冲九霄云外!宣帝端坐御座,珠帘后的目光平静地扫视着下方沸腾的臣工与将士,扫过远处宫阙连绵的壮丽轮廓。他缓缓抬起手,这一次,是稳稳地按在御座冰冷的扶手上。
与此同时,未央宫高大的宫墙之外,长安城百万生民的世界,已被这自宫阙深处传出的惊雷彻底点燃!
东市、西市,人声鼎沸,如同烧开的巨釜!
“减税了!十五税一!受灾减半!苍天有眼啊!”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农,手中捏着刚刚从市吏处领到的、墨迹未干的告示抄件,粗糙的手指颤抖地抚摸着上面的字迹,浑浊的老泪纵横而下。
“开互市了!匈奴人来换东西了!皮子!好马!咱的盐铁布帛也能卖过去了!”精明的商贾们奔走相告,眼中闪烁着对财富与新商机的狂热光芒。
“朝廷兴学!我儿!我儿能去郡学念书了!光宗耀祖啊!”穿着粗布衣衫的妇人,紧紧搂着身边懵懂却眼神晶亮的孩童,激动得语无伦次。
酒肆的伙计将整坛新酒搬上街边,高声吆喝:“庆贺新朝!新酒半价!与民同乐!”
街角的铁匠铺里,炉火熊熊,打铁声前所未有的铿锵有力,火星四溅,如同绽放的礼花。
更远的田野,关东平原一望无际的麦田,新绿如茵,在春风中涌动着希望的碧浪。田埂上,农夫扶着犁,老牛步伐轻快,鞭梢在空中甩出清脆的响哨。陇西古道,驼铃声声,满载着丝绸与瓷器的汉家商队,与驱赶着牛羊马匹的匈奴归义部落,在朝廷新设的互市场所相遇,好奇而谨慎地打量着对方,开始了生涩却充满希望的交易。云中郡的烽燧台上,戍卒挺直了脊梁,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北方辽阔而平静的草原,手中紧握的长矛矛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和平年代特有的、沉静而坚定的寒芒。
宣帝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巍峨的宫墙,看到了这一切。他看到了阡陌纵横间农人舒展的眉头,看到了市井街巷中商旅满足的笑容,看到了边关烽燧下戍卒挺直的脊梁,看到了太学庠序内学子苦读的身影。这片历经了武帝开疆的烽烟、昭帝早夭的阴霾、霍光专权的压抑、霍氏倾轧的血火的大地,终于在他手中,艰难地挣脱了沉重的锁链,显露出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希望。
他缓缓站起身,走向丹陛的边缘。冕旒珠帘轻晃,玉声泠然。他面向殿外那沸腾的臣民之海,面向那片沐浴在金色朝阳下、生机勃勃的万里江山,张开了双臂。宽大的玄端袍袖在晨风中展开,如同垂天之翼。
没有言语。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开天辟地、包容寰宇的力量。
“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后的声浪,汇聚成天地间唯一的强音,如同汹涌的春潮,席卷过宫阙,席卷过城池,席卷过田野,奔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未央宫阙,沐浴在元康二年最辉煌的朝阳里,沉默地矗立着。琉璃瓦流淌着熔金般的光泽,巨大的宫柱投下笔直的、如同界碑般的阴影。宫檐下,历经风雨的铁马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悠远的叮咚声,仿佛在应和着大地深处传来的、那名为“新生”的磅礴心跳。
血雨腥风终散去,未央宫阙沐新阳。历史的尘埃已然落定,而属于“孝宣中兴”的宏大画卷,正以这未央宫为轴心,向着阳光普照的万里河山,磅礴展开!宫阙无言,但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琉璃,都清晰地记录着:一个由血火淬炼、以仁政奠基的新时代,已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