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立一支完全脱离生产,专司征战的职业化军队,这是李恪与李世民早已定下的长远战略。

苏定方手下的3万人,加上剩下这7万人,总共就是10万人!

十万人组成的职业军队,已经足够了。

李恪放下茶盏:“父皇,诸事早已齐备,资粮到位。随时可以开始。”

“好!”

李世民闻言,抚掌大笑,随即决断道:

“既如此,朕即刻便下旨,命人将这七万青壮集结,火速送往长安!”

“三日之后,便将这批好苗子,全数交予你手!该如何操练,如何引导,皆由你全权定夺!”

“儿臣领旨!”

李恪肃然应下,七万人的未来,乃至大唐军制改革的序幕,便系于此举。

想到未来。

李世民不禁心潮澎湃,眼中闪烁着憧憬:

“待这十万职业大军修炼有成,形成战力!”

“届时,朕便可逐步废除府兵轮番戍守旧制!”

“省去征调、往返、安置的无数繁琐与钱粮损耗,朝廷的负担将大大减轻!”

“而军队的战力与凝聚力,却将远超往昔!”

李恪微微颔首,补充道:“父皇所言极是。”

“再辅以儿臣炼制的飞行法器,有此十万常备锐士,便足以稳定国内四方秩序,同时对外开疆拓土。”

“正是此理!”

李世民连连点头,对李恪的判断深表赞同:

“十万之数,看似不多,若分散于全国十道,一道不过万人,看似杯水车薪。然……”

李世民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绝对的自信:

“我大唐有黑龙战船此等飞天神器,大军集结,朝发夕至,瞬息千里!”

“何处有叛乱,铁拳便至何处;何方需征伐,兵锋便指何方!”

“以此机动之能,配以精兵强将,十万虎贲,足以荡平寰宇,绰绰有余!”

殿内几位重臣,想到黑龙战船承载大军、巡弋四方的震撼场景,无不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以大唐的国力财力物力,养活区区十万人的军队,简直轻而易举!

财政压力大减!剩下的钱,完全可以干很多事。

聊完了建立职业军队这件心头大事,李世民只觉胸中块垒尽去,心情极佳。

他忽然想起什么,带着几分好奇看向李恪:

“恪儿,百骑司来报,言说你命人在长安东西二市,开设了不少新铺面,已然准备发售贞观纸了?”

“回父皇,正是!”

李恪从容应答:“东西两市合计,共开设了十二间商铺,专司发售‘贞观纸’,以惠及士林学子。”

“此外,另有八间商铺,则准备用于发售一些……书籍。”

说到此处,李恪微微一笑,袖袍随意一挥。

下一刻。

只见十本装帧简洁大方,厚度均匀的书籍,出现在了御案之上。

“此乃儿臣闲暇时,整理编纂的一部史书,名为《资治通鉴》。”

李恪解释道:“如今已刊印出部分,正打算先行发售,以飨读者。”

“今日恰逢其会,便取出,还请父皇,以及诸位叔伯,不吝指正一二。”

这十本书,正是《资治通鉴》从《周纪》至《隋纪》的部分,囊括了千年兴衰。

李世民已看过前三纪的手稿,深知此书立意高远,考据严谨。

绝非寻常史书可比,眼中不由露出期待与自豪之色,拿起一本看了起来。

然而。

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等人却是第一次听闻太子殿下竟亲自编纂了史书。

几人脸上不由露出了惊疑与好奇之色。

太子殿下政务繁忙,竟还有余暇着书立说?

带着这份好奇,几位文臣领袖纷纷上前,各自拿起一本,准备拜读。

然而,书籍甫一入手,尚未细读内容,他们便立刻察觉到了异样!

房玄龄眉头微蹙,目光落在书页之上,疑惑道:

“殿下,这书……这文字的排布方式,似乎……颇为新奇?”

他发现,这书中的文字,并非传统的从右至左、自上而下的竖排书写。

而是从左至右,横向排列,看起来极为别扭!

杜如晦也立刻发现了另一处不同:“还有这些……小符号?这些是……”

戴胄、萧瑀等人也纷纷发现了这些前所未见的排版方式与符号,一时间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不解。

在他们这些看惯了传统典籍的大儒看来,这种书写方式简直是离经叛道。

而那些奇怪的符号,更是莫名其妙,不明所以。

李世民也发现了端倪,他此前看的手稿,是竖着排版的,也没有这些符号。

“殿下!”

房玄龄代表众人,提出了心中的巨大疑惑,语气恭敬却难掩好奇:

“老臣愚钝,不知殿下为何采用如此……别致的书写之法?还有这些符号,究竟有何妙用?”

“还望殿下解惑!”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恪身上。

面对几位重臣饱含疑惑的目光,李恪不慌不忙,脸上依旧带着从容的微笑。

书写千年的习惯,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李恪伸手一招,从李世民的书架上,摄来一本传统装订的竖排书籍。

又拿起一本他带来的《资治通鉴》,将两者并排置于案上,便于众人对比。

“父皇,以及诸位叔伯的疑问,儿臣明白!”

李恪道:“首先便是这书写排布之变。”

“儿臣以为,我华夏沿用千载的自右向左、自上而下之书写方式,固然古雅,传承有序!”

“然细细思之,于阅读效率与书写便利上,却有其不便之处。”

李恪指着那本传统书籍,耐心剖析:

“诸位请看!”

“阅读此书时,需自上而下看完一列,目光需移回右上角,再寻下一列之开端。”

“长卷展开,目光便需往复跳跃,如小溪蜿蜒,固然有韵,却难免滞涩。”

“且手臂展卷,亦需随之频繁挪动,长久下来,易生疲乏。”

接着,李恪又指着《资治通鉴》的横排版面:

“而此法,改为自左向右,横向排列。”

“目光自一行之左端起,顺势向右扫视,至行末,自然回落至下一行之左端。”

“目光移动,如江河奔流,顺势而下,一气呵成,路径最短,最为省力!”

“更兼单手持书,手臂无需大范围移动,长久阅读,疲累大减。”

说到这里,李恪略作停顿,让众人消化,随即说出了更实际的考量:

“再者!若以活字印刷,此种横排版面!”

“工匠排版时,取字、归位皆依固定顺序,是否更为便捷,更不易出错?”

“未来若需核算账目,横向排列数字,是否也更利于比对与计算?”

李恪的这番解释,可谓是深入浅出。

不仅从阅读者的感官体验出发,更涉及到了生产效率和实际应用。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智慧超群之辈。

初时觉得别扭,此刻细想之下,眼中也渐渐流露出思索与恍然之色。

李世民在一旁听着,亦是微微颔首。

他虽习惯了竖排,但也能理解李恪所言确有其道理,尤其是关乎“效率”二字,正合他的心性。

李恪最后总结道:

“故此,儿臣以为,此法并非摒弃传统,而是顺应阅读与书写之自然本能,求一个‘顺势’与‘便利’。”

“初始或觉新奇,习惯之后,必感其利。”

“此乃儿臣一点浅见,旨在便于知识传播,望能利于天下学子。”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