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之行带回的震撼与危机,如同一剂猛药,彻底激活了整个“第七观测站”基地。最高权限的“星火计划”进入全力冲刺阶段,往日相对静谧的基地此刻化身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蜂巢,每一个部门都高速运转,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迫、兴奋与凝重的特殊气氛。
核心实验区内,代号“青鸾号”的星舰改装工程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这并非从零建造,而是在基地最高机密——“方舟”级深空探测舰的基础上进行颠覆性改造。“方舟”原本是为应对地外文明接触或极端末日情境设计的终极方舟,拥有强大的动力、维生系统和防御力,但其核心的跃迁引擎与导航系统,面对铜镜星图所揭示的高维“星桥”路径,则显得力有未逮。
真正的技术核心,在于如何将铜镜的“星门”开启原理与星舰结合,实现安全、可控的星际跳跃。这涉及到了人类科技尚未触及的领域——高维空间折叠与灵能导航。
李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巨大的“青鸾号”舰体被架设在超大型无尘工棚内,工程师们如同蚂蚁般附着在舰体各处进行改装。最关键的舰桥导航中心,正在加装一个由纯阳玉和星髓金打造的、布满玄奥符文的环形基座——那是为安放“铜镜”与“转经筒”准备的“灵能共鸣核心”。无数特制的能量导管如同血管般从基座延伸至舰体各处,尤其是新加装的、基于佛力净化与空间稳固原理的“梵光护盾”发生器以及模仿青鸾振翅形态的“流影跃迁翼”。
“能量回路校准完成度78%!灵能共鸣核心与舰体结构耦合测试通过!”一名工程师大声汇报,汗水浸湿了他的防护服。
“不行!‘流影翼’的相位同步率还差3个百分点!空间褶皱耐受度不足!重新计算符文阵列的能量分布!”李教授盯着全息设计图,声音沙哑却充满不容置疑的权威。他面前悬浮着铜镜的高精度投影,无数数据流如瀑布般刷过。每一次星图的细微变化,都可能意味着舰船结构需要相应的调整。这是一场与未知的赛跑。
与此同时,在基地另一端的尖端医疗中心,对苏婉清的治疗也进入了新阶段。最大的变化发生在一个全封闭的“灵韵共鸣舱”内。苏婉清不再躺在传统的医疗床,而是悬浮在一个充满淡青色营养液和精纯灵气的透明舱体中央。她眉心的青鸾星辉印记稳定地散发着光芒,如同呼吸般明灭。舱体外壁连接着复杂的管线,将经过铜镜星图能量精确调制的“模拟本源频率”持续输入。
我和秦墨、陈骏站在观察窗外,紧张地注视着舱内数据和苏婉清的状态。小雅则在隔壁的训练场,带领新选拔的“青鸾号”行动组成员进行高强度适应性训练,尤其是针对可能遭遇的虚空生物与空间乱流的战术演练。
“脑波活跃度持续提升,已进入theta波与delta波交界区,这是深度冥想和潜意识活跃的波段。”医疗组长盯着屏幕,语气带着兴奋,“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韵波动与铜镜星图中‘星桥’路径的能量谐振曲线吻合度达到了65%,并且还在缓慢提升!她潜意识里,真的在‘熟悉’那条路!”
陈骏操控轮椅靠近观察窗,眼神灼热:“看她的手指!”
我们凝神望去,只见悬浮在液体中苏婉清的右手食指,正以极其微小的幅度,无意识地、却带有某种规律地轻轻颤动。医疗组将颤动轨迹实时映射到屏幕上——那轨迹,竟然与星图中那条由无数光点组成的、蜿蜒通向漩涡星云的“星桥”路径,有七八分相似!
“她在模拟穿越‘星桥’?!”我心中巨震。这种无意识的身体记忆,说明星图的信息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生命本能中!
“尝试进行一级意识接触。”秦墨下令,声音沉稳,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她的紧张。
一名精通精神感应的医师戴上神经接驳头盔,小心翼翼地将一缕温和的探索意念,通过设备放大后,如同最纤细的丝线,探向苏婉清的潜意识海洋。
观察室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屏幕上代表医师脑波和苏婉清灵韵的曲线开始出现微弱的同步波动。
几秒钟后,医师身体猛地一颤,头盔指示灯变红,他迅速断开了连接,脸色苍白,大口喘息。
“怎么样?”秦墨立刻问。
“看……看到了碎片……”医师心有余悸,眼中残留着震撼,“一片无边无际的、由星光组成的……河流?不,是桥梁!太浩瀚了……周围是扭曲的虚空和……巨大的、沉默的阴影……还有……一种呼唤,很温暖,很悲伤的呼唤……来自桥梁的尽头……”
星光桥梁!虚空阴影!温暖的呼唤!这完全印证了星图的描绘!
“能确定是‘星桥’吗?有没有危险感知?”陈骏急切地问。
医师摇了摇头:“信息太破碎,只是惊鸿一瞥。但那种呼唤……非常清晰,充满了……眷恋和期盼。苏小姐的潜意识对那股呼唤有强烈的、积极的回应。至于危险……那片虚空给我的感觉非常……‘空’,但空寂之下,似乎隐藏着令人不安的‘注视’。”
积极的回应,隐藏的注视……这消息好坏参半。青鸾本源之地似乎在召唤苏婉清,但通往那里的路途绝非坦途。
就在这时,悬浮在舱内的苏婉清,眉心的星辉印记突然亮度增加了一倍!她整个身体微微蜷缩了一下,仿佛在抵御寒冷,又像是在拥抱什么。一直平稳的生命体征曲线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向上的脉冲!
“灵韵活性瞬间提升15%!她在主动吸收模拟本源能量!”医疗组惊呼。
“是刚才的意识接触刺激了她!”秦墨眼神锐利,“立刻分析脉冲数据,调整能量输入配比!尝试捕捉她主动回应时产生的灵韵波动模式!这可能就是引导她逐步掌控力量的钥匙!”
接下来的几天,医疗组和技术团队紧密配合,根据苏婉清每一次无意识的反应和主动的能量吸收脉冲,不断微调刺激方案。她的状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虽然仍未苏醒,但眉心的星辉愈发凝实,偶尔甚至会无意识地引导周围的灵气在身前勾勒出简单的、与星图相关的能量纹路。
而另一边,“青鸾号”的改装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无数次失败后,李教授团队终于成功地将一道微弱的、模拟“星桥”路径波动的能量信号,注入了舰载的“灵能共鸣核心”。当信号通过核心放大,传导至整个舰体时,庞大的“青鸾号”舰身竟然发出了极其低沉、却与铜镜产生共鸣的嗡鸣!舰体表面的部分符文短暂亮起,周围的空气出现肉眼难辨的、水波般的涟漪!
“成功了!灵能导航系统初步联动测试通过!”工棚内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虽然距离真正开启星门还差得远,但这证明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
希望,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火炬,越来越亮。
这天深夜,我独自一人来到“青鸾号”的舰桥。巨大的观景窗外是模拟的星空,舰桥中央,那个为铜镜和转经筒准备的环形基座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我走到基座前,取出贴身携带的铜镜,轻轻放在中心凹槽内。
嗡……铜镜与基座接触的瞬间,发出一声愉悦的轻鸣,镜面上的星图自动亮起,缓缓旋转,与舰桥外模拟的星空交相辉映。我仿佛能感受到这艘冰冷的钢铁巨兽,正在被注入一丝“灵魂”。
我将手按在基座上,闭上眼睛,运转辨气术。佛力流转,与铜镜、与脚下的星舰产生着微妙的共鸣。我仿佛能“听”到星舰龙骨在能量流中的轻微震颤,能“看”到无数符文在黑暗中呼吸。
忽然,一道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意念,如同春风拂过水面,掠过我的心头。那不是声音,更像是一种感觉,温暖、依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枫……”
是婉清!是她的意念!虽然微弱到几乎无法捕捉,但那种熟悉的感觉绝不会错!她沉睡的意识,竟然在无意识状态下,通过铜镜和星舰的灵能网络,与我产生了一丝跨越空间的连接!
我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集中全部精神,试图将一丝安抚和鼓励的意念传递回去。
“……等……我……”
断断续续的意念传来,随即消散,仿佛耗尽了力气。但那份心意,却清晰地烙印在我心中。
我睁开眼,看着舷窗外无尽的星空,握紧了拳头。星舰即将铸成,鸾心已然初醒。归途的序曲,已经奏响。
三个月,最后的准备。然后,我们将启程,跨越星海,赴一场生死未知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