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挽秋脚步轻快却又落地无声地从殿外走入。她今日穿着一身淡绿色的宫装,梳着双环髻,脸上带着一丝努力压抑却仍从眼角眉梢流露出的喜色。
她行至榻前,先是规规矩矩地福了一礼,这才抬起眼,声音刻意放低,却难掩其中的兴奋:“娘娘,宫外有消息传来了,是关于抡才大典的。”
虞璎持书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将书卷稍稍放低了些,抬眼看向挽秋,目光沉静如水,并未急于发问,只是用眼神示意她继续。
挽秋会意,稍稍上前半步,声音压得更低,语速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些:“是栖梧院大长老那边派人递进来的确切消息。说咱们虞族此次参与大典的子弟,在第二轮‘实务问策’幻境考核,共有四人通过了那极为严苛的筛选!”她说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才带着更明显的欣喜强调道,“这四人当中……便有衡少爷!”
虞璎闻言,一直看似平静无波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漾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
那紧绷了数日的心弦,似乎也随之微微一松。一抹欣慰之色,自她眼底掠过。
弟弟虞衡能够通过第一轮汇聚了天下英才、考校根本经义的严格考核,已属不易,证明其平日根基打得扎实。
如今,竟还能在更为残酷、模拟真实政务、淘汰率极高的幻境考核中脱颖而出,与族中三位备受瞩目的嫡系翘楚虞青雅、虞啸卿、虞世南并肩,这确实是一个出乎她意料的好消息。
她几乎能想象到,弟弟在那未知的幻境之中,是如何咬牙坚持,如何运用智慧,如何克服艰难,努力拼搏的身影。
然而,这源自血脉亲情的由衷喜色,在她绝美的容颜上仅仅停留了不到一息的时间,便迅速被沉稳与冷静所取代。
她轻轻将手中的《百草图谱》合拢,放在身旁的矮几上,纤细如玉、保养得宜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腕间那串触手温润、能安定心神的木灵珠串,声音平和:“四人?除了青雅、啸卿、世南这三位族中寄予厚望的嫡系,衡儿竟也能通过?倒是……难得。”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却又点到即止。
侍立在一旁的另一名贴身宫女拂冬,性子比挽秋更活泼些,此刻也忍不住露出明媚的笑容,接口道:“是啊娘娘,衡少爷平日看着不声不响,没想到这般争气,真是给娘娘长脸了。”
就连守在殿门口、眼观鼻鼻观心的小太监小禄子,以及侍立在角落阴影里、负责殿内杂务的小喜子,此刻也都下意识地竖起了耳朵,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与有荣焉的振奋神色。
主子娘家势大,他们在宫中行走,腰杆也能更直些。
但虞璎并未让这短暂的喜悦气氛在殿内蔓延开来。她微微蹙起那如远山含黛般的秀眉,仿佛想到了什么,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与疑虑,问道:“可知那秘境之中的考核,具体是何等情形?虚实如何?大约何时能有结果传出?”
她需要更确切的信息来判断局势。
挽秋脸上的喜色收敛了些,摇了摇头,如实回禀:“回娘娘,奴婢打听到,那琼鹤台玄妙非常,据说内外时间流速不同,其中具体情形,外界之人难以窥探,皆由秘境自身法则与考官掌控。只知此次考核极为严格。至于最终结果……恐怕还需等待些时日,待秘境结束,方能知晓。”
虞璎点了点头,面容上神色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与淡然,仿佛刚才那一丝波动从未出现过。
“嗯,本宫知道了。”她声音平稳,“考核尚未结束,一切仍是未知之数,此时高兴,为时尚早。需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最后关头,越是不能有丝毫松懈。”
她目光转向挽秋,吩咐道,“继续留意着宫外的动静,若有新的消息,尤其是关于幻境考核最终结果,以及后续考核安排的,务必第一时间来报。”
“是,娘娘,奴婢省得,定会时刻留意。”挽秋恭敬地应下,见主子没有其他吩咐,这才悄然躬身,退出了殿外。
待挽秋离去,殿内重归宁静。
虞璎却并未立刻重新拿起那卷《百草图谱》,她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越过精致的雕花窗棂,望着庭院中那几株在渐起的秋风中依旧挺立、枝叶婆娑的青翠灵竹,心中思绪如同潮水般翻涌不息。
衡儿能走到这一步,无疑证明了他自身的潜力、心性与努力,无论最终名次如何,对她,对他们这一支在虞族中的地位而言,都意义非凡。
然而,这九重宫阙,看似金碧辉煌,实则步步惊心。
不知有多少双或明或暗的眼睛在时刻盯着她这位五品婉仪,尤其是她协理司药局这块不算大却关乎修行资源的“肥肉”,本就碍了不少人的眼,分了本属于他人的利益。
瑶华宫的那位乃至其他一些潜藏的对手,此刻或许正等着抓她的错处。
此时任何一丝因家族之事而流露出的得意忘形,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他人攻讦、在陛下面前吹风的借口。
她须谨慎,如履薄冰,不能因一时欣喜,而授人以柄。
同时,抡才大典越到后面,汇聚的英才越多,竞争也必然越是激烈残酷。衡儿虽表现不俗,但因其修为和身份前路注定艰难。她这个做姐姐的,也要稳固自身,努力修行,用心经营,或许能和弟弟互为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